ATM机如何一步步发展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tm取款机尺寸 ATM机如何一步步发展来的?

ATM机如何一步步发展来的?

2024-04-10 0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他最出名的是他的银行存折上的工作,它设计的机器可以在任何时刻接受现金或支票存款。

1960年,西姆建成功说服了纽约市的一家银行拿走了他的几台自动存款机。为了让客户相信他们会再次看到他们的钱,银行存款机里有一个缩微胶卷照相机,可以拍下每笔存款的快照。当顾客完成交易,机器会给予顾客一张照片作为收据。

不过,这样的机器并没有流行起来。连西姆建本人也说过:使用这种机器的人只有妓女和赌客,因为他们不想和出纳员面对面地打交道。

图为:1967年纸质凭证的取款机

自动取款机的出现

然而,到20世纪60年代末,时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更乐于接受自助服务的理念,更愿意相信不熟悉的技术,他们愿意尝试自动化银行。

1967年,一位名叫约翰谢泼德·巴伦(John Shepherd-Barron)的苏格兰发明家坐在浴缸里,突然灵光一现:如果自动售货机可以分发巧克力棒,为什么它们不能分发现金?

伦敦巴克莱银行(Barclays)很喜欢这个想法,不久之后谢泼德·巴伦(Shepherd-Barron)在恩菲尔德大街(Enfield High Street)的一家分行安装了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自动取款机。

与现代的自动取款机不同,谢泼德-巴伦的自动取款机不是使用塑料卡。相反,它使用了放射性墨水打印的纸质凭证,这样机器就可以读取它们。

顾客可以输入了一个身份识别码,然后取走他们的现金,不过每次最多10英镑。

之后,美国达拉斯的一位工程师、前职业棒球运动员唐纳德·韦策尔(Donald Wetzel)设计了一款使用塑料卡片读取的ATM机,1969年9月投入沿用至今。

自动取款机的普及

到1970年,已有数十家美国银行加入了自动取款机的行列。为了把这台新机器介绍给消费者,银行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广告技巧。

例如,为了吸引女性客户的注意,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一家银行在当地一家电视频道赞助了一场6小时的保罗•纽曼电影马拉松。

在电影放映期间,每隔25分钟,该银行的广告就会宣传一次新型自动取款机的优点。

1977年,花旗银行(Citibank)花了1亿多美元在纽约市各处安装自动取款机,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具风险的举动。

第二年1月,一场巨大的暴风雪袭击了纽约,给这座城市带来了17英寸的降雪。银行关门数日,这场雪是ATM机的转折点,就那几天ATM机的使用量增加了20%(或许加密货币ATM机还差这样的一场暴雪)。

几天之后,花旗银行(Citibank)推出了 “花旗永不眠”(Citi Never sleeping)广告。海报和广告牌显示,顾客们在雪地里艰难地走着去花旗银行的ATM机。

在那之后,几乎所有的美国银行都跟随花旗的脚步。自动取款机的时代正在来临。

而我国进入ATM机时代相对较晚,1987年中国银行在珠海推出中国大陆第一台ATM,这标志着我国ATM机的发展才正式开始。

最后

你知道吗?即使是非常偏远的地区也有ATM机,包括南极洲都有两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孤独的ATM机了。

今天,全球大约有324万台自动取款机,仅在中国就超过110万台。由于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近年来,全球自动取款机的使用有所下降,但ATM机在现代文化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至少中国是这样,因为中国ATM保有量还在不断上升。

在手机支付这么方便的当下,你有多久没有去ATM机取款了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