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四个效应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2023-10-13 06: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大纲

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

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事实1: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事实2: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事实3: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33.2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古典经济学的假设

古典理论(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描述了长期世界,但并没有描述短期世界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模型;短期经济波动模型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个变量的行为上:

真实GDP衡量的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产出(真实变量)用CPI或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总水平(名义变量)

长期中物价水平不影响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相反,短期物价水平确实影响经济的产量

33.3 总需求曲线

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假定货币供应量不变)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更富有,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相反物价水平上升降低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变穷,又减少了消费者支出以及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降低了利率,鼓励更多的用于投资品的支出,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相反物价水平上升提高了利率,抑制了投资支出,并降低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引起利率下降时,外汇市场的真实价值下降,这种贬值刺激了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相反物价水平上升并引起利率上升时,外汇市场的真实价值上升,这种升值减少了净出口从而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关注现期消费或未来消费;税收水平鼓励或削减消费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企业对未来经济状况的乐观或悲观态度;货币供应改变利率影响投资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移动:军备投资;基建投资净出口变动引起的移动:投机活动33.4 总供给曲线

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

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生产取决于它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可得到的用于把这些生产要素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

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自然产量率: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当失业处于其正常率时达到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劳动变动引起的移动:工人数量;自然失业率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生产率;相反资本存量的减少降低生产率自然资源变动引起的移动:新矿藏的发现、农业减产等变化;自然资源进出口技术知识变动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进步;管理与分工为什么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当经济中的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

黏性工资理论:名义工资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缓慢黏性价格理论: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错觉理论:错判价格下降为相对价格下降,因此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预期的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上升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33.5 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总需求移动的影响在短期中,总需求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波动在长期中,总需求移动影响物价总水平,但不影响产量影响总需求的决策者可以潜在地减缓经济波动的严重性

悲观情绪(白宫丑闻、股票市场崩溃、海外战争爆发)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悲观情绪影响支出计划,因此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左移需求与供给达到新的短期平衡,产量减少,物价水平降低短期均衡向长期均衡转变,预期物价水平的下降改变了工资、价格和感觉,总供给曲线右移,产量恢复长期水平;因此长期效应是一种名义变动(物价水平下降),而不是真实变动(产量相同)总供给移动的影响总供给移动会引起滞胀——衰退(产量减少)与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的结合那些能影响总需求的决策者可以潜在地减缓对产量的不利影响,但是只能是以加剧通货膨胀问题为代价

生产成本突然增加(农业州的坏天气、中东战争导致原油运输中断)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生产成本影响供给物品与劳务的企业,总供给曲线上移需求与供给达到新的短期平衡,产量下降,物价上升,通货膨胀;高物价引起高工资,高工资又引起更高的物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短期均衡向长期均衡转变,失业率增加导致工人的议价能力变弱,总供给曲线右移,产量恢复长期水平现实世界中,决策者会力图通过移动总需求曲线来抵消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流动性偏好理论 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货币的供给量:由美联储的政策所固定,不取决于其他经济变量,特别是它不取决于利率货币的需求量: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平衡,得到均衡利率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效应)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量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引起了较高的利率较高利率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货币供给的变动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时,货币供给曲线右移,利率降低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美联储政策中利率目标的作用扩大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变动既可以被描述为货币供给增加,也可以被描述为利率降低紧缩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变动既可以被描述为货币供给减少,又可以被描述为利率提高34.2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政府决策者对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的确定

政府购买的变动税收变动

乘数效应:当扩张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

乘数 = \frac 1 {1 - MPC(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例

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34.3 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支持积极稳定政策论

政府可以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对这些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作出反应,从而稳定经济

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相当长的时滞财政政策发生作用也有时滞经济预测极不准确自动稳定器

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的行为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

税制:与收入相关的税收制度政府支出:失业保险补助、福利补助和其他形式的收入补助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

35.2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预期的作用

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导致高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反变化

自然率假说:认为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失业最终要回到其正常率或自然率的观点

无论美联储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在长期中产量和失业均处于各自的自然率水平

失业率 = 自然失业率 - a * (实际通货膨胀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

35.3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供给冲击的作用

供给冲击:直接改变企业的成本和价格,使经济中的总供给曲线移动,进而使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事件

35.4 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牺牲率

在通货膨胀减少一个百分点的过程中每年产量损失的百分点数

理性预期与无代价地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当人们在预测未来时,可以充分运用他们所拥有的全部信息,包括有关政府政策的信息的理论

沃尔克的反通货膨胀

介于牺牲率与理性预期之间

反通货膨胀会带来暂时高失业的代价,但这种代价并没有许多经济学家所预测的那么大尽管决策者宣布一项反通货膨胀政策时,公众并不会马上相信他们格林斯潘时代

谨慎的货币政策与有利的供给冲突实现率低通货膨胀与自然失业率

伯南克的挑战住房市场和进入体系的问题全世界商品价格上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