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感最好的 Pro 级 iPhone:聊聊我的 iPhone 15 Pro 上手体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cvoo手机壳质量手感怎么样 手感最好的 Pro 级 iPhone:聊聊我的 iPhone 15 Pro 上手体验

手感最好的 Pro 级 iPhone:聊聊我的 iPhone 15 Pro 上手体验

2024-06-18 0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iPhone 15 Pro 是在 iPhone X 时代之后,我最喜欢的一代 iPhone。虽然 iPhone X 上流畅的圆角、轻巧的手感依然令人怀念,但毕竟时光不会复返;而在 iPhone 15 Pro 上,我也多少找回了一些当年的回忆。

「新」的设计、「新」的交互,iPhone 15 Pro 带给我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全新感受。在与这台设备相处一周多的时间以后,也简单聊聊我‍的体验。

▍最轻,也是手感最好的

Apple 将 iPhone 15 Pro 称为史上最轻的 Pro 级 ‍iPhone,此言不虚。纵然有着与 iPhone 12 Pro 一样的重量,由于转动惯量产生了变化,iPhone 15 Pro 的上手感觉变得更加轻巧。

不难理解,简单来说转动惯量指的是物体抵抗旋转运动的能力,由质量以及质量分布共同决定。由于边框换成了更轻的钛金属,相对地 iPhone 15 Pro 的质量分布更多集中在了靠近中心转轴的区域,更低的转动惯量自然就赋予了 iPhone 15 Pro 更加轻盈的手感。

与 iPhone 14 Pro 相比,iPhone 15 Pro 的「坠手感」已经全然不见,另一位从 iPhone 14 Pro Max 换到 iPhone 15 Pro 的朋友甚至戏称像是换了一部mini 版 iPhone。

左:iPhone 14 Pro,右:iPhone 15 Pro。

iPhone 15 Pro 不仅是迄今为止最轻的,也是手感最好的 Pro 级 iPhone。虽然手术级不锈钢边框的光泽确实能够带来足够的高级感,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距离感」:不锈钢边框的触感在我看来还是不那么流畅,简单来说就是摩擦感相对更大一些,不像标准系列的铝金属边框更加亲肤和顺滑,我也在之前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iPhone 15 Pro 钛金属边框的手感是我今年很喜欢的一大变化,也许你之前并不像我一样不太中意不锈钢边框的手感,但是新的材料带来的全新手感,相信会让你明显感觉到更好了。当然,对于喜爱不锈钢边框高级光泽感的用户来说,新的钛金属边框确实更显低调,如果想升级新机型就不得不做出取舍了。

钛金属的亲肤性不必多言,你可以在各种可穿戴设备中看到这一材料的广泛应用,比如眼镜和腕表;有了钛金属加身的 iPhone 15 Pro,握持体验自然会变得更加舒适。更重要的是,不锈钢边框实在是太不耐脏了,一上手就会满布指纹以及各种痕迹,还不能直接用手擦拭,因为这样很可能会越擦越脏;iPhone 15 Pro 的钛金属边框虽然也会留下握持痕迹,但我认为相对来说不会那么明显,而且只要用手轻轻一拭就能干净不少。

iPhone 14 Pro

iPhone 15 Pro

不过还是要提前打个预防针。iPhone 15 Pro 系列中钛金属的应用并不是 Apple 首次,此前在 Apple Watch 系列中就有钛金属表壳的版本推出。根据此前的反馈来看,钛金属表壳 Apple Watch 的掉漆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至于采用了同一材料的 iPhone 会不会也有类似现象,也许还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知晓。

新的材料应用还为 iPhone 带来了「新」的设计。新的弧形边沿让 iPhone 15 Pro 的屏幕边框进一步缩窄,Apple 也没有因此趁机增加 iPhone 的屏幕尺寸,而是选择在维持屏幕大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了机身尺寸;别小瞧这仅有几乎 1 毫米的改变,两部手机拿在手上的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

也许是改善了加工良率,iPhone 15 Pro 系列的屏幕也终于采用了类似 2.5D 曲面的边沿处理方式,不仅在视觉方面整体性更高,变得更加美观,屏幕与边框处的握持过渡也更加自然。

▍操作按钮:也许是灵动岛的好搭档

在聊操作按钮 (Action button) 这一「新」的交互方式之前,我想先简单回顾一下去年在 iPhone 14 Pro 系列上惊艳登场的灵动岛。

这个被 Apple 称为「iPhone 实现全面屏以来又一次面目全新巨变」的交互设计,也在今年开放给了标准版的 iPhone 15 系列。经过了一年的沉淀之后,灵动岛是不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互设计,相信你的心中应该也有了一个目前的答案。

就我的体验而言,整整一年与灵动岛的日夜相伴,对于发布会上亮相时的惊艳感受,确实也在慢慢褪去。但是毫无疑问,灵动岛的出现确实在我与 iOS 的交流方式中,占据了相当明显的一部分改变。

打车、外卖、音乐,乃至交通航班等等信息,无需跳转应用、不必盯着通知,瞥一眼就能获取进度的体验还是相当便利和舒心的。我在做饭的时候也很喜欢用灵动岛:一边看着菜谱,一边还能盯着灵动岛上的倒计时,不用再担心忙中出错。

不要小看了这些细微之处的体验之变,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它们,但是这些变化确实为我们使用 iPhone 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操作按钮在我看来,也将会成为像灵动岛这样见微知著的存在。

虽然你可能会像缅怀主屏幕按钮 (Home button) 一样,怀念曾经经典的静音开关设计,尤其是开关下拨后的那一抹红色。但是毫无疑问,操作按钮才更像是一部现代化 iPhone 中应该有的设计,说静音开关到了寿终正寝该退休的时候,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吧。

目前从功能方面来说,这枚操作按钮暂时没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提供的大部分能力都可以在 iPhone 解锁前完成——比如切换静音模式、专注模式,打开相机、手电筒等等——可以说是一枚真正的快捷方式按钮。

与 Apple Watch Ultra 上的操作按钮一样,iPhone 15 Pro 系列上的这枚按钮也支持了快捷指令,已经可以提供不少相当有意思的玩法了,比如一键打开应用扫码、启动指定 app 等等。你可能也已经看过,如果将操作按钮设置成快捷指令文件夹,按下之后就会在灵动岛上获得一个简易的快捷指令「控制台」,拥有更多快捷方式的选择。

目前也已经有开发者发挥创意,通过 app 与快捷指令配合,可以在 iPhone 处于不同状态时触发不同的操作,比如竖屏使用时按下打开相机、设备横放时按下打开付款码等等。

如果我们翻翻[设计文档],会发现这枚操作按钮还是有些更多的细节值得关注,我把一些值得关注的内容列在下面:

Support the Action button with a set of your app’s essential functions. Let people use your actions without leaving their current context. When possible, make use of lightweight multitasking capabilities like Live Activities and custom snippets to provide functionality without opening your app.

这些指南给了我们两条主要信息。

首先,操作按钮提供了 API 接口,可以让开发者为自己的第三方 app 进行适配。当然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知名相机应用 Halide 的开发团队就在发布会结束后不久宣布已经在适配操作按钮。我很肯定,像是一键打开支付宝付款码等这样的功能,应该很快就会来到。

此外,Apple 也建议开发者不要使用操作按钮仅作为启动 app 的快捷方式,因为已经有其他系统提供的能力可以实现这一需求了,比如小组件。操作按钮应该作为应用中重要功能的快捷启动方式,并且不需要用户离开当前内容就能操作;比如烹饪时按下操作按钮快速启动一个倒计时,直接在灵动岛上呈现出来,而不打扰用户当前正在看菜谱或者视频教学等其它操作。

可以看出,操作按钮的功能属性其实能与灵动岛实现很好的配合,抛开这些常规用法,我也很期待看到开发者能够通过二者结合玩出更多花样。

▍差强人意的影像

自动人像模式是我今年非常喜欢的影像功能。不知道你会不会像我一样,有时候拍照会在照片模式和人像模式之间犹豫,干脆多拍几张回头慢慢选,毕竟靠实时的景深调节来切换影片风格在日常使用中还是觉得有点慢。

今年新推出的自动人像功能可以在默认的照片模式下自动识别前景人物或者宠物,提供景深控制按钮;即使你在拍照时选择不开启景深,也可以在拍完照后重新在照片 app 中开启人像效果以及调整景深程度。尤其是在拍宠物的时候,很多画面真的只在那一瞬间,自动人像模式的加入无疑能在拍照时更加从容。由于目前仅能自动识别人物和猫狗,iOS 也继续在相机中保留了单独的人像模式选项,方便我们在拍摄静物时手动启用景深效果。

在我的测试中,如果你拍摄的是类人型物体,也可以触发自动人像功能,比如下面这张:

iPhone 15 Pro 系列的影像方面,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变化应该还是全新的镜头焦段了吧。尤其是 35mm 焦段,真的很适合用于日常影像的记录,我在拿到新 iPhone 的第一时间就将主摄镜头的默认焦段改成了 35mm。

对于时不时就会拿上手机拍拍宠物以及雕像的我来说,35mm 焦段更有助于聚焦拍摄主体,也能更好地降低画面边缘的畸变,可以说是减轻了不少修图成本,尤其是当你发现画面的某些横平竖直永远调不齐的时候。算上今年进一步升级的四合一像素传感器,使用主摄镜头能够拍出全新的 2400 万像素照片,画面细节更加丰富,甚至在标准版的 iPhone 15 系列中也能享受到这些升级。

对于 iPhone 15 Pro Max 专属的 5 倍焦段,我没法告诉你这枚镜头和原来的 3 倍焦段孰好孰坏,毕竟我也不是专业的影像业者。为了手感和便携性,我自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配备 3 倍镜头的 iPhone 15 Pro,虽然对于远景拍摄来说效果肯定没有五倍好 (事实上在 iPhone 15 Pro Max 中使用五倍焦段还需考虑暗光镜头切换的问题),但这枚 3 倍的镜头在日常记录中我认为已经很够用了。

77mm RAW 12,图像经过压缩处理

77mm HEIF,图像经过压缩处理

77mm HEIF,图像经过压缩处理

遗憾的是,一直以来受人诟病的炫光以及鬼影问题,在这代 iPhone 上依然存在。如果说前者还能在某些场景下被解释成风格因素的话,后者确实有些不应该了。好在鬼影问题在我的 iPhone 15 Pro 上确实减轻了一些,很多时候我刻意举起 iPhone 对准强烈光源拍照,然而预想中的鬼影都没有如期出现。

鬼影问题依旧存在

不过,别忘了 iPhone 拍照的另一大难题:锐化。目前网上对于 iPhone 15 Pro 系列的锐化问题,说好说坏的都有,从我的体验来说肯定不能说有变得更好,直接看看样张。

锐化效果比较明显

除了借助第三方 app,应该就只能选择拍摄 ProRAW 照片来降低照片的锐化效果了。今年 ProRAW 格式方面也有值得关注的更新,那就是增加了 4800 万像素的 HEIF Max 格式以及 1200 万像素的 ProRAW 格式。功能方面不用多说,HEIF Max 能在拍摄细节更多的 4800 万像素照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照片体积,在我拍摄的 HEIF Max 照片中,体积几乎都控制在了 6MB 以内,而 ProRAW 12 MP 格式的照片也能保持在 18MB 以内。

我们都知道 ProRAW Max 也就是 4800 万像素的 ProRAW 照片拍得很慢,按下快门要等将近 2 秒的时间;ProRAW 12 MP 格式反而反应即时,快门几乎不需要等待,很适合只想保留更多影像信息、获得更多后期编辑能力的用户。如果你只是想要拍摄更高分辨率的 4800 万像素照片,新的 HEIF Max 格式就是很好的选择,不过它的快门反应也有 1 秒左右的等待时间,说不定会让你错过一些精彩时刻,可以按需开启。

我特地把 USB-C 接口放在这里来说,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目前真的只是充电习惯的一种转变而已,有了新接口的 iPhone 15 Pro 并没有在充电速度方面有任何变化;甚至在可以预见的不短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变化也不能像广告得那么好,可以帮我们精简线缆,比如我就有 MagSafe 电池、妙控鼠标、妙控键盘等许多 Lightnig 接口的设备,要真正做到完全迁移,不仅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势必也会耗费不小的成本。相反,在刚刚用上 iPhone 15 Pro 的前几天,我还经常试图将原来的 Lightning 线缆插进手机里充电。

不是说这个改变不好,只是我们还要再等一段时间。但是,对于影像创作者来说,这个变化就是实打实的一大进步了。USB 3 的数据传输速率,还支持视频外录,你应该已经在很多专业影视创作者的内容中了解到这些升级的优势,我也不再赘述。

不过有了高速 USB-C 接口之后,我也在软硬件方面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产品,比如像是闪极推出的这款 迷你移动硬盘 ,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也能看到更多有意思和实用的产品面市。从我的体验来说,现在同时带着 iPad 和 iPhone 出门,再也不用同时带两个 SD 卡读卡器做两手准备了,确实还是方便了不少。

总的来说,iPhone 15 Pro 的影像系统虽然没有多少令人惊艳的新特性,一些遗留问题也还存在,但是各种细微之处的变化,确实能在日常的影像记录中提供更多更好的体验,我认为算是一次足够令人满意的升级。

▍性能和续航

虽然不少人在说今年 iPhone 15 Pro 的续航能力比上一代差了,我却认为也不必过于关注这些可能客观存在的差异,毕竟仅仅几分钟或者是十来分钟的电池表现差异,对于一天的外出使用而言其实没有很大的影响,何况现在想要随时随地充电,已经容易多了。

携带 iPhone 15 Pro 外出一整天,期间大部分使用手机的时间在导航、查攻略、拍照拍视频,手机的电量在经过六七个小时之后,终于掉到了 20%,这是在没有使用随身携带的电源的情况下。iPhone 15 Pro 的续航表现,我认为在日常使用中还是足够的,毕竟应该没有很多人会在出去玩的时候花不少时间玩游戏吧。当然,我其实也很希望 iPhone 的电池能够再大一点,充电再快一点,让各种体验再好一点,这是谁都喜闻乐见的事。

性能方面,可以看到 A17 Pro 芯片的提升其实不算高:CPU 提升 10%、GPU 提升 20%,只有神经网络引擎的提升达到了比较明显的 2 倍之多。芯片升级的重点,其实是硬件级的光线追踪技术,以及功耗与画面表现双收的 MetalFX 采样功能。

之前在几款热门游戏的测试版中 体验过 这两项新的图形功能之后,全新光线追踪技术加持下的画面表现还是给我留下了挺深印象的,但由于时间原因,游玩这些游戏对于设备发热、电池续航的影响,没能进一步验证;而目前支持这些功能的游戏版本几乎都还未正式上线,也很期待在今年晚些时候真正看到这些主机级游戏作品在 iPhone 上的表现。

▍结语

经常有朋友问我,买 Pro 级的 iPhone 有必要吗、那些功能真的用得上吗。虽然我一直也向多数朋友推荐购买标准版本的 iPhone 系列机型就足够了,虽然专业级的影像能力、过剩的硬件性能,大部分用户应该都不需要。

但我也认为,在 Pro 级的 iPhone 中你总能找到打动你的那一点,比如更精致的外观、ProMotion 高刷屏幕、更长的续航等等。虽然对于 iPhone 15 系列,我应该依然不会向朋友们推荐购买一款价格更高出许多的 iPhone,但我也相信,iPhone 15 Pro 会成为值得你试一试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