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及其各波和间期的生理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r间期的意义是代表 正常心电图及其各波和间期的生理意义

正常心电图及其各波和间期的生理意义

2024-04-24 17: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正常心电图及其各波和间期的生理意义

本文将探讨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和间期的生理意义。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以下是正常心电图的一些关键波形和间期,以及它们的生理意义。

- P波:正常心电图中首先出现的较小且圆钝的波,反映了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 QRS波群:出现在P波之后的短时程、高幅度且尖锐的波,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 PR间期: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反映了心房开始去极化到心室开始去极化的时间。

- T波:QRS波群后的较低振幅且向上的波,反映了心室快速复极化的过程。

- ST段:从QRS波终点到T波起点的时程,反映了心室缓慢复极化的过程。

- QT间期: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代表整个心室激动的总的过程,反映了心室肌去极和复极过程。

在12导联心电图中,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如下:

- P波:大多数导联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П波方向在I、II、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正常的P波时间一般小于0.12秒,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

- PR间期:在心率正常范围内时,PR间期为0.12~0.20秒。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R间期相应缩短。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一般不超过0.22秒。

- QRS波形:在胸导联,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V3、V5导联QRS波群可呈qR,qRs,Rs或R型,且R波一般不超过2.5mV。在肢体导联,I、II导联的QRS波群主波一般向上,III导联的QRS波群主波方向多变。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型。a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正常的QRS时间一般不超过0.11秒,多数在0.06~0.10秒。

越少人知道越好!自媒体人都在用的AI创业神器,点击免费体验AI赚钱有多爽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