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ChatGPT和Office Copilot以后,我们不用再学习Excel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Excel数据去重神器 有了ChatGPT和Office Copilot以后,我们不用再学习Excel了……吗?

有了ChatGPT和Office Copilot以后,我们不用再学习Excel了……吗?

2024-06-02 04: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1 ChatGPT霸屏了,你的感受是怎样呢? (一)

最近2个月,AIGC火爆全球,Kevin几乎每天起床就能读到多条劲爆新闻,谁谁谁又发布了什么模型,谁谁谁的模型比谁谁谁的更厉害。

AIGC, 全称AI generated content,又称生成式AI。

自从ChatGPT开了头以后,全世界的科技公司似乎商量好了似的,齐刷刷的拿出看家的AI法宝,一顿炫耀。

我不知道其他人什么感觉,反正Kevin感觉应接不暇。

还有很多自媒体、营销号人云亦云,推波助澜,强行制造焦虑。

我强烈怀疑他们自己都没怎么用过,只会拿着别人的例子,甚至厂商的宣传片就把AI吹上天。

这样的文章可能非常吸睛,但我表示反感,因为没有营养。

 

(二)

面对着密集的信息,我是啥心态呢?

惭愧,我也是普通人,所以我也会AI焦虑。

不但焦虑,还有点迷茫。

AI懂的东西这么多,学习速度和运算效率远超人类,如果它再这么不停的迭代下去。

那么,作为一个靠手艺吃饭的人,我要怎么和她竞争?

化身大表姐的人工智能 — 此图用Midjourney生成

技能的学习还有意义吗?

退休还遥遥无期,以后要怎么做,才能不被淘汰?

 

02 面对AI崛起,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焦虑源自对不确定性的极度厌恶和恐惧,根本原因是认知不足。

我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唯有学习和研究可以缓解焦虑。

所以我读了很多深入讲解AI技术的文章,学习了很多真正行业大咖的分享,和很多朋友进行了讨论,当然,更重要的是,不断的去用ChatGPT,去用Midjourney,去尝试很多新出来的AI工具。

慢慢的,我没有那么慌了。

而且,我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和其他老师一起顺带搞出了一些东西。

先剧透一下,除了上周选过封面的Python图书里面加了ChatGPT,我们另一本以ChatGPT为核心的VBA教程下个月就会上市了。

此外,专门面向办公人群的AI课程也快开发完成了。

这些研究提高了我对于AIGC的认知,不仅限于技术,还包含应用、安全、生态、社会影响等。

(二)

下面我跟大家聊聊我的个人心得。篇幅有限,今天先说主要的。

1、AI的高速发展是时代潮流,无人可挡,他会不断引发工作岗位的变更,直至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它可以自我进化后,就会深度替代大部分人类的工作。但这个过程是多长,没人知道,我不确定我这辈子能不能见到。

2、当下的AI,我们可以把它定位成一个更先进的工具。但是,和以前大多数人的观点所不同的是,这类工具目前看起来在需要创意的领域展现的能力更强,而在需要高确定性答案的领域还有待改进。

所以,那些普通的绘画师、文案、PPTer更需要快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避免第一轮被淘汰,因为这类作品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大众的可接受范围很大,从60分到85分都差不多,而AI可以轻松做到这个级别。但是,在数据类工作中,AI更适合作为助理,不能被完全依赖。

3、既然当下的AI还只是一个工具,那么如果离开了操作者,它就啥也不是。所以,如果真的有人因此被淘汰,那么他不是被AI淘汰的,而是被其他操作AI的人淘汰的。这种事情就太常见了,一点也不稀奇。

比如,一个高级编剧,可以借助ChatGPT替代10个普通的编剧,这和你掌握了VBA以后,别人需要一个星期的活你花几分钟就干完了有什么区别?

搜索引擎都问世多少年了,到今天还有很多人的信息获取与信息整合能力不过关,那些擅于此道的自然而然地就能更出色,进步更快。

 

(三)

生产力会不断提升,但是人性不会变,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不会变。

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任何时代,如何保持竞争力,答案再明显不过。

那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认知水平,提高自己的软实力,永远主动拥抱新工具,从而始终保持信息优势和效率优势。

所谓宝剑赠英雄,宝剑要在英雄手里才有用。

就比如青龙偃月刀在关羽手里,能威震华夏;可是落到潘璋的手里,成了送命的利器。

此图用Midjourney生成

贾维斯在托尼·斯塔克的调教下可以造出一代比一代厉害的钢铁侠战衣。

如果把贾维斯配备给我,我要拿来做什么呢?

帮我写几篇阅读10万+的Excel技术推文?

还是做一个功能更强大的Excel易用宝插件?

反正我肯定是造不出钢铁侠战衣的。

但对于Office领域的事情,我很有信心。

所以,大家看,你本人越厉害,会的越多,再配上AI,就如虎添翼。

如果你啥也不会,给你贾维斯,你也没啥长进。

但是你可以轻松淘汰那些没有贾维斯的、和你水平相近的人。

这,就是工具与人的关系。

 

03 表哥表妹们如何借助AI逆势翻盘 (一)

回到Excel这个领域。

这段时间,我和其他老师让ChatGPT写过很多代码,写过很多公式,还写了很多常见Excel数据任务的解决方案。

客观地说,如果原始数据规范,同时提问正确,答案的正确率差不多在70%+,所以,ChatGPT对于我们这个级别的人来说是个利器。

但是,我不敢说它对所有人都是利器,都可以大幅提高效率。

为什么呢?

因为我可以准确的描述清楚问题,而且不担心ChatGPT给我错误答案。

比如一段代码,错了任何一行就无法给出正确结果,甚至都无法运行,但是我可以快速的定位问题点,并且修改完善。这是建立在我对于Excel和VBA有深厚的功底之上的,我为了节省从头到尾手敲代码的时间,可以忍受有30%概率的错误。

但如果是一个不太会Excel的人,极有可能根本无法正确的提问,就算正确提问,一遇到错误就蒙圈了,那用几次以后,估计会放弃ChatGPT。

 

(二)

前不久,微软官宣给Office全家桶接入ChatGPT,名字叫Copilot。

这无疑是个划时代的进步。

在我看来,Coplilot只是个更先进的自动化工具,目前功能和应用场景都比较有限,远远不足以立刻将用户从Excel中解放出来。

而且,我敢肯定,Excel Copilot在短时间内不会高速迭代,这是由Excel这样的开放性电子表格的根本属性决定的。

自动化工具之所以能自动,它处理的对象一定是符合预设的规范,至少有明确的规律。

但是Excel的所有单元格都是开放的,可以由用户任意安排,你既可以拿工作表存储原始数据,也可以自定义报表模板,或者混着用。

再加上大多数人没用系统学习过Excel,不了解数据规范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的表格,千奇百怪,逻辑复杂。

比如这样的,AI能快速生成什么分析结果?

所以,面对AI,表弟表妹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提升内功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策略。

 

(三)

如果你现在对于Excel的了解还很有限,或者希望有更高的效率,认真的、有体系的学习是正道。

如果有机会,尽早用上各种AI工具,这样就能保持领先。

而且,当有人借着AI在你面前高谈阔论的时候,你可以淡然一笑。

毕竟,在自己亲自研究以前,Kevin我也曾一度觉得,我们ExcelHome的图书,我们公众号的分享,因为有了ChatGPT而变得失去意义。

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们所做的工作仍然是有意义的,而且比以前更有意义。

AI要想升级,必须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语料进行训练。

我们的图书就是这样的语料,对于这一点,我很自信。

《Excel应用大全》系列图书,一直是ExcelHome图书的头牌,代表着权威、全面、系统和实战。

经过多位老师一年多时间的辛勤工作,我们迎来了《Excel应用大全for Excel 365 & Excel 2021》的上市。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

这个封面是大家选出来的哦

八百多页的纯干货,没有一句废话,有的只是字斟句酌和作者的倾囊相授。

实际上,因为出版社希望我们作者节省一些篇幅,但我们觉得手心手背都是肉,无法继续精简,最后的妥协方式就是把一部分图文内容变成扫码阅读,用电子档作为补充。

八位作者都是实战派,每个人是在工作岗位和Excel技术论坛上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所以他们写的内容从一开始就有深深的实战烙印,有了他们的带领,大家可以用完美路径进行学习,轻松避坑。

ExcelHome技术论坛上面的案例千千万,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真实案例。虽然这些案例需要经过提炼、优化和数据再造才能放到书里,但是跟闭门造车出来的案例相比,实用性和典型性显然更高一筹,也更容易理解。图书里面包含了几百个案例,不但可以用于学习,也可以直接套用。

EH特有的动画式演绎风格截图,保证我们讲解的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易懂。

《Excel应用大全 for Excel 365 & Excel 2021》完全从用户和学习者的角度来谋篇布局,分为基本功能、函数与公式、图表、数据分析、协同与共享、自动化6篇共51章,很多应用场景和知识点是市面上其他图书都很少涉及的。

也许有些读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头学到尾,所以作者在编写时也力求知识点相对独立,从而支持像知识库一样按需学习。但是,我们仍然为读者规划了一条科学的学习路径,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架构。如果顺序阅读的话,我们尽量不出现用读者还不懂的B和C来解释A这种情况。对于互相有紧密关联的知识点,我们都进行了参考提示,引导读者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学习路径。

另外,图书的章节目录下沉到4级,并且另列了一份示例目录,方便读者按图索骥。

这,就是我们能做到的“系统”。

好了,今天啰嗦的比较久。

关于对AIGC的看法,以及其他优质的Excel学习资源,我们改天再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