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play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如何正确看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osplay是 cosplay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如何正确看待

cosplay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如何正确看待

2024-02-29 12: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oser:黄山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写,日文コスプレ。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以及古代人物的角色。玩COSPLAY的人则一般被称为COSPLAYER。

cosplay比较狭义的解释是模仿、装扮虚拟世界的角色,也被称为角色扮演。由此,在网络上衍生出了新的含义,往往被用来形容“假扮某类人的人”。

Coser:小梦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戏剧表演、民俗活动,古代对神话传说、民间逸闻等的演绎都可以说是Cosplay的起源。拿中国来说,具有千年传统的舞龙仪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也可以算作是Cosplay。而国外则有化妆舞会、万圣节游行、新年大游行、国庆日游行等活动,不少人装扮成节日故事的人物或各类吉祥物也是Cosplay的一种。

Coser:黄靖翔

Cosplay分类

Cosplay 没有严格标准的分类,例如蜘蛛侠这个角色,在电影、电视剧和漫画中表现的角色形象都有细微的不同,Cos 的时候可以分出数个版本。根据国际通用的案例,一般是根据Cos 的角色出处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以下6个类别。

Coser:菜菜

Cos动漫类

热播动画、经典漫画中的各类角色、道具、背景等,都属于动画和漫画Cos 的范围。可见动画和漫画的Cos包含了非常多的要素,只要是你能想象到的,都可以通过Cos 表现出来,在展会中是最常见的一个类别,也是最容易让观众接受的一个方式。

Coser:押且

Cos游戏类

许多动画和漫画是基于游戏而产生的,同时通过热播动画受欢迎的程度也能制作出相关的电玩游戏,游戏类与动漫的联系非常紧密,也会有单纯的游戏角色Cos。在国内,比较常见的像是街头霸王系列、拳皇、网络游戏《剑侠情缘3》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热门作品。

Coser:天水三千

Cos明星艺人类

像是比较出名的明星艺人,或者是新闻中出现的国家领导人等等,都属于这个类别的范畴。在欧美的展会上会有许多Coser 扮演类似于希特勒、斯大林、美国总统、当红电影中的演员,而日本也会有Coser 扮演有名的视觉系乐队成员或是艺人。

Coser:天水寻

Cos影视剧人物类

影视剧中的人物是故事本身的角色,而并非扮演这个角色的明星,这点是不同于明星艺人类的。比如银幕上的超人、蜘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国内的像是西游记、红楼梦、神雕侠侣、新白娘子传奇等经典的影视剧中人物,都是比较热门的典型角色。

Coser:小小白

Cos小说类

类似于《鬼吹灯》、《盗墓笔记》、《全职高手》、《花千骨》等热门小说,其中的角色为很多读者喜爱,当这份热爱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读者或是相关的插画师,会根据小说中的描写,将小说中的角色通过画面表达后再以Cosplay的方式呈现在现实之中。

Coser:小柔

Cos原创角色类

时下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Cosplay 玩法,像是扮演BJD娃娃、原创同人插画中的角色、古今中外的古人等等,都属于是Cos原创角色类。但是,如果是单纯的穿上女仆、哥特、洛丽塔等特别的服饰而没特定的角色形象对应,是不能定位成Cosplay的,这只能算是一种穿着爱好。

Coser:小F

我们现在所指的Cosplay,扮演的对象角色一般来自动画、漫画、电子游戏、轻小说、社会故事、现实世界等具有传奇性的独特事物(或其拟人化形态)、或是其他自创的有形角色。方法是刻意穿着类似的服饰,加上道具的配搭,化妆造型、身体语言等等参数来模仿该等角色。而参与Cosplay行为的装扮者被称为“cosplayer”或简称“coser”。

Coser:颠茄

需要注意的是,纯粹穿着指定款式的服装,比如萝莉塔(Lolita)、朋克(Punk)、女仆服装、校服(如水手服、英伦校服等)、巫女服、和服浴衣、SD娃娃服、英式连衣裙等等,又或者单单穿着一些于图像性文献中出现过的服饰,却没有扮演某特定角色或复制角色参数到演员身上的意思,不算是Cosplay。

Coser:冰俏

中国Cosplay文化的现状:在尴尬中成长

曾经网上有一段地铁内阿姨斥责两名女Coser衣着暴露的视频引发人们关注。斥责Coser的人非常激动地表示:“就是你们带坏了我的孙女”。而其中一位女Coser镇定回复,称:“我是一名大学生,在读大三。”言下之意即Cosplay并非难登大雅之堂。此后事件一再反转,又有网友爆料,称这仅是一场炒作。但网友讨论的核心已从谩骂事件本身转至Cosplay文化的合理性上了。

Coser:桐绘

为什么很多人都对cosplay有偏见?

第一:圈内人员混杂

媒体想要博取眼球,各种平淡无奇的文章并没有点击,只有发布各种负面消息才会引起社会反响。而家长就如同管中窥豹,只知道其冰山一角,甚至全是反社会的负能量消息。

Coser:天水寻

如今社会乱象较多,现在百度搜索下cosplay就会发现各种限制级大尺度画面流出。而新闻中经常出现各种低领人员无节操卖肉卖腐,甚至是两个coser在漫展公然抱在一起嘴对嘴。试想家长眼中看到的cosplay是一个这么“不健康”的活动,那还会支持吗?

Coser:茨木

第二:角色形象与现实社会鲜明冲突

动漫角色肯定是与现实生活中不一样,那么家长就会不太理解这是做什么的,五颜六色的假发,特意独行的造型,让一些年老的人联想到灯火酒绿夜店甚至是此前的杀马特等。

还有是一些道具,虽然用PVC制作的或者轻质木刀,但看起来还是相当逼真,家长看到各种舞刀弄枪可能会比较担心。

Coser:乐乐

第三:玩物丧志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有些家长根本不关心你玩的是什么,就是不允许。学习好才是王道,其他的一律不许玩。

另外关于高消费,可能是一个点,但我觉得不是主要原因。如果是已经到了要区分消费问题的话,说明家长并没有那么反对,而是经济不允许的因素,这点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或者选择相对便宜的角色,至少是不用当地下党。

Coser:猫少zoe

我们换个角度来说谁来拍照?拍的是什么照片?照片都给谁看?

一般人可能觉得就找摄影给拍好看的照片嘛,没什么。事实上,这里面有巨大猫腻。摄影费用贵,于是某些坏人就用过,我帮你免费拍,但是你要听我的。。。等等。然后就拍一些尺度非常大的情色摄影照片,照片就不放了,可能会被屏蔽。然后这些照片会去哪呢?一些人专门在网上卖套图赚钱,甚至还有一些会所,通过收高额会费,在他们的圈子里传播。更有甚者,可能会有色情交易。日本是个西化的国家,在某方面的开放程度普通国人是难以接受的。

Coser:兔小爷

众所周知,cosplay这个人群基本都是年龄不大的“95后”具多,甚至包括未成年的“00后”。在他们的眼中,有时候其他的coser的一举一动,包括一件服饰,一个发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趋之若鹜;而coser的所作所为,则更会成为他们将来面对世界的人生态度。

Coser:天水冥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方式逐渐多元化,cosplay文化就是这种趋势下的一元。总体来说,Cosplay属于一种典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集青少年自我展现的渴望、理想状态的追求及“离经叛道”的诉求等于一体,所以能迅速风靡于青少年群体,特别是走在青少年流行文化前沿的大学生群体中。

Coser:小羽

COSPLAY带来的影响

很难说COSPLAY到底为带来了什么,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从圈外人士来看COSPLAY这项活动是一种既劳民伤财不经济又没意义的活动。记的在台湾就曾经发生过一起因为媒体对COSPLAY的不了解而引发出一篇错误报道的真实事件。那么对于那些COSPLAYER来说,他们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哪?

Coser:麋鹿

其实真正的COSPLAY并非只是装扮其外在,更主要的是对心灵上的互换。试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都市社会中,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工作或学习上的不顺而承受着各式各样的压力与困惑。如果在此时能够抛开这些,COS出另一个自己,那岂不是对自我精神压力上一种绝大的解放?将心情放松,通过角色的互相转换来舒解自己,所以说并不要将COSPLAY仅仅定位于或是局现于动漫、游戏的角色之中。

Coser:希小白

每个人在社会中其实都有扮演着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角色,不是吗?本来嘛,每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必定有自己的困恼所在,今天你是一穷二白的乞丐也好,腰缠万贯的大富豪也好,都有着自己的烦恼。而所谓的动漫、游戏人物在COSPLAY者所存在的现实世界(三次元)并没有所需要烦恼的,COSPLAY者借由COSPLAY成动漫、游戏中人物,也可以得到心灵上的舒解、对现实的暂时逃避以及一种想法上的暂时改变。

Coser:小龙女

纵使动漫、游戏的祭典过去了,还是得面对现实,但那时候感受到的喜悦与逃避现实痛苦的轻松感却是可以让自己更加积极更有自信与期待。

梦想,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的心中拥有着如此一个华丽的字眼。想想小编小时候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现如今有些实现了,有些却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然而转念一想,这不正是COSPLAY可以做到的嘛。去COS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梦想,虽然这对现实而言并没有什么改变,然而自己的身心却会因此而得到一瞬间的宽慰与满足。去COSPLAY吧,这样的尝试或许可以活的更年轻些也说不定。

Coser:熊祁

中国的Cosplay活动兴起得比较晚,但发展势头却异常迅猛。动漫爱好者们纷纷组织了自己的Cosplay社团,相关的网站、期刊等媒体中也纷纷开辟了专栏,各类动漫、游戏展览中的Cosplay比赛或表演更是极大地推动了Cosplay文化的流行,甚至开始带动起了动漫、游戏饰品、道具、服装店这样的周边产业的发展。

Coser:熊祁

遗憾的是,虽然受到众多青少年的追捧,但是在许多人眼中,Cosplay依旧是一种小众文化,并以相对主流文化来说的“亚文化”一词称呼Cosplay现象。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以及最初的一批接受Cos文化的青少年逐渐步入社会,商业的因素和对自我实现的需求促使Cosplay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社交媒体、各大“展会”以及商业广告中。

Coser:黄山

Cosplay原意是真人利用华美的服装、繁复的饰品、精致的道具等扮演或模仿动漫、游戏作品中的人物。随着二次元文化的盛行,Cosplay文化也愈加发展壮大。可有的扮成了他们最憧憬的样子,有的人彻底放飞了自我,已经不满足于只扮演人类了!

Coser:kenn王爷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现在Cosplay文化比较小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喜爱Cosplay文化青少年们最终会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社会的思想也会更加开放,Cosplay在未来或许会完全被接受,最终可能由小众变成大众文化,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主流”。

说到底呀,对于cos的异议还是传统观念与新兴文化的碰撞,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只有真正去分析它,了解它,你才会对超出人们常规舒适区的事物或行为有更客观的认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