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58土地流转网 土地流转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土地流转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2023-04-14 21: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机器在田地里忙碌 本报通讯员 杨艳玲 摄

  本报讯(记者赵敏通讯员李佳欣陈骏)“土地流转的租金标准是多少?流转出去的年限是多长?建成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之后,能给我们村里提供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在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土地流转是村民们热议的话题,日前,记者从南阳镇了解到,为了不断“盘活”撂荒土地,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该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以前,当地村民手中的土地一直处于大小不一、数量不等、零散分布的尴尬局面,有的因长期在外务工把自家的土地撂了荒,有的因缺乏劳动力也只能种一亩三分地,成了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绊脚石”。为统筹推进全镇土地流转工作,南阳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镇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镇农业农村站、乡村建设服务中心等工作人员,下设土地流转专项工作组8个,构建“网格划分+下沉包联”的工作体系,设立土地流转攻坚“比学赶超”榜,多举措保障土地流转工作高效稳步推进。

  面对部分群众对土地流转心存担忧和质疑,怕权属不清、收益难保障,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等问题,工作人员采取集中宣讲和个别走访的形式,进村入户讲政策、田间地头忙宣传,想方设法做通群众思想工作。一方面,做好政策解读,向群众深入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讲清楚土地流转的方式、权益和后续保障等内容,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另一方面,分析收益情况,向群众说明闲置低产土地流转出去后收益更大,建成的农业示范基地将带动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带来不出远门的就业机会等,消除顾虑。

  施厚村气候适宜、水旱无忧,山水田交融,是陆基养殖的首选之地。南阳镇立足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引进天昌高科技绿色农业产业园项目和精品作物展示园项目,以“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以产业增效带动群众增收。天昌高科技绿色农业产业园项目位于施厚村平沙坡、塘厚坡、坛河坡,着力打造集高密度淡水鱼生态养殖、果蔬种植、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农业科普为一体的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精品作物展示园项目位于施厚村时笋坡,计划开展溜溜番茄种植,引导各类农业企业入驻,打造蔬菜、粮食、药用植物等精品博览园。项目建成后,将带动特色农业、水产养殖、深加工等产业升级,推动当地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施厚村流转出去的土地租金在800~1000元/亩·年,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补偿,目前参与土地流转的签约户数已达到171户,未来的流转率还将逐步提升。”南阳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阳镇将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发力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