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4:重制版》游戏体验和硬件需求测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3060和3070差别大不大 《生化危机4:重制版》游戏体验和硬件需求测试

《生化危机4:重制版》游戏体验和硬件需求测试

2023-03-28 22: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追逐年度游戏有望吗

直至截稿起,年度最佳游戏《生化危机4:重制版》(手动狗头)在STEAM平台的好评率达到了96%,最高在线人数达到了16W+,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有这种感觉,随着年龄和环境变化,其实真正有兴致去通关的游戏并不多,而近些年的《生化危机7 & 8》和《生化危机2 & 3重制版》从购入到通关是毫不犹豫的,这篇文章就来分享一下关于《生化危机4:重制版》这款卡普空最新大作的体验内容。

硬核是一边玩一边测试的,经过二十多个小时奋战,目前的游戏进度才到第九章,内容实在充裕且不会感到累赘,除此之外游戏还继承了卡普空一向优秀的优化,所以这次依然是准备了RX 6000和RX 7000系列的A卡+新加入三款N卡作为测试样本,本文分为游玩体验和硬件测试部分,大家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对号入座。

建议使用手柄游玩,《生化危机4:重制版》本身就基于主机游戏平台开发,手柄在反馈和控制方面体验会更好

硬件介绍和配置准备说明

先来介绍一些主要测试的A卡和其他硬件,N卡手头上型号不是很齐全,仅部分和A卡同级型号进行对比测试。

第一款是来自旗舰级的蓝宝石RX 7900 XTX超白金OC,外观采用银灰色金属导流罩+侧面长条LED导光层全新设计,拥有高达2679MHz Boost频率和高规格用料,显卡配备3Pin ARGB插针、4Pin风扇插针和BIOS切换开关,是目前AMD最强非公显卡产品之一。

第二款则是次旗舰的蓝宝石RX 7900 XT超白金OC,外观和内部设计完全区别于上一代超白金系列,整体和RX 7900 XTX超白金OC大差不差,标称Boost频率达到2560Mhz,作为目前AMD显卡第二把交椅,是一款准确定位4K分辨率的游戏显卡。

第三款是代表着中高端的蓝宝石RX 6750 XT超白金,Boost频率达到2623Mhz,同时显存频率也升级到18 Gbps,比高端的RX 6700 XT非公性能还要好一些,它的ARGB灯效覆盖在肩部和背板一部分区域,同样作为超白金家族,风扇快拆设计、双BIOS+软件切换功能等特色一脉相承。

第四款是代表着中端级的蓝宝石RX 6650 XT超白金,Boost频率达到2694MHz,相对于前两位三风扇选手,它的显卡长度只有260mm,但超白金家族的基本特色它一样也不少,外观风格设计也是类似。

第五款是蓝宝石RX 6500 XT白金版OC,是目前AMD千元级的老大哥产品,它是作为RDNA 2架构首款采用台积电6nm新工艺的产品,Boost频率达到2825MHz,实际显卡长度为194mm,对于小机箱而言兼容性还不错的。

第六款是蓝宝石RX 6400白金版,是目前AMD千元级的次级替补选手,Boost频率达到2321MHz,最大优点就是它的半高卡设计,便于入门级用户组建更小体积的主机,不仅如此它的内部散热结构居然还有热管加持,长度也只有170mm。

搭配测试的CPU是Ryzen 7 7700X,采用最新Zen 4架构和台积电5nm工艺,拥有八核心十六线程纯大核规格,最高睿频可达到5.4GHz,加上其单CCD的结构,是锐龙7000系列中最适合游戏应用的处理器。

用来对比测试的另一款CPU是Ryzen 5 7600智酷版,最高睿频为5.3GHz,稍微比7600X低一些,封装功耗也要更低,通过简单超频的方式也可以达到7600X的性能水平,是主流用户更好更多的选择。

主板座驾是微星这款MAG B650M MORTAR WIFI迫击炮,外观是完全纯黑化设计,采用12+2路供电设计,CPU VCORE部分可以达到每相80A,搭配最顶级的锐龙9系列也毫无压力,主板还拥有两组带散热片的M.2插槽,内存最高支持DDR5 6400MHz+,是一款综合性能很强的AM5主板。

散热器则来自微星的MEG CORELIQUID S360,这也是完全纯黑化设计的产品,最大吸睛之处源于它2.4英寸IPS显示屏,可显示硬件的各种信息,冷头内部还搭载一个60mm风扇,可为主板周边区域散热,水泵方案采用Asetek第七代产品,性能上压制高端CPU很轻松。

NVIDIA显卡方面准备了甜点级和中高端级——RTX 3060和RTX 3070,对标产品是AMD的RX 6650 XT和RX 6750 XT,这两款N卡都属于超公版产品。

高端组N卡则是准备的是RTX 4080,对标AMD的RX 7900 XTX,除此独立显卡之外,硬核还尝试了Ryzen 6 7600内置RDNA 2架构的核显,不过只有2CU单元确实只能充当亮机卡,根据它的表现预估G系列的Ryzen产品应该是能流畅跑1080P的《生化危机4:重制版》,后续有时间再试试。

AMD安装的是Adrenalin 23.3.2(WHQL)显卡驱动版本,而NVIDIA使用的是GameReady 531.41版本,两者均针对《生化危机4:重制版》有性能优化,操作系统是Windows 11 22H2最新版本,搭配两根DDR5 6000C32 16GBX2组成双通道内存,并在BIOS中开启Resizable BAR技术提升一些显卡性能。

CPU方面,Ryzen 7 7700X和Ryzen 5 7600均使用默认PBO AUTO设置,符合大部分玩家直接上手的使用习惯,其他定位相近的CPU型号参考这两款即可,理论上性能也不会差太多,Ryzen 7 7700X是作为测试显卡性能的主对象,Ryzen 5 7600用其对比来判断CPU性能需求。

游戏选项、光追、FSR 2、普通/隔行扫描渲染对比和测试方法

《生化危机4:重制版》相隔原版上市已经过去接近20年了,最新版本的RE引擎所带的真实感是重制版的最大亮点,游戏开场不久的经典村庄场景,完美展现了那种死寂的氛围,画质绝对可以说是2023年的3A级水平,尤其是反馈真实的物理引擎(最直观就是飘逸的毛发),当然水的效果就一般了,毕竟液体的流动计算是极其复杂的,生化危机这种类型就完全没必要了。

卡普空的RE引擎最初是应用在生化危机系列第七部作品,进入游戏图形设置后,只要玩过相关作品,自然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每一个选项都有具体的说明以及影响硬件性能的程度,显卡的显存使用情况也可以看到,不过这款游戏即使爆了显存,只要你不开光追,只要显卡本身的性能足也是不会导致闪退的,游戏提供的图形选项接近40个,其中提升技术包括AMD FSR 1和FSR 2,按照以往的传统,FSR技术应该是独占的。

如果你觉得调教选项麻烦,建议直接套用内置的预设方案(推荐、帧数优先、平衡、画质优先、光线追踪和最高画质),第一个推荐方案它会根据你的显存分配选项设置(可见显存在这款游戏中是多么重要,后面测试详解),而预设的光线追踪除了光追设置为中等以外,还有很多选项并不是最高的,属于开发者比较人性化的设计,而最高画质才是真正的无脑开。

上一部作品《生化危机8》的光线追踪是涉及全局照明和反射的,而本作只保留了光追反射,个人认为这是极其友好且正确的做法,毕竟光追效果的发挥程度,是得看游戏类型的。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CAPCOM隔行扫描渲染技术,这是RE引擎的重要特性,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些画面效果的对比。

4K最高画质+光追关闭

4K最高画质+光追高

以上《生化危机4:重制版》光追的对比图,是可以完美呈现光追的最大特性——真实,硬核并没有标反,在某些场景中反射效果(比如上述对比),根据光线真实反射定律,倒影确实是不会存在的,本身屏幕空间反射就能展现出不错的倒影效果,这里就会引发争议,到底是追求真实光影还是漂亮的倒影呢?只能说因人而异了。

4K原生最高画质(FXAA+TAA)

4K原生最高画质(FSR 2画质优先)

FSR 2技术个人建议使用画质优先模式,在2K和4K分辨率中,画面和帧率可以获得不错的平衡性,和原生画面是差不多的,而1080P对解析度有少许影响,但由于《生化危机4:重制版》画面风格包容性很强,观感上并不会产生巨大的落差。如果想简单粗暴提升帧数,FSR 2画质优先模式是你其中的最佳选择之一。

4K最高画质(普通渲染模式)

4K最高画质(隔行扫描模式)

另外一个简单粗暴提升帧数的方法是使用隔行扫描渲染模式,此方法是通过补充上一帧一半重合的像素点进行提升性能,所以在大多数画面中只有指定区域会受到细微影响,最常见就是毛发差距,普通渲染会细致到发丝程度,而隔行扫描渲染的毛发其实也还不错,一般情况下真看不出差别的,不过隔行扫描和FSR技术是不能一起开的,应该是成像过程中有冲突的地方,隔行扫描和FSR 2画质优先模式提升性能的幅度是差不多的,每个人对画面的观感并不一样建议都尝试一遍。

《生化危机4:重制版》的帧数表现全程比较平均,没有太多帧数跌幅明显的场景,经过考量测试场景选择了第六章中在屠宰场与村长门德斯对决过程,具体流程是过场CG结束后开始记录帧数,操作里昂爬上二层平台,通过8到10发霰弹打出村长第一次硬直(期间通过小刀招架、闪避来规避攻击),最后跳下平台处决一次后结束记录。

CPU性能需求和三种分辨率光栅化画质帧率

首先一上来就先测试了CPU性能需求,在都搭配高端的RX 7900 XTX显卡情况下,Ryzen 7 7700X和Ryzen 5 7600帧数表现可以说是无限接近的(包括AVG、MIN和1% LOW方面),本身RE引擎优化确实给力,加上《生化危机4:重制版》本身场面并不宏大,这个结果能在意料之中,一般情况下建议大家使用六核心以上的平民处理器即可。

1080P分辨率,RX 6400和RX 6500 XT由于显存有极大的限制,最佳使用方案是直接套用平衡和画质优先模式,都能获得超过平均60帧的表现(如果是同等级更高显存的型号,可以适当提高纹理质量和过滤选项),RX 6650 XT这种甜点卡很吃香,吃了AMD阵营的红利会比RTX 3060强12%左右,高刷建议RX 6750 XT起步即可。

2K分辨率,整体来看A卡表现也是更佳,RX 6650 XT依然可以领先RTX 3060,它显然更适合在2K混因为已经快接近平均60帧了,RX 6750 XT和RTX 3070也是相同的情况,不过它俩其实都能完美60帧运行了,高端组RX 7900 XT、RTX 4080和RX 7900 XTX都能满足144HZ高刷需求,市场定位最高RTX 4080就比较难受了,和RX 7900 XT只有不到5%的性能差距。

4K分辨率,甜点RX 6650 XT仍然能撑一些场面,只改动了隔行渲染模式就可获得平均33帧,如果直接使用预设画质优先+隔行渲染,流畅度还会提升很多,RX 6750 XT和RTX 3070在4K性能差距就缩小了,在隔行渲染下(其他依然拉满)居然能获得接近平均60帧,不得不佩服卡普空的优先能力。追求高刷高画质的话,RX 7900 XTX是这次高端组的唯一最佳选择,除此之外RTX 4090是另一个选择,它的性能会更强但也更贵。

三种分辨率搭配FSR 2的光追画质帧率

注意以下光追测试中预设最高画质+光追高和预设光线追踪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画面设置,预设光线追踪在相同分辨率下帧数就要高很多,不少选项都不是拉满的,而本身光追压力并不大,只是这游戏不少选项对显存要求是很高的。

显存的重要将会在光追画质中体现,1080P分辨率下,像RX 6650 XT和RTX 3060,前者只有8GB显存(同样对于RTX 3070 8GB显存也很吃亏),后者有12GB显存,这就导致一个只能开有选项降低的“预设光线追踪”,另一个却可以拉满最高画质且不闪退,RX 6750 XT则是差一点达到平均100帧,高刷的话两款RX 7000系列就很稳(或者RX 6000系列高端组)

2K分辨率,甜点组选手依然是能打的,而显存的重要性也会体现在RX 6750 XT和RTX 3070身上,前者无脑开都能获得平均80帧,而后者需要降低不少选项方可获得平均109帧,你会怎么选呢?至于高端组,理论光追性能更强的RTX 4080和RX 7900 XTX在平均帧方面几乎打平,但是后者还是吃游戏阵营红利和规格在1% LOW方面更有优势。

4K分辨率是最能说明这款游戏光追压力不大的,因为RX 6750 XT搭配FSR 2技术也是能平均53帧的,至于RTX 3070会吃8GB显存的亏只能改预设方案,帧数表现也不错的,而RX 7900 XTX和RTX 4080在这种极高分辨率会再次拉开差距达到10%,光追下的高刷要求,它俩都是可以选择的。另一方面说明光追压力不大的是高端组在搭配FSR 2后,4K帧数表现甚至要优于不开光追的时候,4K分辨率对于高端卡来说是真正发力了。

关于《生化危机4:重制版》个人游戏体验

《生化危机4:重制版》角色演绎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生还者》那种深度沉浸式代入, 不过阿什莉和路易斯这两个重要角色,是能撑起《生化4》这种简单的故事描述的,尤其是阿什莉她在不同阶段的CG中,在演绎上会有一些明显变化,她甚至能换装(包括里昂)就很合符玩家胃口呢。路易斯则是个性化一些不再是路人,艾达一直神秘就不说了DLC我们再见吧。

游戏的流程合计是16个关卡,但相比原版其实并没有删减,很多地方是合理的现代化整合,加上一些扩展性的内容,饱满度是绝对比前两代重制版好。比如说重制版一开头遇到狗狗(重制版看着像狼)已经被捕兽夹弄死,这是在DEMO中每个玩家都能看到的,经典桥段自然备会受玩家责备,实际上卡普空不止是在故意放烟雾弹挑拨玩家,而且这样的关卡设计可以带来更大的惊喜感(第一次见面就是感觉无力,第二次是力所能及,第三次就高潮了),让狗狗的出场救恩的桥段更深入人心。

藏宝是游戏关键性的收集元素,因为它涉及到比塞塔币,比塞塔币就关联到商人了,所以豪华版的扩展藏宝就挺有用处的(除非你不遵循原版使用修改器搞钱吧),大部分藏宝是个小敲钟,购买道具后在地图上是有显示的,只是比较考验眼力吧,而抽屉中的藏宝需要指定钥匙,这个就挺考验耐性了,硬核直至第九章很多抽屉都还没开,就有了更多走回头路的机会,因为本来剧情也是那么安排的,比如说第九章就有列车回返。

重制版的解密环节也没有让硬核感到受阻(直至第九章),总得来说是相比原版更具有现代化以及更合理,比如说村长房间的水晶球解密,现在是完全3D化设计,而不是原版那种分离的抽象化设计,再者教堂的三色石板现在是直接合并在一起,空白的地方更容易观察到,基本上只要多转动几次、动点小脑筋就成功了。

珍宝的宝石加成在本作是根据宝石颜色组合提升倍率的,只要宝石镶嵌颜色相同越多价值越高,宝石获取途径很多,其中就包括上述豪华版的扩展藏宝(普通版就没那么多宝石了),说实话同色加成的机会很多,珍宝的贩卖体验相比八代作品和原版会更好,现在可以简单直接计算出最划算的卖钱方式了。

生化4其中比较有特色的设计就是格子背包机制,带多少物资、武器、配件都是需要玩家去考量的,重制版现在可以直接远程把武器和配件直接快递到存储箱里(打字机中取出),但是卡普空留了一手,存储箱除了治疗喷雾以外其他像弹药、物资等日常消耗品都不能塞到存储箱里,这样设计反倒会比较合理,因为武器和配件或许是决定你的战斗风格,而消耗品分配依然在考量你的战斗决策,另外自动整理背包的功能也是现代化游戏的标志了。

本作合计有20多种武器,大多数在商人处获得,部分是探索期间搜寻到,稀有的则是达到成就才可以,个人路线是这样的,手枪类保留Red9和折翼蝴蝶走最大化伤害路线,同时弓弩枪也可以升满,回收弩箭是真的节约资源呢,其他武器就正常换代升级,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即便升满武器再贩卖给商人,在比塞塔币方面并不会亏多少,这就给予了玩家摸索武器风格的更大空间,硬核就想过把全部武器卖了只用几把手枪,实现最大化弹药数+提高射击精度的玩法。

此前只能卖的尖晶石,在重制版里面可以和商人交换各种类型的道具,部分还是重制版独有的,像高级改造券、藏宝图就是必买的,而完成尖晶石的主要途径是悬赏任务(小概率在地图掉落),最常见就是悬赏你杀鱼、杀老鼠、杀蛇、射击徽章这些,除了徽章要仔细找找以外,悬赏任务其实都是挺顺路,一般都是跟随着主线走。

重制版在道具机制上还有一个巨大改动就是手提箱和挂件,不同手提箱和挂件会有不同BUFF效果,手提箱其实效果简单得多,就是对应增加子弹、比塞塔币、火药等消耗品掉落几率,最终BUFF还是比较看运气成分,而挂件因为需要通过射击场成就并抽奖获得,它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带来BUFF效果自然是更强大的,比如说传说品质挂件—合成火药-1盒这种。

最后再说下战斗部分,现在的“碍事莉”可变成“懂事莉”了,不仅没有血条设计,倒地是直接有二次救起的状态,因为有了这个机制就可以开发新玩法,一般剩余单个敌人时,硬核甚至故意让她被抬走以便直接背刺解决敌人,除此之外甚至“碍事莉”踩到捕兽夹也会自己想办法解脱。

另一方面里昂是可以对她使出紧贴着身后和远离一些这两种命令,可根据战局变换非常灵活,相对原版来说更合理,因为“碍事莉”在游戏设定上你就是需要贴身保护她,而不是直接像原版那样原地抛弃,即便遇到棘手的关卡,游戏里面的藏身点设计就很人性化。

小刀的革命性改动是重制版最大亮点之一,一把可修复耐久的小刀怎么做到全新的体验呢,因为你既可以用它来格挡电锯怪的伤害,也可以挡住村民飞来的斧头,大部分攻击都是可以格挡包括一些BOSS,而且有较长的时机提醒,也就是说可以提前按住,对新手容错率极高,而对于反应快的玩家可追求完美格挡。小刀在实际战斗中使用率极高,有时候就是切错武器,都是可以通过小刀格挡腾出足够的反应时间,除此之外小刀耐久机制,也带来潜行击杀节省资源、保命下限的作用。

除了小刀格挡以外,一些不可格挡的攻击还会有闪避提醒,其实就是一个下蹲或者翻筋斗动作,而重制版的村民在你瞄准的时候是会有躲避动作的,同样你可以通过下蹲或者走位来躲避对方攻击,体术方面倒是没有太大的惊喜,也就单个敌人的时候可以欺负一下,战斗打起来是真的流畅,由《生化危机4》发扬光大的过肩式视角本来就是具有革命性和领军性意义。

还有一方面不得不提的是游戏具备优秀的物理引擎,你可以击落飞行中的斧头,电锯男发挥舞技能时会误伤村民,也就是敌人一些攻击是可以互伤自己人的,甚至可以利用楼梯、梯子的地形特性,让敌人极易失去平衡保证防守的稳固性,最后切记战斗时多观察环境互动起来,像什么油灯、灯架等环境道具都是可以直接辅助击杀敌人,尤其是硬核难度节约子弹资源很关键了。

总结

《生化危机4:重制版》是否真的能夺下2023年度游戏宝座不确定,毕竟还有《塞尔达2》的存在,但可以肯定是《生化危机》系列销量大头,“冷饭重炒”针对《生化危机3:重制版》可能是合适的说法,但是本作完全可以说是“冷饭新炒”,游戏内容既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而且在剔除旧时代机制的同时,也引入了一些全新的设计元素,关键玩起来还很融洽,游戏仅售300多元真是卡普空最大的良心了。

另一方面,卡普空一贯优秀的游戏优化也值得肯定,即便像RX 6400那样的入门级显卡,也可以适配到合适的画质和流畅度,需要多注意的是《生化危机4:重制版》对于显存比较敏感,在同等级显卡对比下,更大的显存能获得更好的游戏表现,而在非光追画质下,游戏内提示爆显存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只要你的核心性能足就行,处理器需求也相对较低,主流级带旗舰显卡都是不成问题的,也就是常说的“低U高显”是毫无压力的,当然不能太离谱。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不妨支持一下,感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