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412*1080是多少k 小科普

小科普

2024-06-02 17: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36年开始,英、美、法、苏、日相继有了HDTV高清电视雏形,几十年间百花齐放,虽有标准化建议,但并未统一。

70年代SMPTE(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发布的《HDTV电视系统研究》中,就提到了测试的4种系统:

EIA 单色:4:3,1023行,60 Hz

NHK彩色:5:3,1125行,60 Hz

NHK 单色:4:3,2125行,50 Hz

BBC 彩色:8:3,1501行,60 Hz

到了1979年日本NHK甚至推出了5:3比例、1035i的Hi-Vision(MUSE)系统,约2倍于NTSC带宽,但分辨率高了快4倍。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甚至称“将HDTV引入美国是国家利益问题”,

但模拟时代的技术和经济条件,这么大传输带宽普及不了,诸如此类HDTV标准都被FCC联邦通信委员会拒绝,与此同时,欧洲的HD-MAC标准也在技术上被否决。

直到数字时代,时代的引擎开始轰鸣。

Nasir Ahmed于1972年提出的DCT编码轰动一时(离散余弦变换,有损图像压缩),被改编为视频编码标准的运动补偿DCT算法,大幅降低了传输带宽,

到1991年,甚至就实现了8:1~14:1的压缩比,正好又得益于1993年MPEG-1标准化,推动了ITU-R(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BT.709的发展,同时成立了DVB(数字视频广播组织)。

DVB是广播公司、消费电子制造商、监管机构的联盟,它制定规范,由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标准化。(DVB-S数字卫星电视、DVB-C数字有线电视和DVB-T数字地面电视标准)

美国这一边,FCC成立的数字HDTV GA(高清大联盟)则提议ATSC(高级电视委员会标准)作为SDTV、HDTV的新标准。ATSC和DVB都基于MPEG-2标准。

ITU-R在1983年成立的IWP11/6工作组旨在成立国际HDTV标准,由于用电频率差异,分成了25/50Hz和30/60Hz两派,最终标准没出来,但确立了16:9纵横比,

同时在BT.709-2建议中,包含了16:9比例、指定色度、以及1080i、1080p扫描模式。

不过我们现在熟知的1280x720p、1920x1080i是由SMPTE制定的。

▌画面比例的变迁

而显示器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由胶片时代发展来的历史原因,早年有4:3、3:2、5:3等很多比例,不同国家、用途、格式、产品,画面比例是不同的。

(如:电影1.33:1,欧洲1.66:1,美国1.85:1,变形宽荧幕电影2.35:1)

而16:9是Kerns H. Powers博士在1984年提出的纵横比,由于4:3和2.35:1一个太窄一个太宽,他直接取了二者的几何平均值1.77:1,其近似比例就是16:9。

随着1993年欧盟制定的“16:9行动计划”,用4.05亿欧元资金推动普及,于PAL+、HD-MAC率先应用,后成为DVD唯一原生比例,2009年前后16:9替代4:3成为主流。

那么在16:9这个纵横比前提下,720P分辨率就是1280x720,1080P就是1920x1080。

如今桌面显示器行业,更是发展出了21:9甚至32:9的“带鱼屏”。21:9更接近CinemaScope电影标准横纵比2.35:1~2.40:1。

那么在21:9下,1080P就是2560x1080,也就是“加长版”。对应到27英寸标屏和34英寸带鱼屏,其实际PPI是一样的(列距PPI,非对角线)。

▌到底是几K屏?

但分辨率再高上去,咱们平时并不叫1440p、2160p,而是叫2K、4K屏,那这个出处又是哪里呢?

(PS:这里的“K”是“Kilo千”是1024,但确实可以做不是2的n次整数倍的面板)

在2005年,著名的DCI(数字电影联盟)发布了《数字电影系统规范》,确立了2K(2048x1080)、4K(4096x2160)标准化容器格式,默认17:9比例,封装遵循SMPTE 428-1标准。

但DCI(DCSS)只规定了17:9(native 4096x2160)、1.85:1(flat 3996x2160)、2.39:1(CinemaScope 4096x1716)三种比例,只不过16:9窄一点,但在其裁切范围内还是比较合理的。

那么对应到16:9比例中,1920x1080确实算2K,由于1080P出来的时候还没这概念,所以没有被称为2K。

但“2K”用语早于DCI出现,只不过DCI做了个规范,其他诸如NHK、ITU也把1920x1080称作2K分辨率。

分辨率再往上,2007年SMPTE ST 2036-1定义了UHDTV1(3840x2160)和UHDTV2(7680x4320)。2012年,ITU-RBT.2020建议书(UHDTV超清电视标准)也采用了SMPTE的参数,

虽然没专门命名,但官方发文使用“4K”、“4K UHD”、“4K UHDTV”来指代3840x2160,“8K”指代7680x4320,分辨率来自DVB标准,这也是平时所说的4K、8K的来源。

同年10月17日,CEA(消费电子协会)也依此定义,但设立了下限,分辨率最低3840x2160,纵横比最低16:9,色深最低8bit等等,达标的制造商可以在Ultra HD标志边使用其他术语,如“4K”。

但同时意味着,把3840x1080超级加长屏称作4K太笼统了,它不在各大标准范围之内。厂商学精了,营销术语用“准4K”打擦边球,实际分辨率只有4K的一半...

哪怕3440x1440这种加长1440p屏,也只有4K的60%面积,充其量是3.3K...

标准制定方再怎么裁切,也不会裁的“腰斩”这么离谱。至少也得像AW3821DW的3840x1600,是标准UHD 4K裁成21:9,勉强沾边。

此外,17:9、16:9、16:10这种比例轻微改变的层面,是不影响你叫他啥的,2K还是2K,4K还是4K,具体分辨率称谓表格如下:

▌HDTV高清电视规范

那平时我们还会看到“FHD、QHD、UHD”,这又是出自哪里呢?

关于SDTV和HDTV我们前面已经聊过了,“HD高清”概念从源自上世纪电视时代的标准(主要是SMPTE)。

但如今UHD(UltraHD)超高清概念是由NHK科学技术研究实验室提出,后通过ITU定义和批准为数字电视标准,定义如下:

到了2015年,UHD Forum超高清论坛组织成立,此外2016年由内容创作者、分销商、硬件制造商组成的UHD Alliance行业联盟看,发布了“Ultra HD Premium”规范,定义了:

分辨率:4K(3840x2160)

色深:10bit

色域:90%DCI-P3

HDR:SMPTE ST2084

最小亮度对比度:max@1000nit [email protected](20000:1)或max@540nit [email protected](1080000:1)

▌厂商是否在虚标乱标?

那么市面上是否存在乱标、虚标呢?

有,也没有。

按照网上主流措辞,如果1920x1080算1K,那么2560x1440也只能是1.5K,而3840x2160反而成了2K...这个惯性思路反而是有问题的,要说虚标,其实是以前往低了虚标。

结果是意外的,以各大标准制定方、权威协会为准,1920x1080确实算2K,而2560x1440确实算2.5K,目前笔记本厂商为主导的宣传图,看似“夸大虚标”,实则是变“老实”了。

但这个2.5K也无标准可循,只是按照DCI的形式、作等比加法来表述,本质也是厂商们一厢情愿的叫法。

况且SMPTE也好、DCI也行、UHD也罢,不同标准叫法不同,不能互相约束,甚至国标GY/T 288-2014中把1920x1080和2048x1080给区分成了HD和2K...

而早年把2560x1440p称作2K,虽找不到源头,但大概率是营销措辞,且目前VESA也是这么叫的(1080P则只被称作FHD)。

但对于把3840x1080超长带鱼屏称作“准4K”,很大程度上有混淆视听、迷惑消费者之嫌,而影视拍摄行业,则是用“分辨率+画幅裁切比例”的方式,按这种叫法则可以称作“4K 21:9”。

命名的差异,很大程度是因为标准的混乱,各家有各家的想法。

更蛋疼的是,即便DCI 4K电影本身拍摄横向分辨率为4096,但制作发行横坐标却是3840,厂商都是直接进行缩放的...

这会带来高频信息损失/混叠,甚至连监看都不是点对点,因为UHD不包括4096,没法调母版。

▌总结

对于常规电视、桌面显示器,纵向高度比例变化很少,趋势是越变越宽的“横向发展”,所以从高度上描述“p值”更具参考性。

而基于横向的“K值”,虽然说法没毛病,但失去了“推断PPI”的附加效果,变成了一纸空文,感知不强了。

要知道分辨率才是根本,在系统100%比例渲染下,哪怕3440x1440的21:9带鱼屏,显示的内容量也没有3840x2160的16:9普屏多。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的Retina标准基于“面板PPI+视觉角分量”衡量的基础,在高像素密度下,iPad的4:3屏显示的画面内容,确实比手机等小型设备多。

现阶段由于新老用词冲突,买之前必须多留个心眼,把具体多少分辨率看清楚,再代入对应的屏幕尺寸/比例,大致估算一下PPI,再考虑别的方面也不迟。

喜欢我们的推送别忘了点一个

或者赞赏一下

我们下期再见啦!

参考&引用:

2K分辨率 en.wikipedia.org/wiki/2K_resolution

16:9比例 en.wikipedia.org/wiki/16:9_aspect_ratio

HDTV高清电视 en.wikipedia.org/wiki/High-definition_television

UHDTV超高清电视 en.wikipedia.org/wiki/Ultra-high-definition_television

欧盟16:9计划 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LEGISSUM:l24103c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