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22年万历表 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

2023-08-17 04: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明神宗万历皇帝名朱翊钧,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明穆宗隆庆皇帝第三子,母贵妃李氏原为裕邸宫女。因前二世子夭折,隆庆二年(1568年),朱翊钧被册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即皇帝位,改元万历。   万历初年,得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张居正一方面指导万历帝读书,为他安排周详的课程,选拔有素养的大臣主持教学,培养其治国安邦的本领;另一方面就是辅政。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饬,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使边境晏然。万历初年呈现出明代中叶以来最好形势。   张居正去官之后,万历帝独掌政权,却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他怠于临政,废除经筵,朝夕宴饮,甚至郊庙祭祀都委人代行,终日沉湎酒色之中   万历帝是个贪婪的君主,他和皇室大肆侵占土地,以采木、烧造、织造、采办为名搜刮民财。万历十九年(1591年),仅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就达23万多件。他派遣宦官为矿监税使,盘剥工商,引发了百姓的抗税斗争。万历帝又废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黩货、臣下贪污、党争激烈的状况。   万历皇帝的腐败招致国库空虚,边关危机。对明王朝形成最大威胁的是东北后金的崛起。满洲建州左卫指挥努尔哈赤袭其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也之职,多次朝贡万历皇帝,取得其信任,官至龙虎将军。努尔哈赤以30年时间统一了满洲女真各部落,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形成了与明王朝相对立的地方政权。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声称为祖、父报仇,率先向明王朝进攻。万历皇帝起用熊廷弼经略辽东,但熊廷弼在朝内受到昏庸官僚的排挤,加之内库金银屯积,又加派辽饷,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明王朝灭亡的危机已然形成,是以后人评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廿一日朱翊钧死于弘德殿,年58岁,葬在他生前耗银八百万两修建的北京昌平定陵。谥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明代内阁首席大学士的称谓。为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明初废除历史上的丞相制度,另设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成祖即位后,令品级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称内阁。仁宗以后,内阁权位渐重,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实际掌握宰相权力,称入阁预机务,而内阁领班大学士即称内阁首辅、首相。明代始设的中央机关。清代内阁系由关外时期的内三院所改,至康熙九年(1670年)始成定制,名义上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赞襄庶政,办理章疏等,但由于清代先后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权力机关,大大削弱了其实际预政的功能。张居正(1525—1582 年),字叔大,湖北江陵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初官编修,后迁右中允,领国子监司业。张居正精通经史,学识渊博,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裕王(即穆宗朱载垕)府日讲官,得穆宗赏识。万历即位,张居正为辅政大臣之一。在慈圣皇太后的支持下,他一面为万历讲解经史,一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治理国家,使万历初年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但张居正骄傲偏恣,高不知危,日渐失去神宗信任。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死后,被万历夺其官阶,籍没家产。              戚继光(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历任指挥佥事、参将、总兵官,为平息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之乱奋战10余年,作出了积极贡献。后被张居正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前后达16年,为加强北方边防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经筵是文学侍从之臣为皇帝讲读经史的活动,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和八月举行。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军事编制单位。五代时的后唐已有此编制,即营的组织。至宋代,指挥成为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军事编制单位。军队的屯戍和调动往往打乱军与厢的编制而以指挥为基本军事单位,额定兵员500人。宋代指挥的统兵官为指挥使与副指挥使。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12-13世纪时,曾建立统治中国北方达百余年的金朝,15、16世纪时以不同的姓氏分散生活于中国东北,后由努尔哈赤统一,由皇太极将女真族改为满洲。             所谓告天“七大恨”为努尔哈赤进攻明朝的“宣言书”。其内容为: 第一恨,明军杀害努尔哈赤父祖。 第二恨,明朝对待建州与海西四部不公。 第三恨,明朝地方官不守界约。 第四恨,明朝偏袒叶赫,压抑建州。 第五恨,叶赫老女毁约改聘,乃为建州耻辱。 第六恨,明朝强占建州土地。 第七恨,明朝地方官百般欺辱建州。 努尔哈赤以此激起女真全族对明朝的仇恨。自努尔哈赤至皇太极,每次对明用兵均散发此种文告,向汉人宣示其用兵是被迫所致。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尚藏有崇祯三年(天聪四年, 1630年)皇太极进攻永平(今河北卢龙县)时对当地汉人进行宣谕的木刻揭榜。熊廷弼(1569或1573—1625年),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字飞百。万历进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任辽东经略。他以“洒一腔之血于朝廷,付七尺之躯于边塞”的壮志雄心,招集流亡,整肃军纪,严格训练,核实军武,按劾将吏,由此军威复振,人心复固。在他经略辽东的一年间,后金不敢轻举妄动。熹宗即位后,听信谗言,不辨是非,即位后不到一个月,便免去熊廷弼职务。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沈阳失守,辽河以西军民纷纷逃亡,辽东局势十分危急,熊廷弼再次被起用经略辽东。他审时度势,提出三方布置策。主张积极防守,伺机反攻。巡抚王化贞反对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主张分兵把守,全力进攻。天启二年(1622年),王化贞兵败,广宁失守,熊廷弼竟因此受到攻击,昏聩的明熹宗将其下刑部大狱。天启五年(1625年),在阉党一再蛊惑下,他被冤杀。                库金,亦称织金,南京“云锦”中的提花丝织品种之一。在织造匹缎材料时全部用金线织造显花,为清代御用贡品,因入藏宫廷内务府缎库而得“库金”之名。亦有纹饰全用银线织成的疋料,称之为“库银”,与库金同属一类品种。        新嗣皇帝为已逝皇帝所上牌位之号称庙号,一般开国之帝称“祖”,后世有德之帝称“宗”。             TAG标签耗时:0.064742088317871 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