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餐饮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21年安全工作总结 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餐饮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餐饮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2024-04-25 11: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根据市局《关于转发的通知》(汴市监办[2020]243号)文件要求,我局在市局和区政府的领导下做了相关餐饮业整顿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要求,以落实《食品安全法》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普遍需求为核心,以保障食品安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为关键,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新监管理念与监管方式,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坚决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强化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持续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进“6S”规范执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二、重点工作

结合辖区实际,我局第一时间积极行动,印发指导文件并组织各监管所进行文件精神学习与研讨,对后续工作进行责任划分,大致将重点工作分为以下三项:

(一)严格的监管,压实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

督促各餐饮服务提供者完善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操作过程标准化管理制度等,确保原料来源可靠可追溯、经营行为可查可控;重点指导提升各规模饭店后厨、仓库卫生状况与规范管理;强化餐饮具自洗自消环节监管以及购进已消毒餐饮具渠道监管,并对辖区餐饮具开展随机抽样检测;对辖区所有门店建立监管人员责任体系,做到片片有人管、店店有人抓,不留死角。大力推行“6S”管理先进经验,严格执行禁止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相关规定,坚决处置违法经营野生动物菜肴;在监管人员有限的基础上,对示范街、示范店进行一对一帮扶提升,积极推进示范带动工作;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对小餐饮单位进行开放式或透明橱窗式厨房改造,实现“明厨亮灶”,提升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二)抓重点,治难点,全面提升食安氛围

鼓楼区作为特色商业区有着城乡区域跨度大、餐饮店种类繁多、外卖行业热度偏高、小餐饮分布广且位置偏僻等特点,我局执法人员抓重点、治难点,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对应措施。一是加大巡查力度与广度,对辖区大街小巷结合日常监管进行了地毯式摸排,指导商户学习规范经营相关要求,督促其证照齐全、制度落实合格、票据管理规范;二是对重点门店进行专项检查,特别是中大型饭店、外卖专供饭店、茶饮店等风险相对较高经营单位,严格按照各法律法规和检查标准逐项进行核查;三是多次约谈和指导外卖服务站负责人,加大对外卖员的培训与健康管理,同时联合相关单位,对辖区内美团公司进行指导,督促其严格执行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查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定期收集辖区入网餐饮商户名单,对其经营行为进行随机抽查;四是深入开展“小餐饮”单位整治提升工作,坚决取缔违法违规单位,大力规范提升并因材施教一批经营单位,统一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量化信息制度公示牌对量化等级公示,严格把食品相关制度的落实。五是坚持问题导向,严肃处理投诉举报、不合格食品抽检处置、疫情防控通报等多渠道问题处理,截至目前共计抽检1100批次,不合格16个,立案5起,均已办结,罚款18500元;办理疫情通报交办单和督查通报7件;处理相关投诉举报117起,现已办结112起。用实际行动捍卫鼓楼食安,用文明执法彰显市监风采。

(三)紧扣“智慧监管”发展趋势

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对小餐饮单位进行开放式或透明橱窗式厨房改造,实现“明厨亮灶”,对中大型饭店及校园食堂、养老机构食堂进行指导,逐步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分发食品安全宣传册、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等,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提升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我局监管人员也有效利用“豫食考核APP”、舌尖安全网等平台,以及舆论监督、群众投诉等渠道对辖区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与跟进;同时鼓励执法人员、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自学,让监管者更专业,让从业者更懂行,从而提升整体食安规范标准。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明厨亮灶”推进难,希望可以有政策支持或资金支持;

(二)巩卫创文部分检查标准无法律依据;

(三)基层监管力量薄弱,执法管理人员质量良莠不齐,区财政无法保障人员薪资发放;

(四)小餐饮店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学习能力有限,提升较难。

(五)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关注度不高,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月11月4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