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年最具代表性十大手机,谁是才是年度机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21年千元机皇 盘点2020年最具代表性十大手机,谁是才是年度机皇?

盘点2020年最具代表性十大手机,谁是才是年度机皇?

2023-07-14 22: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是年终系列策划的第四期也是最后一期,前三期我们分别盘点了2020年市场趋势、手机技术发展和市场大事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可能都有些宏观了,那我们今天就从微观层面——年度手机,来回顾一下2020这一年。

怎样定义年度手机?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标准,而我们在选择今年的年度手机时,不同于以往的年终评奖或购买指导,而是通过这部手机,能看到什么样的技术发展,手机厂商及行业趋势动向。

这也意味着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明年手机市场的走向,对大家明年的购机准备或许也能提供一些帮助。此外,在回顾这些年度手机时,其实也是在重新回头来看这一年手机行业走过的路。

所以,下面我就根据这些手机诞生的时间先后,让整个2020年的手机市场变化在我们脑中再度闪回吧。

小米10 Pro

发布时间:2月13日

2020年第一款对小米,乃至整个手机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的手机,非小米10 Pro莫属。作为疫情严重时期,国内手机市场的首场重磅发布会,小米10系列的发布无疑还有着"破冰"之意。而小米也在这个特殊时期,顶住压力,带着小米10系列尤其是小米10 Pro正式冲击高端,其中饱含的艰辛也是可想而知的。

而从年初的小米10 Pro上,我们基本也看到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小米高端旗舰手机的整个轮廓。在这个轮廓内,专业化的屏幕、影像突破、最新快充技术的首发,以及如震感反馈、自动亮度调节、扬声器等细节体验层面的进一步打磨等,核心处理器反倒是最没悬念的。

凭借小米10 Pro,小米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高端之路——产品高端化不等于价格高端化,极致的产品体验才是高端化的根本。小米的高端之路就是不惜代价做好产品极致体验。

三星Galaxy Z Flip

发布时间:2月27日

当我们以为折叠屏手机只有左右对折一种方案时,三星Galaxy Z Flip的出现无疑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年的折叠屏手机中,我们选择了三星Galaxy Z Flip作为年度代表机型。

三星无疑是折叠屏手机的先行者,当然,三星同时作为屏幕厂商,在折叠屏手机的发展方面必然掌握着更高的话语权。因此我们也希望三星折叠屏手机除了用作展示屏幕折叠方案之外,在折叠屏体验和功能应用场景方面能够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竖折叠形态的Galaxy Z Flip正可以看作是对折叠屏手机场景的一种新探索和尝试。在此之外,目前折叠屏手机依然存在的问题,如折痕、脆弱等,就留待2021年更进一步的表现了。

OPPO Find X2 Pro

发布时间:3月6日

OPPO Find X2 Pro的到来是继小米之后,又一国产厂商的高端之作。除了产品本身特性之外,我们觉得OPPO Find X2 Pro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越来越多国产手机厂商能够有底气对更高端市场发起挑战,这无疑是一件值得人欣慰的事。

落到产品层面,OPPO Find X2 Pro的到来揭开了今年国产手机屏幕跃升的序幕,超2K+分辨率,120Hz高刷,对每块屏幕出厂校准,DisPlay Mate A+评级,目前仍可说是国产手机屏幕标杆。除此以外,OPPO Find X2 Pro的定制大底传感器同样是洞察了今年手机影像发展趋势,定制大底传感器已成了今年国产高端旗舰手机的标配。

vivo X50 Pro+

发布时间:6月1日

明天之前(X60系列明天发布),它还是vivo最好的拍照手机,也应该是今年最好的拍照手机之一。此外,能作为年度手机代表,更主要的是,在X50 Pro+这款手机上,我们不仅看到了vivo的变化,也由此引出了手机市场竞争现状的转变。

vivo X50 Pro+除了搭载微云台技术之外,还采用了vivo向三星定制的大底传感器GN1,由此vivo和三星的暧昧关系也可见一斑了。无论是从手机行业同质化角度,还是供应链话语权的博弈,vivo显然都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2020年vivo加大了和三星各方面的合作。vivo这种主动跳出原有舒适圈的做法或许会是明年国产手机厂商增强竞争力的一种常态。

小米10至尊纪念版

发布时间:8月11日

小米10至尊纪念版并不能完全算作小米10系列,就像我们在该机的评测里所说,它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款全新的小米手机。

它和年初的小米10 Pro的主要区别是,小米10至尊纪念版是小米在硬件堆料和技术研发实力的全方位展示。

在技术实力方面,小米10至尊纪念版全球首发了120W快充技术,今年可以说是手机快充之年,充电功率包括氮化镓等电器材质的进步都是飞跃式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可以说是完美总结了这一技术发展。同样小米也带来了自己的独家定制大底CMOS,进一步展示自身影像实力。

简单来说,小米10至尊纪念版再次向业界证明,小米进军高端旗舰市场并不是只有一副空架子。

中兴天机Axon A20

发布时间:9月1日

不可否认,中兴手机的存在感已越来越低,而这款中兴天机Axon A20能进入十大年度手机之列,必然因为它有什么过人的才华,没错,就是首款屏下摄像头手机。

屏下摄像头概念在行业内已谈了两三年,但直到中兴天机Axon A20,市场才真正有了量产产品问世,不论它的市场表现如何,这都足以让它进入我们的年度盘点之列了。

在它之前,屏下摄像头还停留在概念验证和技术演示的阶段,而中兴天机Axon A20的面市才让我们有了一窥屏下摄像头真实体验和效果的机会。其实没什么悬念,目前来说,屏下摄像头技术依然存在瓶颈,如摄像头区域的显示效果差异、成像画质衰减的问题。但坦白说,是否能够接受,不是产品工程师或我们说了算,而是把它交给市场和消费者来定夺,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兴天机Axon A20已经做到了。

iPhone 12 Pro Max

发布时间:10月14日

今年的年度机型怎么可能没有苹果手机呢?而四款iPhone 12当中,最顶端的iPhone 12 Pro Max显然是最具代表性的,它独占了苹果最好的后置四摄模组、传感器位移防抖,同时也是目前为止屏幕最大的iPhone。

不仅如此,整个iPhone 12 Pro系列依然代表了今年智能手机的顶尖水准,A14仿生处理器、突破性的Apple ProRAW照片格式、杜比视界HDR视频拍摄,还有创新的MagSafe磁吸式无线充电等等。

当然,正是这些方面的进步也放大了iPhone其他地方的不足,如高刷新率和快充的缺失,但苹果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不会因竞争对手而改变对自身产品路线的规划。只有苹果自己认为时机成熟了,才会推向市场。

OnePlus 8T

发布时间: 10月15日

很有意思的是,一加带T系列的手机发布时间常常跟iPhone"撞车",而紧接着iPhone 12系列到来的OnePlus 8T在市场层面显然没有iPhone"重磅"。不过,不能否定的是,OnePlus 8T的在一些消费者心目中的也很重要,对一加来说,OnePlus 8T的意义,或许并不亚于机皇OnePlus 8 Pro。

在前些天一加7岁生日时,刘作虎再次重申了一加将不止于"小而美",向更高、更广阔的未来冲刺前进的信心和决心,而这个冲锋号角显然就是OnePlus 8T来吹响的。在保持一加特质的同时,OnePlus 8T更愿意倾听用户声音,且提供了更为极致的性价比,这不仅是一加的改变,更是对明年性价比旗舰市场施放的一个信号——黑马将至。

华为Mate40 Pro+

发布时间:10月22日

今年的华为Mate40系列身上所带有的一丝悲情色彩,想必会成为很多人将它选入今年的年度手机的原因。

不过,除了以上这层意义之外,华为Mate40系列本身的重磅程度也足以让它成为年度机型了,而其中最高端的Mate40 Pro+显然是如今能够在同价位上跟iPhone 12 Pro系列对标的唯一代表了。

在华为Mate40 Pro+上,保持了处于第一身位的影像实力、高品质的工艺外观,还有领先的智能体验,比如支付级的面容识别、AI隔空操控、多屏协同等,当然更少不了麒麟9000处理器。

毋庸置疑的是,当其他国产手机品牌正在奋力冲击高端市场的时候,华为Mate系列早已在他们想要冲击的市场站稳脚跟。也许明年我们还是有望在高端市场再度见到Mate系列的身影。

Redmi Note 9 Pro

发布时间:11月26日

Redmi Note 9 Pro的上榜,意外吗?我觉得不用意外。Redmi今年发布了多款具有极致性价比的手机,但相比而言Note 9 Pro可能更能代表明年的手机市场趋势。

一方面,千元5G手机虽然说了整整一年,但能数得出来的并不多,1299元起和1599元起的Note 9 Pro的出现,算是真正拉开了千元5G手机的竞争大幕,相信明年这一价位段的市场竞争真正激烈起来。

此外,Redmi Note 9 Pro还有一项重要功能的下放,也就是一亿像素摄像头,不管是小米还是三星,对于手机高像素之路的野心都不只是放在高端旗舰市场,明年超高像素乃至一亿像素传感器会进一步在中低端手机上普及几乎已是可以断定的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选出的年度十大机型,盘点至此,年终系列策划完结,2020年也就结束了,它们是否跟你们心目中的年度机型相符呢?不管答案是什么或许已不重要,就在这两天,小米11、vivo X60系列等等继任者便会现身,2021年手机市场的全新篇章已经开启了。

机智猫专注数码科技,关注我,一起测新机、聊行业、学技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