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红场重逢,岁月留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988英语歌 【侧记】红场重逢,岁月留声

【侧记】红场重逢,岁月留声

2023-05-14 06: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华灯初上,歌声摇曳,余晖褪尽的红场尽是怀旧的情愫。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自瑶湖校区英语角去年10月重启之后,师大“英语角”来到它的发源地——青山湖校区,也将在此重启。这是一张流传了三十七载的校园文化名片,时光荏苒的它“昨日重现”,再次唤醒“师大人”的“集体记忆”。

 

音乐学院、软件学院的百名学生,与外教、外国语学院英语角志愿者、闻讯而来的各方英语爱好者汇集在这个四方广场——红场。学校团委、教务处、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软件学院的负责人、老师们,一起来到承载着“师大人”太多记忆的这块精神家园,还有一直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老领导傅修延也“闹中取静”地坐在红场边的长椅上,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夜幕初合,霓虹闪烁,暖场的英文歌曲将全场氛围点燃。在主持人的讲述下,同学们认真倾听师大英语角的发展历程。1986年,我校外语系85、86级几位常驻八一公园“英语角”的同学在当时精读课周洁老师的倡议下,在青山湖校区创立了师大“英语角”。每逢周四晚,来自各个高校、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层的英语爱好者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沉醉在夜幕下的“口语世界”里,红场英语角也因此成为南昌市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一批批老“师大人”在英语角交流学习、激情演说,碰撞思想、共同进步,从这里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在那个国门初开的岁月,红场上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既彰显着青春学子对外语知识的无限渴求,也承载着一代师大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2003年前后,受学校办学主体转移至瑶湖校区及各因素影响,红场英语角中断十数年。 2023年,因青山湖校区同学英语学习的需求,英语角重启,这是师大文化建设的一件盛事,也是青山湖校区青年学习的一件喜事。

“学好外国语言,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学校精心安排在五四青年节这天,重启英语角。随着英语角活动正式开始,受疫情影响沉寂几年的红场逐渐沸腾。同学们三三两两围成小圈,原本害羞的他们在英语角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也开始勇敢地开口交流、表达观点。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同学们沉浸其中,口语表达或流利或磕绊,却不影响他们交流的热情。“Try your best to say something!”一位指导老师拍拍某同学的肩膀,给予他鼓励的目光。软件学院2022级的徐加兴跃跃欲试:“感觉英语角很有意思,我想去找那位外教老师聊聊天,让他教我一些口语表达。”伴随着背景音乐的英文歌曲,越来越多同学被“英语角”的魅力吸引,同学们克服羞怯,融入英语交流的热烈气氛中。夜幕笼罩下,红场变成了欢声笑语的海洋。

 

外国语学院学习指导分中心负责人王老师将这次活动形容为英语角的“破冰”行动。她介绍,为了提高英语角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团队将英语角纳入第二课堂环节进行科学设计,中外教师通力合作,从活动主题、活动环节及效果检测,精心打造每周一期的英语口语训练活动。同时,分中心还培训了一批口语流利的学生志愿者来引导不善交流的学生积极参与,力求增强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在Trivia Night活动中,我们会举办答题比赛,题目的内容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现场气氛非常热烈,还会有各种奖品。”外国语学院2021级的段雨嫣希望瑶湖校区英语角的一些做法也能移植到青山湖校区。英语角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英语交流的机会,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互动交流、展示风采的平台。同学们在这里实践、历练,完善自我,也重塑自我,专注于提升自身本领,书写绚丽青春的时代篇章。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英语角)

月明星稀,凉风习习。晚上八点的英语角仍然热闹,青年人的语调依旧高昂。指挥塔楼的砖瓦见证着青山湖校区的历史,红场旁的草木倾听着一代代师大学子的青春之声……

 

本网记者:万森林  张若暄 高哲然

摄影:黄志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