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大家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930年北京大学 红色故事大家讲

红色故事大家讲

2023-12-20 04: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七直管部职员

云南人民解放的领路人

—王德三

这里是红色故事大家讲,大家好我是第七直管部的付巍。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中共云南第一任省委书记王德三。

王德三,1898年7月生于祥云县下川坝王家庄一个耕读世家。1919年,王德三到昆明成德中学求学,这期间他阅读了大哥王复生从北京寄来的《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接受新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昆明爱国学生和社会各界声援北京五四运动的活动。王德三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中国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出了中国“不能自立而依人图存者,鲜能得美满之结果”的感叹。从此,王德三开始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踏上救国救民的漫漫征程。

1920年,王德三毅然奔赴向往已久的“五四”运动发源地北京求学,经过一年补习,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北京大学是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园地,王德三在完成繁重学业的同时,努力探索民主科学的新思想,积极参加各种进步社团活动。随后,他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和组长王复生一起担任法文组的翻译工作。他还和王复生、王有德到北京郊区门头沟煤矿一带了解工人的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王德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2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的王德三受广东区委指派回到云南,成立了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王德三任特委书记。在王德三等中共云南党组织领导下,云南革命运动出现了新的形势。全省成立了统一的学生联合会、农民协会、妇女解放协会、工会等组织,同时,还派出中共党员到滇军中做士兵的工作,为以后党开展工运、农运和兵运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王德三根据云南地方军阀的实际状况,继续领导人民开展坚决的革命斗争。

1927年“八七”会议后,王德三组织召开特委扩大会议,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中共云南临时省委,王德三担任书记。按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中共云南省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铁路沿线,在蒙自、个旧厂矿和滇南农村继续坚持斗争,开展了深入工农的艰苦工作。

1930年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在中共云南省临委扩大会议上,王德三当选为书记,成为云南省第一任省委书记。在白色恐怖和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领导云南省各级党组织和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他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认真总结党在民族地区工作的经验教训,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启发少数民族兄弟的阶级觉悟。他针对滇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少数民族问题大纲》,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少数民族工作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动军队,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并发布了清查共产党密令。在处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王德三不得不准备亲自赴上海,向党汇报云南的情况。在王德三准备从滇西绕道缅甸辗转上海时,因叛徒出卖,在昆明西郊长坡不幸被捕。

1930年的最后一天,昆明上空乌云密布,寒风刺骨。在凛冽的寒风中,4位被五花大绑的革命者被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宪兵押赴刑场。一路上,他们面向围观的群众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并高呼:“共产党万岁!”沿途观看的人群被他们这种英勇顽强的气概所打动,都以同情和敬佩的目光默送着他们。出了昆明城北门十多步,刽子手们停下来,一阵枪响过后,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和他的3位战友李国柱、吴澄、张经辰倒在了血泊中。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王德三不为所动,临刑前,他给父亲留下了一份洋洋万言的《狱中遗书》,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被深深震撼。王德三在遗书中一开头就对父亲说:“你的儿子是人世上最刚强、有志气的人。他只知道人类,只知道社会,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习气,是个钢铁一般的硬汉。”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自我评价。

他在遗书中对父亲说:“儿所做的事情,是反对官府的,这是主义上的事情,私人不有什么仇气。”他还说:“儿自信没有做了什么对不起父亲,对不起人类的事情,儿非病死短命,是被人压迫去成仁就义。”“古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儿已处此境地,如果要偷生苟活,那就要做出些无廉耻的事情,那时,你儿子又有什么脸在人世上?天下人听见云南就要骂王懋mào廷是个无耻的人;云南人提着王字,就要指着祥云县说些不好听的话!儿现时只有拿定主张,把身子献给人类了!”

王德三的妻子马冰清,是滇东北第一位妇女解放协会会长、第一位团支部书记。1930年4月,因叛徒出卖,怀有身孕的马冰清被捕入狱,受尽百般折磨,但她坚贞不屈、沉着应对,以钢铁般的意志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严守住了和王德三的关系及党的机密。1930年秋,马冰清在狱中生下她和王德三唯一的孩子。

在遗书中,王德三也表达了对家庭的挚爱,想到年幼的儿子和即将守寡的妻子,王德三肝肠寸断。她写下了与爱人最忠贞的誓言、最浪漫的情书、最动情的诀别:“儿最不放心的,就是那热爱难舍的媳妇,她为儿受尽一切人世的苦难。生别已急得她吐血,当她知道儿的消息,不知如何情境?”“我们的甜蜜生活,每一秒钟都引起她和我的深刻印象!我常同她说深情的话,计较到一言半语,引起她的多心,她一定会饶恕我!我爱到她的每一根头发!”

为了党的伟大事业,王德三舍弃了自己的家庭,从这份《狱中遗书》中可以感受到一位共产主义者的崇高精神和理想情操跃然于纸上,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来源:网络)

编 者 按

王德三是云南人民解放之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祥云人民的骄傲、是云南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精神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他的英名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供稿单位/部门:第七直管部

主讲人:付巍 责编:张连波

审核:李方圆

( 微信公众号 ) ( 公司网站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