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时尚盘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900年英国服饰 年代时尚盘点

年代时尚盘点

2024-06-18 19: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时,流行于1920s的直筒型衣着和中性风格被女性厌倦,凸显女性腰身的剪裁再次回到历史的舞台,不断被下降的腰线又重新回到了腰部。优雅、浪漫、雅致是当时社会流行的服装款式。

电影《Café Society咖啡公社》就是以1930s为时代背景,女主角蓬松的短卷发,Blake Lively简单优雅的收腰连衣裙,都是3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穿着,也是1930s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Café Society咖啡公社》

同时,由于经济的捉襟见肘,女性开始自己在家做衣服、改衣服。裙子的长度也被拉长至小腿中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低的位置。

而且20年代流行的短裙,下摆加入了绸缎边、皮草等装饰,长度加长既可以保暖,又可以省去购买新衣服的钱,是当时非常普遍的做法。

小配件的流行

没有了经济上的支撑来购买新的服装,用于装饰自己的小配件开始受欢迎起来。帽子在30年代依然火热,除去之前大肆流行的钟形帽,可以露出额头的贝雷帽又成为了女性出街的必备单品。

电影《雌雄大盗》中,女主角邦尼身穿短袖针织衫,头戴贝雷帽就是当时的经典造型。贝雷帽拥有简单的廓形,去掉夸张与繁复的修饰,简单的美感就是当时大家追求的时尚态度。

《雌雄大盗》

在当时,头巾也成为了女性衣橱的时髦单品,轻薄飘逸的材质,不仅可以用来当作发饰还能固定头发,让优雅的女性造型得以体现。

可以体现雅致女性的小配件还有手套,抛开奢华外形,女性开始重视舒适度和实用性。当时的手套拥有简单朴素的设计,以及应对不同场合而变化的长度。晚宴的手套长至手肘,平日的手套则是到手腕,或者是到小臂的长度。

来到30年代后期,由于新型材质尼龙纤维的诞生,贴身薄透的尼龙丝袜取代了松垮的长袜,掀起了女性争抢的狂潮。

小腿上的线缝被看作是时髦性感的标志,没有钱购买丝袜的女性就用笔画出一道黑线,来追赶当时的丝袜风尚。

“象蛛丝一样细,象钢丝一样强,象绢丝一样美”这句话也常常被大家用来形容穿着丝袜的感受。

露背装与bra的盛行

越是经济的不景气,人们越是要为自己的生活寻找到一个出口,摒弃了20年代的中性风装扮,为了凸显女性身材的美感,“暴露”的服装不再成为女性的禁忌。

1930s初期,美国发明了新型乳胶材料,之前的紧身胸衣被取代,换上了舒服的新型胸衣,还发明了专为身材丰满的女性而设计的款式,让胸部找到了更好的支撑。但是由于经济低迷,金属材质匮乏,当时的文胸是没有钢圈的。

在当时,美国好莱坞有一条审查规定:女演员服装前面不得有任何开衩的暴露。于是,露背的晚宴装成为了30s最重要的突破与创新。

这种强调女性颈部与背部线条的服装,甚至是后面低至腰线的设计,再一次将优雅、浪漫的时尚风浪推向高潮,露出背部线条更是被看作是美感和性感的象征。

《VOGUE》1934年1月刊内页

代表人物、设计师以及品牌

开启戏服设计的Coco Chanel

在20年代掀起女装男性化风潮的Coco Chanel,来到30年代锋芒依然不减。当时正直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为了逃避现实的残酷,开始在电影中寻求暂时的安慰。

法国的设计师更是洞悉到,时尚在电影业中的商业价值,其中就包括时尚先驱香奈儿女士,她与美国著名电影制作公司United Artists联美合作,开启了为电影设计戏服的先河。

小黑裙的风靡让香奈儿的风格得到永存,之后她又设计了轰动时尚圈的白色晚礼服。时至今日,白色礼服都是高级时装的一个大分支。

香奈儿的高级白色礼服,采用光亮的缎面材质,结合贴身的剪裁,将身体的线条凸显得淋漓尽致。

当时就有人评价说:“白色晚装把时装设计的真情、单纯、典雅抛弃得一干二净,但是却带来了一个新的特征,那就是炫目耀眼。”

艺术设计师 Elsa Schiaparelli

出身自罗马名门的Elsa Schiaparelli艾尔萨·夏帕瑞丽,是30年代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她带来的时尚热潮足以与Coco Chanel相抗衡。

不同于其他同时代的设计师,平日里与萨尔瓦多·达利、毕加索等现代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私交甚好的Schiaparelli,超梦幻的女装设计是她的主旋律,并且将超现实主义艺术元素融入其中。Skeleton dress骨架裙,Lobster Dress龙虾裙,Tears Dress眼泪裙等,都是她惊艳时尚圈的传世之作。

从左至右依次为:骨架裙,龙虾裙,眼泪裙

初看夏帕瑞丽的服装,会觉得有点怪异,但完全区别于市面上的其他女装。如此独树一帜的设计得到了贵妇们的喜爱,拥有高度的标识性,也不用担心会撞衫。

1930s,Schiaparelli Design in BAZAAR

为时尚带来新风尚的夏帕瑞丽主张“不是人穿衣服,而是衣服挑人”的服装理念,也是她将普通的拉链推进时尚的围栏,将拉链染上与衣服同样色的颜色,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斜裁法”创始人Madeleine Vionnet

30年代最著名的“斜裁法”正是出自设计师Madeleine Vionnet玛德琳·薇欧奈之手。她以古希腊的悬垂式女装为创作灵感,采用更加立体精简的剪裁,让女性颈部、腰部和臀部的线条自然流露,正如她所言,“服装就是‘肉体’,而不是其他”。

薇欧奈大量使用天鹅绒、尼龙、横罗绉缎等材质,加上简单的长裙开叉,自然地垂坠感,让女性行走时展现婀娜身姿,优雅迷人的古典女神风格受到当时女性的青睐。

《Vogue》杂志曾在1934年对这种有着修长廓形的裙装作过如下评论:“这些裙装既长又修身,且下摆如花朵般绽放,使得穿着者显得又高又苗条,像芦苇一样”。可以看出,希腊女神的造型是当时不可或缺的流行风尚。

英美运动休闲风的狂潮

在经济低迷和股市颓软的30年代,人们开始通过户外项目来寻求生活的乐趣,将时尚与运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930年英国成立了女性健康与美丽联盟,大量涌现了徒步俱乐部、登山俱乐部等专业型的户外运动俱乐部。

为了更加方便地进行户外运动,短裤、太阳镜、露肩运动服装等,开始成为女性的首选。参加室外运动也成为流行趋势的一部分,同样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和英国情况略有不同,美国的时装产业依靠生产大众成衣和休闲运动服而崛起,并一举成为成衣制造市场的领跑者,当时的服装批发贸易是当时纽约的第一大产业。

其中,作为“美国文化”标志的牛仔裤,就是在30年代流行起来的。在30年代以前,牛仔裤被称为overall工装裤。

来到经济大萧条的30年代中期,西部牧场主人为了填补经济萧条带来的损失,将牧场改成度假旅馆。之后西部的牛仔风格就此传播开来,牛仔裤也随之进入了流行服饰之列,成为了时髦的标志。

30年代虽然是在经济危机与二战的夹缝中发展,看似逼仄紧张的社会环境,但使人们终于正视了自己的生活,放开奢华,去除不必要的繁杂,开始以乐观和理智的态度面对周遭的一切。

. . . . . . . .. END ... . . . .. . . . . .

本文由壹衿教研组整理归纳,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