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嫦娥”故事,领悟探月精神:嫦娥二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7605号小行星 聆听“嫦娥”故事,领悟探月精神:嫦娥二号

聆听“嫦娥”故事,领悟探月精神:嫦娥二号

2024-01-21 07: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替补”变“先锋”,“承前”兼“启后”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受控撞月,圆满地完成了探月工程一期的工程目标和探测任务。中国航天人向来规划先行,提前论证,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不久便开始了嫦娥二号适用方案论证。考虑到探月二期工程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和实施难度大,国防科工局决定将嫦娥一号的备份星改造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以试验验证嫦娥三号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为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积累经验。2007年12月,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嫦娥二号适用方案论证。

  2008年2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

  2008年6月,国防科工局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将嫦娥二号确定为工程二期的先导星。

  与嫦娥一号任务相比,按照最初的设计与规划,嫦娥二号有6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一是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奔月时间缩短为5天。二是试验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测控体制。三是验证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技术。四是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五是试验全新的着陆相机,数据传输能力大幅提高。六是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任务要在技术上实现多项新的突破,在许多关键技术方面都要进行原始创新,任务更加艰巨,风险性更大,工程各系统和全体参研人员正在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开展工作,力争圆满完成任务。”嫦娥二号承载着新的使命,崭新启航。

  经过两年多的日夜奋战,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

  星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0月9日,实现环月飞行;10月27日至29日,完成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局部区域成像;11月2日,嫦娥二号卫星完成首次对虹湾地区成像,返回100km圆轨道;11月8日,温家宝总理为嫦娥二号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2010年12月,庆祝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召开。

  造访“L2”,深空会“战神”

  随着嫦娥二号既定科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嫦娥”的“归宿”再次成为全社

  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实现零窗口发射,火箭、卫星的高精度轨道控制,使星上剩余燃料充足,全系统状态正常稳定。吴伟仁回忆,当时专家们的建议主要有三种:一是让嫦娥返回地球轨道附近;二是撞向月球为嫦娥三号落月积累经验和数据;三是远赴深空,开展拓展性试验。2011年1月18日,时任国防科工局局长、嫦娥二号任务总指挥陈求发主持召开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综合权衡卫星状态、燃料剩余、测控通信能力、技术试验与科学探测价值等因素,最终选择了最具风险也最具价值的方案——开展拓展试验。

  2011年4月下旬至5月底,开展了补拍月球南北两极,再次对嫦娥三号预

  选着陆区进行高清晰成像亮相。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受控飞离月球,奔向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精确飞抵L2点并进入环绕轨道,标志着三项拓展试验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继欧空局和美国之后第三个造访L2点的国家。在L2点10个月的科学探测,获得了地球远磁尾离子能谱、太阳耀斑爆发和宇宙伽马爆的大量科学数据。

  嫦娥二号拓展试验的成功实施,实现了我国航天从38万公里到150万公里的跨越,创造了我国航天乃至国际航天的多个“第一”:国际第一次获得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立体影像图,第一次从月球轨道出发探测拉格朗日点;实现我国第一次对月球以远的太空进行探测,第一次开展拉格朗日点转移轨道和使命轨道的设计和控制,并实现了150-170万公里远距离测控通信。

  2012年3月,嫦娥二号环绕L2点飞行200余天,全面完成了拓展任务工程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要最大限度发挥嫦娥二号潜力。再拓展试验要创新,要有中国特色,再提升一个高度。”陈求发强调。

  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嫦娥二号卫星受控进入飞往小行星的轨道。12月13日,嫦娥二号实现对图塔蒂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小行星的飞越探测。至此,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

  创新引领梦想,拼搏凝聚精神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探月

  工程源于创新,又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探月工程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给这次发射任务打满分”。

  从备份星到先导星,从月球探测卫星到太阳系人造小行星,嫦娥二号不断华

  丽蜕变,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喜。国外媒体和航天专家评述说,嫦娥二号把潜力发挥到了极致,使中国深空探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嫦娥二号的成功实施,继续酝酿与不断丰富着“探月精神”。追逐梦想,是对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和建设航天强国伟大目标的不懈追求,牵引着航天人孜孜不倦的奋斗在月球与深空探测事业的岗位上,使嫦娥二号任务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创造新的奇迹。勇于探索,嫦娥二号任务中,面对极具挑战的探月工程和任重道远的深空探测事业的勇敢尝试,“嫦娥”团队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一次次刷新我国航天史上的诸多“第一”。协同攻坚,是国防科工局牵头,各大系统与协作单位数万科技人员深入论证方案,严谨实施工程的体现,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新老传承、集智攻关的成果。合作共赢,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共使一股劲,团结奋进的大协作精神。嫦娥二号任务实施过程中凝聚和秉承的伟大精神与优良作风,确保了工程安全有序、协调顺畅地展开和实施。

  宇宙空间奥秘无限,航天事业征途漫漫,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以月球探测为起步的深空探测工程,集成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高精尖技术成果。嫦娥二号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研发、制造、应用能力和水平的跃升,突破了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后续探月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技术积累和人才保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