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国内外ADC及XDC药物研发现状最新梳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共有156款ADC药物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其中11款处于临床III期阶段,多数处于临床I期阶段。其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26药企什么意思 近半年国内外ADC及XDC药物研发现状最新梳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共有156款ADC药物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其中11款处于临床III期阶段,多数处于临床I期阶段。其中... 

近半年国内外ADC及XDC药物研发现状最新梳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共有156款ADC药物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其中11款处于临床III期阶段,多数处于临床I期阶段。其中... 

2023-11-13 0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商图药讯,(https://xueqiu.com/5836195720/209660177)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共有156款ADC药物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其中11款处于临床III期阶段,多数处于临床I期阶段。其中,我国目前共有38款ADC药物,多数仍然处于临床I期和临床前阶段。

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超过10款ADC药物获批。罗氏、阿斯利康、第一三共、Seagen等企业均有产品上市,并且仍有较为丰富的在研产品布局。国内企业方面,除了恒瑞、东曜药业等知名大型制药公司布局ADC领域外,荣昌生物、乐普生物、启德医药等生物技术公司正在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

以下做了近半年内的相关整理(按时间排序):

✦✦靶点

百力司康:EGFR

1月10日,CDE官网公示显示,百力司康生物递交了1类新药注射用BB-1705的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受理。

不久前美国时间 2021年12月22日,百力司康的肿瘤靶向创新药 BB-1705 一期临床试验申请(IND)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BB-1705 是继公司首个肿瘤靶向创新药 BB-1701 以来中美双报的第二款拥有全球权益的新型抗体偶联药(ADC),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定点偶联技术,使用上市药艾立布林作为毒素,以 EGFR 为靶点的这款 ADC,拥有广泛的潜在适应症市场。目前全球已上市的以 EGFR 为靶点的 ADC 药物只有在日本获批的光免疫疗法 Akalux,其余几款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同年4月,百力司康宣布B轮融资超4亿元,主要用于BB-1701项目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推进、产品线其他品种的临床前研究及注册申报和公司的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天士力:FRα

21年12月24日,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控股子公司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美国Sutro Biopharma独家许可,在区域内(即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独家开发、注册、商业化一种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抗体偶联药物,STRO-002目前在欧美进行针对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

第一三共:HER3

2021年12月23日,第一三共宣布,Patritumabderuxtecan(HER3-DXd)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HER3-DXd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的HER3靶向在研抗体偶联药物(ADC),用于接受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含铂疗法治疗时或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且发生EGFR突变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全球在研HER3 ADC项目极其稀少,Patritumab deruxtecan目前处于II期阶段,进度最为领先。目前,第一三共的ADC管线包括9款ADC药物,其中6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涉及多个癌种。

目前全球在研针对CLDN18.2的在研产品已经多达60个,涉及单/抗、ADC、CAR-T细胞疗法等多种技术领域。这一靶点赛道虽“拥挤”,却也引得各家药企前赴后继。虽基于相同靶点,却也都在积极寻求差计划技术路线与适应症突破。

科伦博泰:Claudin18.2

ADC领域知名药企科伦博泰开发的全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Claudin18.2的ADC药物--注射用SKB315(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在21年11月已获得NMPA临床试验通知书

截至该公告披露日,全球尚未有获批上市的同靶点ADC药物,目前同靶点单克隆抗体研发进度最领先的为安斯泰来的Claudin18.2单抗Zolbetuximab,处于胃和胃食管交界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康诺亚:Claudin 18.2

注于自身免疫和肿瘤免疫治疗前沿创新疗法的生物科技公司-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8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其核心产品之一CMG901项目为首个在中国及美国取得临床试验申请的Claudin 18.2 ADC药物,目前处于实体瘤I期试验中。

迈威生物:Nectin-4

2021年10月,迈威生物宣布其靶向Nectin-4的ADC 药物品种(研发代号:9MW2821)的临床试验申请正式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CDE) 的批准,可针对包括尿路上皮癌、乳腺癌、肺癌等多个实体瘤开展临床研究。这是国内企业同靶点药物中首个获准开展临床研究的品种,也是全球第二个获准开展临床研究的 Nectin-4 ADC 品种

该品种采用与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的 ADC 偶联技术,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连定点偶联技术连接子及优化的偶联工艺,实现定点修饰。

乐普生物:TF

乐普生物旗下美雅珂在研的MRG004A是国内首个TF靶向ADC药物,于2021年8月获得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MRG004A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TF ADC药物,其在美国的IND申请于今年2月已经获得FDA的批准,正在开展针对TF阳性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I期研究物。

全球范围内针对TF这一靶点的在研新药项目稀少,在研的TF ADC药物也仅有3款,中国目前公开披露的也只有乐普生物/美雅珂一家开发靶向TF的ADC药物。全球目前尚无任何靶向TF的药物获批上市,开发进度最快的是Genmab/ Seagen联合开发的tisotumabvedotin,同样也是一款抗体偶联药物。

新港生物/东曜药业:CD79b

国内以CD79b为靶点的ADC研发布局几近空白。新港生物作为新理念生物的全资子公司,基于后者特有的定点偶联技术(即特定药物/抗体比值)开发了NBT508。NBT508作为国内首个CD79b靶向新药,有望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该款在研新药由新港生物合作伙伴东曜药业支持共同开发,于21年7月公示启动I期临床试验。

齐鲁制药:MUC1

2021年,齐鲁制药与韩国生物技术公司Peptron宣布,已经就Peptron公司靶向MUC1的ADC候选产品PAb001-ADC达成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Peptron公司授予齐鲁制药MUC1 ADC的全球独家许可,以开发,制造,销售和商业化。

PAb001-ADC是一款靶向MUC1的ADC药物,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MUC1被认为是多种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的高潜力靶点,在多种癌症中过度表达,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

✦✦ADC偶联技术平台

Ambrx安博生物

安博生物(Ambrx)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在细胞内将非天然氨基酸定点整合到蛋白质肽链上的技术平台。公司致力于利用独有的遗传密码扩展技术开发新型的精准设计生物药。

目前,Ambrx的研发管线主要集中在 ADC 和免疫肿瘤偶联物上。最主要的ADC 候选药物是 ARX788(一款靶向HER2的 ADC)。该药物目前同时在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多个中心进行乳腺癌,胃癌和其他各种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去年6月,安博生物(Ambrx)宣布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总收益约为1.26亿美元。

映恩生物

映恩生物将自主研发的ADC平台与特定肿瘤靶点抗体相结合,不断从源头创新产品。其开发了包含DITAC,DIMAC和DISAC在内的多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ADC技术平台,其中DITAC技术平台,相比于目前国际领先的ADC技术平台,具有肿瘤靶向性药物释放更精准、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以及治疗窗口更宽等显著优势。

基于DITAC平台,目前映恩生物已有3个项目进入了IND阶段,首个ADC产品在13个月完成了从立项到IND申报获批。

去年5月,映恩生物宣布完成9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及产品授权引进。

启德医药

GQ1001是启德医药自主研发的定点偶联新一代抗体偶联(ADC)药物,目前在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 HER2+实体瘤。GQ1001是根据启德医药独特的连接酶催化偶联技术和拥有专利的开环连接子技术,通过毒素DM1与trastuzumab的定点特异性偶联产生的ADC。利用启德技术,GQ1001的稳定性和均质性显著提高,扩大了GQ1001的治疗窗口。

GQ1001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许可,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全球首个基于智能连续偶联工艺的新一代ADC药物在中国成功进入临床阶段

去年5月,启德医药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主要用于定点偶联的新一代ADC创新药物全球临床开发和新药产品管线拓展。

同宜医药

同宜医药独有双靶向XDC技术平台,目前共有三个平台包括BEST™技术平台C-PROTAC技术平台慢性病技术平台双靶向XDC技术可望克服多种具有良好活性的分子的成药性障碍,开创药物开发新途径。

目前公司多个管线项目都陆续步入全球开发阶段,其中首款PDC药物CBP-1008已经在全国十五家医院进行Ib期临床,并获美国FDA临床许可即将开展国际临床研究。CBP-1018也进入临床试验Ia阶段。

✦✦linker/payload

ADC药物开发的关键5要素:靶点、抗体、效应分子(payload)、linker、DAR值,这5个方面是ADC药物开发需要关注的重点,也是ADC药物开发的关键要素。

普方生物

专注ADC的生物药新贵普方生物,开发了提高亲水性的创新linker,可以大大提高与亲脂性有效载荷偶联的ADC的亲水性。

去年,普方生物获得了Synaffix开发的多种新型linker-payload技术的使用权,包括GlycoConnect™ 聚糖缀合和 HydraSpace™ 极性间隔技术,这两种技术都以优化ADC治疗特性(功效和安全性)而闻名。

同年7月,普方生物宣布完成5500多万美元的A轮融资,加速差异化抗体偶联药物开发。

齐鲁制药

2021年7月23日,齐鲁制药宣布,Vicineum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中国3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给药。

Vicineum是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这是一种局部给药的融合蛋白,是以肿瘤细胞表面的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抗原为靶点的人源化scFv免疫毒素。由齐鲁制药在2020年7月底与Sesen Bio达成一项独家授权协议而引进。

在美国和欧盟,Vicineum均在2005年被授予孤儿药资格、在2018年8月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FTD),用于治疗对BCG免疫治疗无效的NMIBC。

诺灵生物

诺灵生物的ADC技术为高分子linker的多弹头ADC是全球范围内少数几家掌握以聚-1-羟基甲基乙烯基羟基甲基缩甲醛(PHF)为代表的高分子linker偶联技术的公司之一,具备全球领先性的稀缺核心技术。

去年4月,华东医药(000963)宣布增资入股诺灵生物。其中,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出资1500万元,华东医药参与设立的医药产业基金“福广鸿信”出资200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美华东和福广鸿信分别持有诺灵生物4.4776 % 和5.9702 %股权,同时截至2026年之前华东医药享有诺灵生物产品优先受让权。

宜联生物

Linker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ADC药物的成药性与临床研究的成功与否。

ADC行业黑马宜联生物开发了最新的第四代ADC技术:高DAR值、中低毒素的技术路线。其研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偶联技术,从而实现高 DAR(偶联率)值均一性稳定的同时,进一步解决ADC药物在系统暴露后毒素和linker易脱落的问题。

去年,宜联生物完成3.5亿元A轮融资,用于公司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产品管线的开发以及新型偶联药物研发平台的建立。

✦✦其他偶联药物

ADC深受全球相关领域人士追捧,但仍存在靶点高中集中的现象。基于创新靶点的稀缺,越来越多的偶联药物技术也由此诞生。核素偶联药物(RDC)、小分子偶联药物(SMDC)、多肽偶联药物(PDC)、病毒样药物偶联物(VDC)等等的新形式不断涌现。例如:

博瑞医药:多肽偶联药物PDC

2021年12月,博瑞医药多肽偶联药物BGC0228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的治疗。

BGC0228是由博瑞医药基于靶向高分子偶联技术平台自主研发的一款多肽偶联药物,以高分子靶头取代抗体,通过肽链结合传统细胞毒药物形成新的化合物,具有精准连接不脱落、分子量比ADC药物更小的特点,能够顺利渗透进入肿瘤细胞组织内释放药物以杀死肿瘤。这是博瑞医药进入临床阶段的第2款1类创新药。

Bolt Therapeutics: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ISAC

在ADC药物的基础上,研发人员开发了由抗体+连接子+激动剂三部分组成的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ISAC)。目前,国内外多家企业已经布局ISAC新药研发。

其中,2021年12月6日,Bolt Therapeutics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免疫肿瘤大会(ESMO IO)上公布了其免疫刺激ADC新药BDC-1001的最新临床数据。在40例可评估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仅为2.5%,疾病控制率DCR为32.5%,结果不尽人意。此前三个月,Silverback Therapeutics的ISAC药物研发同样折戟。

此外,国内除了信达生物通过合作进行研发外,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通过自主研发也在积极布局该领域。

RDC:核素偶联药物RDC

去年11月,远大医药发布公告,于Telix Pharmaceuticals达成多项交易及合作协议,获得Telix集团多款具备“first-in-class”潜力的创新型RDC

同年12月21日晚间,远大医药发布公告称,集团在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领域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Telix Pharmaceuticals Limited (ASX: TLX,远大医药持股约7.35%)用于前列腺癌诊断成像的全球创新型RDC药物TLX591-CDx 正式获得美国FDA的上市许可。远大医药预计明年一季度在国内递交临床研究申请。

据远大医药公告显示,TLX591-CDx是一款全球创新、基于放射性核素-抗体偶联技术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诊断型放射性药物,适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及复发性前列腺癌的诊断。

Avidity Biosciences: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

去年11月,Avidity Biosciences的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AOC 1001已经进入I期临床试验,AOC 1001也是首个进入临床的AOC药物。

目前全球开发AOC药物的企业有Avidity、Tallac Therapeutics、Dyne Therapeutics、Denali Therapeutics和Gennao Bio。这些公司开发的AOC项目面向的适应证涵盖肌肉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第一个进入临床的是Avidity的AOC药物,其他公司的AOC项目将在2022年陆续进入临床。

Aura Biosciences:新型病毒样药物偶联物VDC

2021年11月,Aura Biosciences公布了其首个病毒样药物偶联物(VDC)AU-011在不确定病变(ILs)和脉络膜黑色素瘤(CM)中的临床数据,包括玻璃体(IVT)注射给药的1b/2期的最终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以及使用脉络膜上(SC)给药的2期更新安全性结果。这为不确定病变或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进一步临床开发提供了高度的信心。

✦✦临床/上市最新进展

2021年,荣昌生物的HER2 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获批上市,标志着国产ADC药物的诞生…

荣昌生物

2022年1月5日,荣昌生物宣布: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商品名:爱地希®)新适应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许可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且HER2过表达即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为2+或3+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我国尿路上皮癌治疗挺进了ADC时代。

这一适应症于去年7月14日提交上市申请获受理,不到半年迅速获批,成为国内首个靶向HER2治疗尿路上皮癌的ADC药物,开启了我国尿路上皮癌精准治疗的新时代,标志着尿路上皮癌患者正式迎来首个获得中美两国突破性疗法双重认定的ADC药物,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基石药业

2022年1月3日,基石药业的ROR1 ADC(研发代号:CS5001),一款潜在的全球同类最佳药物,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临床试验批准。

CS5001具有独特的设计,使用肿瘤特异激活的吡咯并苯二氮卓(PBD)前毒素载荷(Payload)和连接子(linker)。连接子加前毒素的“双控”机制有效地减少与传统PBD载荷有关的毒性问题,而获得更大的安全窗口。

CS5001最初是由韩国公司LCB和ABL bio共同合成。2020年10月基石药业与LCB达成独家授权协议,获得了对CS5001在韩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区进行开发和商业化的授权。

多禧生物

多禧生物申报的第四款ADC药物DXC007于2021年12月28日成功获批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靶点尚未公开。

同年6月,多禧生物成功申报了国内首款Muc1靶点ADC药物。9月,多禧生物的DX126-262启动了Ⅱ期多中心临床实验。预计多禧生物在今年还将有多款ADC药物陆续申报IND。

新码生物

新码生物在研的ADC药物ARX305在2021年12月20日获得CDE 临床试验申请受理(受理号:CXSL2101498)。该款在研产品是公司与美国Ambrx公司合作开发,新码生物拥有中国权益,并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药物开发平台,开展多种长效蛋白质药物的开发。

ARX305是新码生物的第二款基于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偶联技术的ADC创新药,其活性药物成分是一种人源化抗CD70单克隆抗体共价结合2个微管抑制剂AS269而成的ADC。与正在开展II/III期临床研究的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采用同一技术平台开发

* 以上内容来源自各大官网及网络,侵删

......

连接子、多靶点、耐药机制、异质性、旁观者效应、DAR值等ADC药物领域关键词在过去一年中层出不穷。ADC药物的已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前沿生物医药领域的“当红炸子鸡”,BigPharma从未放弃布局,Biotech技术创新崛起。面对这片已然预见的全球研发热潮,我们该如何突出红海重围,成为下一片蓝海的创新开拓者?

3月22-23日上海BioCon-antibody 2022 将集合如荣昌生物、科伦博泰、Ambrx以及苏州宜联、启德医药、浙江新码等国内外ADC及新型偶联药物领域的头部企业与创新技术药企、行业黑马/新贵等先锋代表/PI/学术KOL,从靶点/适应症/Biology/MOA等源头出发,到成药性/可开发性/CMC,与行业同仁分享其丰富经验和深刻洞见,围绕临床前开发、临床研究及未来商业化等各阶段挑战与解决策略展开深度探讨。

(上述提及公司代表部分已确认出席BioCon-antibody,更多重磅邀约敬请期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