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巨鲸大营救•后续】为什么不在救援鲸鱼上安装定位信标?且听专家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鲸鱼为什么没有背鳍 【象山巨鲸大营救•后续】为什么不在救援鲸鱼上安装定位信标?且听专家说

【象山巨鲸大营救•后续】为什么不在救援鲸鱼上安装定位信标?且听专家说

2024-06-03 0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专家介绍

周佳俊,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林业工程师,从事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爱好生态摄影、水下摄影,自然纪录片摄像师。

陈炳耀,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保护生物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从事鲸类种群生态学、毒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18年。多次参加抹香鲸、大翅鲸、布氏鲸搁浅救助行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基金项目等20余项。

在经过长达21个小时的接力救援后,19日上午在宁波象山县石浦科技园区附近海域搁浅的抹香鲸,于20日5:30成功引导至水深约28米的南韭山海域,随即船上的工作人员切断牵引绳,鲸鱼恢复自主下潜的能力,自主游回深海,实现脱困。

但这条获救鲸鱼的后续情况却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鲸鱼究竟去了何方,在经历长时间搁浅,各器官受到挤压后,这条鲸鱼又能够活多久呢。网友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不像江豚一样,在鲸鱼身上安装定位信标,以跟踪鲸鱼的后续动态呢?

针对网友的这一问题,受邀参加了现场救援的专家周佳俊在微博上进行了解答,他表示很遗憾这次救助行动没能安装定位信标跟踪抹香鲸的后续动态。主要是因为省内没有单位备有信标装置,中科院深海所的专家赶来时鲸鱼已经拖到外海了,而且就算有设备,安装在抹香鲸这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身上需要农业农村部审批许可,程序上也来不及。

陈炳耀教授虽然没能赶到现场,但通过远程联系的方式全程参与了此次救援行动。他表示,当时鲸鱼的状态比较虚弱,大家对能否救回鲸鱼心里都没底,此时对鲸鱼安装背刺式定位信标,鲸鱼会因为不适而挣扎,也会更紧张,加速体力的消耗。而当时的第一要务是尽量保存鲸鱼体力,为后续成功救援创造条件。近些年,浙江沿海地区鲸类等海洋生物搁浅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陈炳耀也建议有关部门可以购入相关定位设备,并对如何安装进行培训,以备不时之需。

“一般来说定位信标可以跟踪监测生物的游泳深度、游泳速度及加速度等相关数据,并记录各种声音。以此了解动物的行为、活动轨迹及活力等情况,并获取外界声音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等信息。”陈炳耀告诉记者,“在鲸鱼等海洋生物上安装定位信标一般有四种方式。”

一是将定位信标通过吸盘吸附在生物体身上,这类方式,对鲸鱼等海洋生物几乎没有伤害,但问题也显而易见,这种固定方式不太稳定,一般几个小时之后就会脱落,无法对鲸鱼等海洋生物进行长期观测,记录的数据量也有限。

第二种是马甲式,这类设备主要应用在没有背鳍的小型豚类身上,如江豚就会通过穿戴的方式安装定位信标。

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背刺式,这种方式在抹香鲸这类大型鲸类身上尤为常用,一般是扎入背部的脂肪层中,虽然会造成轻微伤口,但鲸鱼这类大型海洋生物生存环境复杂,与鲨鱼等攻击型鱼类造成的伤口相比,这点伤口显得微不足道,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固定时间长,有时可长达几个月之久,便于长期跟踪监测工作的开展。

最后是螺栓式,通过穿透背鳍、拧上螺丝固定,安装难度大,这是几种安装方式中最牢固的,但同时对被安装动物的伤害也最大。

陈炳耀教授也坦言,这次救援任务时间紧、难度大,没法给鲸鱼安装相关设备,后续也很难对其进行跟踪监测,“但我们会持续关注,希望它已经安全离开,有任何情况,我们也会第一时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阅读更多:

原标题:《【象山巨鲸大营救•后续】为什么不在救援鲸鱼上安装定位信标?且听专家说》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