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重庆语文答案分析 【专家点评】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专家点评】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2024-06-02 18: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三,试题选材和设问体现了科学性和合理性。试题坚持守正创新,在稳定和创新上有很好的结合。在保持稳定的大前提下,适应新的要求,有一些新的特点。例如,使用了新题型,引导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注重思维能力的提升。试题的材料和设问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新高考I卷选用《江上》这篇小说,试题给出了“渔夫拒剑”这一情节的历史版本,要求学生比较两者,并且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四,试题有效处理了考试与课标的关系。试题不仅在考查的知识点上与课标要求是一致的,在考查要求上也是一致的。在依据课标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更深入思考。

王宁

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质量总体到位,不仅考查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立足社会应该具有的生存能力,发挥了高考语文在人才选拔、引导教学、检阅国民语言文字能力3方面的功能。我认为试题主要有以下3方面特点。

第一,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2022年试题使用多种阅读材料,用多文本对比分析问题,不仅考查了语言文字能力,还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深度,考查了批判性思维,提供的材料都具有很强的思想容量,比如有2套试卷的文言文阅读从《战国策》中取材。《战国策》是先秦的语料,这个选择非常好,思想浓度很高。要想答好这样的问题,学生要理清角色的关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此外,试题设问的逻辑性增强,很多问题靠死记硬背是答不出来的,降低了“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引导学生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第二,加强了人文性的考查,将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起来。以前比较重视工具性的考查,2022年试题在考查人文性上有所加强。比如说,新高考II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围绕《红楼梦》翻译的问题组织了3则材料,传递出 “双创”是继承和借鉴相结合这样的信息。今年的试题也加强了对审美能力的考查,并将审美能力的考查与价值观的引导结合起来。

第三,材料资源更加宽泛。2022年试题的背景材料粗算下来大概涉及11个领域,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体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导向,也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的学生应当眼界开阔,不应该死守着一本教材,死守着教学资料、参考资料,而是要多关注社会,要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推进祖国建设。这点是非常好的。

张志勇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认为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有3个方面的回应,体现了4个特点。

首先,3个方面的回应: 第一,回应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构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对此作出充分回应,落实到立德树人、育人本位上来,试题选材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德智体美劳五育。 第二,回应“双减”政策,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双减”说到底就是教育生态重构问题,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在这个方向用力很深,鲜明地体现了教学回归学校育人主阵地,回归课堂教学主渠道。 第三,回应新课程改革。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载体还是课程改革,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扎扎实实地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命题范围,同时做到符合学业质量标准,不超纲,这样的命题导向我认为非常正确。

其次,4个特点: 第一,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2年语文试题不局限在简单的知识记忆和理解上,而是通过考查深度思维品质的试题引导学生关注核心素养特别是思维品质的养成。 第二,回归课堂。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在材料选择上与教材内容有着密切关联,在设问上也有很多指向教材的设计,这个导向非常令人欣慰,可以扭转不重视教材的现象,进而引导教学依据课标、提升课堂质量,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提高能力素养,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第三,强化试题开放性。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开放性有了更大的进步,无论是阅读,还是语言文字运用,都有不设置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的试题,这个力度比过去大,释放了很强的信号,引导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进行个性化发展。 第四,在跨学科语料选用上有新突破。语文试题大胆地把物理学的材料、把生物学的材料引进来,考查学生跨学科学习、利用语言应对生活复杂性多样性的能力。这是非常好的尝试,对教育改革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过常宝

语文统编教材分卷主编,河北大学副校长,教授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了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承担了培养学生民族认同的责任,一个民族的凝聚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意识形态,因此,语文要体现立德树人目标,在民族性、时代性上强调民族化的话语体系。2022年新高考I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涉及中西方文化比较,是一个亮点。

第二,体现了文化传播意识。语文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手段。语文新课标把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作为4个核心要素,其中的文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几个方面在今年的语文试题中都有很好体现。

第三,体现了严格遵守课标命题。今年是“双减”政策颁布后的首次高考,且各地教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2022年语文试题坚持立足于典型的、普遍性的语言现象,考查符合学业标准的基础知识,没有考难题偏题。

第四,体现了对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在今年的阅读试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阅读试题的材料选择比较广泛,融思想经典、文化经典、文学经典、学术经典为一体,把文本理解与文化理解、理论探索、时代认知、自我感悟联系起来,体现着对语言建构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知识关联能力、审美能力的考查。

陈志文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有以下3个特点。

第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2022年试题充分体现了对传承革命文化传统的重视,如阅读材料选用了美国记者写长征纪实的故事,作文题用举办2次奥运会的材料展现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等。

第二,试题保持稳定。2022年试题特别强调严格遵守课标,试题内容范围和难度设置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并充分考虑课标不同版本,引导教学回归教材、课堂。

第三,强调思辨性和开放性。今年的试题材料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题目设置也具有高度的思辨性,如新高考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等,都鲜明地体现了思辨的色彩。此外,作文题体现了开放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

来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监制:王秋鹏

审核:董海涛

编辑:杨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