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以及高考题中的杜甫诗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的那首歌 诗人杜甫以及高考题中的杜甫诗歌

诗人杜甫以及高考题中的杜甫诗歌

2024-04-14 12: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宝应二年,这一年应该是国家最最走运的一年。李怀仙斩杀史思明。还在梓州的杜甫喜极而泣作下那首全家癫狂的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国家可算是打了个大胜仗,瞧把杜甫乐的,估计都找不找北了。广德二年,杜甫五十三岁。这一年他依旧要继续出游。正月前,估计还没过元宵节呢。这是倒霉政府来了个小插曲,特邀杜甫为京兆功曹参军。这次杜宝宝很傲娇的说:人家已经定好了出行计划,不能应召喽。说是这么说。同年二月,严武再次回蜀地镇守。杜甫一听,得嘞,哪也不去了。再回成都吧。三月,即归成都。严武也不含糊,回来了就是一家人,你那草堂估计还能住,产权是不是你的无所谓,你就安安稳稳得住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基友。果然有个关系过硬的好盆友真是棒极了。六月,杜甫迎来了铁树开花,政府任命他为校检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带。所以,后世的人们也称呼杜甫杜工部。首先大家要知道校检的意思就是你只是名誉性的哦。工部就是管理工程建设建设的都是大土墙,大土坑。所以这年秋天,在任的杜甫就有小情绪了,他就不开心了,宝宝要辞职。所以请假就回草堂消遣去也。回到成都的草堂呢?也是在这一年内与严武唱和最密。官场的尔虞我诈,怎比的上和朋友在一起乐乐呵呵的呢。不知道如果李白还活着,如果李白杜甫还能遇见的话,那又将是怎样的景象。

永泰一年,杜甫五十四岁。五月辞职后人家一家人离开草堂开始吃着火锅作着诗,后面还跟着一辆驴车的四川游。辞职后的三四年里,杜甫一直都在游啊游。大历元年,五十五岁的杜甫做下那篇堪称回忆录的巨作——《壮游》。杜甫是一位有骨气的诗人。封建王朝的压迫并没有压垮我,我一直都在无尽的反抗斗争之中。即便是游尽了华夏河山,仍旧是然"至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公元770庚戌代宗大历五年。杜甫五十九岁。自从去年岁末。杜甫就驾一叶扁舟四处漂流。飘啊飘,在这自由自在的漂泊途中他又遇见了老大哥高适。这就是旅途的乐趣,不要刻意的相约,玩的就是刺激。春末,巧遇李龟年。这已经是杜甫生命的晚期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安史之乱不仅击碎了万里河山,还有深宫中的梨园戏子。李龟年就是那安史之乱后枯萎的人物。可是杜甫不会再激愤的抨击,它只是用"寻常见"与"几度闻"来对比。时代的变乱总是那么无情。还记得老杜那句诗吗:"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想那么多没必要了,消停的语出惊人就好

时间真快啊,冬天来了。水面上孤零零的漂着一叶小舟。舟内没有小火炉,只有一个白发老翁和一壶冷酒。公元770年,杜甫长眠在这艘小船里结束了驴友生涯。前一秒他还在想着太白放歌,严武对饮。可是下一秒,他倦了,他该歇歇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的脑海中绘成锦绣画卷。在梦里,国未破,人未老,江山依旧好。

高考题中的杜甫诗歌

1.【2015年安徽】

月 圆

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2.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符合节气是虚中有实;眼前的清辉,是实写,由眼前想到家乡,实中有虚。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2.【2016年全国二卷】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8.答:诗人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然后写曹霸画的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曹霸作画前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

9.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

3.【2004年广东高考】

江 汉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忧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颔联、颈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4.【09年广东卷】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5.【2009年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含箨(tuò),包有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书帙(zhì),书套。翦(jin),同剪。

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6.【2011年江苏】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1)答:诗坛地位,无人可比;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答: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答: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7.【2014年北京】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C

解析: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

答案:BE

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8. 【2001年上海高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尊称)为_____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_ 诗。

(2)从诗中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答:

答案:

(1)(诗圣 律诗)

(2)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任意写出其中两句即可)

(3)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9.【2005年全国高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 说说“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句的妙处。

1.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反映了诗人恬适的心境和对美好春光的喜悦之情。

动静结合,呈现出了一个特定的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刻画。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生机勃勃,鸳鸯的闲适则透露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10.【2008年福建高考】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11.【2010年安徽高考语文】

岁暮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

(1)答: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答:借代,如“烟尘” “鼓角”代边境战争,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指主动请求担当重任,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对偶,“烟尘犯雪岭”与“鼓角动江城”。双关,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晚唐。反问,“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 写出了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等等。

12.【2013年全国高考】

客 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么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