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分值怎么分配的?高考理综各科分数所占比例及各科各类题型分值是多少求详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时间分配理综怎么算 理综分值怎么分配的?高考理综各科分数所占比例及各科各类题型分值是多少求详细

理综分值怎么分配的?高考理综各科分数所占比例及各科各类题型分值是多少求详细

2024-04-17 18: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好,关于理综分值怎么分配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理综各科分数所占比例及各科各类题型分值是多少求详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高考中的理综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分值是如何分配的

物理选择题8道48分,非选择题(三道计算题,2至3到实验)72分,共120分。化学选择题8道48分,非选择题(一道无机理论,一道无机推断,一道有机推断,一道实验)60分,共108分。

生物选择题5道30分,非选择题2道42分(内容不定,可能会有一道实验),共72分。

满分300分

高考理综各科分数所占比例及各科各类题型分值是多少求详细

总分300,物理、化学、生物所占分值比例分别约为全卷的40%、36%、24%。全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1题,共126分,其中物理8题、化学8题、生物5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其中物理4题,化学4题,生物2题

考生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情况,采用不同策略,可以按顺序答题,也可按先易后难顺序答题,但原则是——要用有限时间,做对会做的题,得到更多的分。

关于时间上,一卷上有21道选择题,不同地区选择题会有单项选择题和不定向选择题两类,每一小题都是6分,那么126分的第一卷答题时间应该大体控制在50分钟,每一分钟的时间应该至少拿下两分,选择题应该在2分或者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里面解决,到了后面计算题中也要大致按照这样的策略,每一分钟大概完成两分,对大题原则上要8、9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从考试时间上最好依次控制在1、1、05小时上,也就是说生物应该保持在半个小时,先做哪个学科可按自己习惯,也可先答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基础试题,不要在某一道难题上停留时间过久,使本来会的题目由于时间分配不好或者答题技巧掌握不好影响到理综成绩。

一、科学分配考试时间

理科综合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生物需20-25分钟完成,化学需50—55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小时完成,剩下的10-15分钟为机动时间,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二、做题顺序

自信,就从头到尾做;不自信,就可以有选择的先做。一般情况下,各科都不太难。只是因为有的学生在前面用的时间很多,后边相对简单一点的题没有时间做。而后面多是大分值的题。这属于时间安排上的失误。而有的题时间再充裕,也不一定做出来,这就应该主动地放弃,给可做出的题腾出一点时间。做题顺序有几种,如,先做各科简单题,再做难一点的,但是尽量不要分科做。因为读完一个题后,才能知道是哪一科的题,如果不想做,放过去,做下面的题,但是回过头来再看刚才这一题的时候,还得从新熟悉,那么读题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只要挨着做题就行。

三、选择题怎么做

虽然是“选择题”,但重要的不是在“选”,不是看着选项去挑。应该明白选项对,为什么不对,改成什么样子就对了。养成推导的习惯,掌握过程,要知道是“因为是怎样的,所以才怎样的”。做选择时,不要轻易地把生活经验往物理题上套。应该用物理规律往物理题上做。选择题是做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

Ⅰ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以后复查。审题要细,对于选项是定还是否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选择题做完后,对部分试题要进行复查。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三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其他加标记要复查的题,若没有充分理由说服自己,最好尊重第一印象。复查后及时涂卡。Ⅰ卷总用时50至60分钟为宜。

四、二卷如何做

Ⅱ卷的非选择题最好采用按顺序做与先易后难相结合的方法。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题尽量一次性做好,再逐一攻克难度较大的题。认真阅读时,要看见、看懂每一句话,关键的每一处提示,可做简单的勾画。仔细审题时,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综合,弄清试题的考查意图。书写要规范,表达要清楚。在做好会做的题的基础上,关键是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哪怕只写一个方程式或公式。对于从来就不会的题(或某几个小问),果断舍去。

注意物理:从容易题入手,从有把握的题入手,尽量不在一题上耽搁过长时间。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尤其注意审题,在审题上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最后: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试题就得有坡度,解析就应有层次。所以在试卷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因果明了,有理有据有结果,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这一点是我们学生最缺乏的,往往把计算论述题做成了填空题、选择题,以为有结果就会有高分。从历年阅卷情况看从来都是,分点、分步、分层给分,仅有正确结果肯定得不了高分,甚至不一定能得分。

总之,按顺序做按分值做,前面的化学、生物在认真做,保证对的前提下,提高速度,以便留给物理时间思考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10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做题时,对容易题力求全对,中档题少丢或不丢分,五分钟找不到答题思路的难题可暂时放一放,不要耗费大量时间,以免影响做其它题。

答题技巧

一、统揽全局,合理安排

拿到试卷后,切勿急于答题,首先要看清试题说明的要求,例如开头说明的一些常量取值,元素的原子质量等。还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多少大题,多少小题,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心中有数,便于计划具体的答题时间。要注意是否有缺页现象,如有应立即报告监考老师。

各科的时间安排,应按分数比值作相应的分配,每二分值占时一分钟。物理、化学各55分钟左右,生物40分钟左右比较合理。当然如果某一个学科题目较难或者某一学科的分数的比值稍微多一点时间也就应该多一点。同时自己的优势学科可适当减少时间,劣势学科可适当增加时间。

二、缜密审题,扣题做答

“磨刀不误砍柴工”,拿到一个题目,一定要花必要的时间(约10%左右)看清题目、弄清题意。首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范围,比如结果保留几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9.8m/s2还是10m/s2等,然后根据要求,抓住重点,认真作答,这样才不会答非所问。审题不认真也会造成大量失分,如将2002年理综第30题中要求的O、B之间的绳烧断,看成烧断A、B之间的绳,一分不得,造成终生的遗憾。

在审题时,要特别重视题目中的关键词,如物理试题中的静止、匀速、匀加速、初速为零,、自由落下、一定、可能、正确的等词,还要特别注意逆向题中的关键词,如不正确的、错误的、不可能的等等。

三、深刻理解,描绘情景

理综试题,文字描述的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它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中可能有题中所给的已知量,也可能隐藏在题中未给的量或通过作图来描绘情景。

对于头脑不清的问题,可通过作助解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运动过程,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利于找出解题的有效途径,帮助我们正确地建立有关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可以说正确的作图分析,是解题成功的一半。

四、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高考理综考试与单科考试有很大的不同,理、化、生在同一张试卷上。Ⅰ卷一般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Ⅱ卷按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排列,每科中一般是先易后难,有时碰到难题,一时难以解答,可以先暂跳过难题,先做后面的容易题。如果避易就难,啃住难题不放,只会费时甚至会影响对容易题的做答,还可能造成紧张的心理状态,打乱思路和步骤。过去有的考生就是吃了这个亏,到收卷时,前面的化学难题没有啃通,后面的物理易题也未做好,这是应当记取的一个教训。

一般来说,遇到一个题目,若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题和中档题上,以便节约时间,等有时间再回头来攻克难题。要知道在高考中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对你成败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五、易不轻视,难不畏惧

在试场中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看到试题比较简单或者比较适合自己的胃口而特兴奋,此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失去了警惕性而粗心大意,要知道在你感到比较简单的同时,也可能大多数考生均有此感,那就意味着谁细心谁就能得高分。有时看起来特别容易、熟悉的题要是改变了关键词或条件,也易出错。如2002年上海高考卷中,α、β、γ射线放它们在电场中,而课本上是磁场,如不仔细看题,很可能就出错。

另一种情况是看到试题比自己想象的难度大,则应注意不能丧失信心,要明白试题对所有的考生都一样,你觉得难,别人也绝对不会感到轻松,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沉着地思考,谁就能得高分。要静下心来,采用基本方法,按部就班地审题、作图、深入分析,有些看似困难的题就能迎刃而解。特别是信息题,信息量大,文字长,要善于抓住提炼有用信息,这些题目大都属于“高起点,低落点”,所用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比较简单。

考场上切记:“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六、一步到位,稳扎稳打

理科综合,150分钟完成300分的题,时间比较紧张,复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解题时要力争一次到位,要稳扎稳打,不要寄希望于第二遍的复查上。同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在没有特别把握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改动第一次的答案;高考临近,专家建议考生在考前最后的复习中要理清知识点和知识框架,在考试中合理分配各科时间。

最后复习阶段,考生要先理清知识点。要把做过的试题整理一下,看曾经做错的题目是否已真正弄懂,不要只满足于对答案。这一阶段不提倡大量做题。其次,看《考试说明》中的知识条目。比如理综的生物部分分成了6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不同,重点要放在Ⅱ、Ⅲ水平上,这样可以使复习的重点更突出。

建议考生在几次模拟考试后进行总结,找出自己最佳时间分配的答题策略。考试时,提前5分钟拿到试卷后,考生可先浏览一遍,不要盲目地从头做到尾。

对于选择题来说,一般按试卷结构来做,时间控制在55分钟左右。这是因为选择题相对容易,而且有足够时间,每道题分值大,适宜从头做起。

对于非选择题,考生要先做优势学科试题。比如有的考生生物好,就要先做生物部分。当然,如果遇到特别难的题目可以做好标记,暂时放弃,等有时间再做。考生还要注意,试题是有梯度的,一些题目前面一两问容易上手,后面的问题比较难,那前面的题目一定要答,该得分的题目不要失分。

考生在考前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把作息时间调节到与高考时间合拍,使思维在考试时间最为活跃。往年有些考生晚上熬得很晚,早上起不来,影响了高考时的发挥。

最后再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共计21道选择题126分,用时应在50分钟左右。每道选择题应该在2分钟或者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里面解决。

主观题共174分用时在90分钟左右。对主观题原则上每道题要8、9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

剩下最后10分钟左右,没必要再折磨自己的脑细胞了,因为到这时候简单题已经答完了,难题在这10分钟里也不会有什么起色,接下来应该检查哪里还有空白没答的题目赶紧补上。记得千万别留空白题目,计算题实在不会写几个公式去也可能拿的到分。题目答了,怎么也有可能拿一两分,空白是一定没分的,有时候那一两分的差距可是很郁闷的。

最后一点是在理综考试时安排好各科答题所用的时间。要把每次考试都当成实际的演练,找到自己理综考试的问题所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从考试时间上最好依次控制在60分钟、50分钟、30分钟上,至于先做哪个学科可按自己习惯,也可先答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基础试题,不要在某一道难题上停留时间过久,使本来会的题目由于时间分配不好或者答题技巧掌握不好影响到理综成绩。

高考理综,文综的卷子中三门学科的分值是如何分配的

高考理综三门学科的分值一般是化学108分,物理120分,生物72分;高考文综的卷子中三门学科的分值一般是地理100分,历史100分,政治100分。但不同年份,理综各科分值略有变化,但文综始终不变。

如2013年高考(重庆卷),部分学科分值和题型有所调整,但整体结构保持稳定,不会让考生感到难以适应。理综:物理新增选做题理综主要是三门学科分值的增减带来一些题量的变化。由于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把热学、光学设置为选修模块,考试中将把这两部分分别设置两道选做,考生可任选其一做。同时,物理分值由过去的 1 20分降为 1 1 0分,化学分值从 1 08分减少到1 00分,生物分值从 72分增加到 90分。文综分值分配不变。

2021全国卷理综分数怎么分配 方法是什么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为理科综合,理科综合试题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

2021全国卷理综答题时间怎么分配

理科综合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生物需30-35分钟完成,化学需50—55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小时完成,剩下的分钟为机动时间,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自信,就从头到尾做;不自信,就可以有选择的先做。一般情况下,各科都不太难。只是因为有的学生在前面用的时间很多,后边相对简单一点的题没有时间做。而后面多是大分值的题。这属于时间安排上的失误。而有的题时间再充裕,也不一定做出来,这就应该主动地放弃,给可做出的题腾出一点时间。

做题顺序有几种,如,先做各科简单题,再做难一点的,但是尽量不要分科做。因为读完一个题后,才能知道是哪一科的题,如果不想做,放过去,做下面的题,但是回过头来再看刚才这一题的时候,还得从新熟悉,那么读题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只要挨着做题就行。

全国卷理综答题技巧是什么

1、浏览试卷

理综试卷发下来以后,会给几分钟的时间填考生信息,填完信息以后,大家先不要着急去做题,在开始考试的广播响起之前先浏览一下试卷,大致了解一下试题的分布,顺便对自己有印象的题做一下标记,根据自己平时考试的答题习惯和学习情况确定答题顺序。

2、科学分配考试时间

高考理综主要的难度是因为三合一考试综合性很强,有很多同学因为没有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而导致理综成绩不理想。所以大家在高三最后的模拟考试中,应该锻炼答题速度,并且确定每科的大致答题时间。要注意的是,分配答题时间的时候,一定要留出10到15分钟的时间为机动时间,用来检查答题卡情况、以及有没有落下的题。

3、做题顺序

一般情况下,不管是什么科目,考试的时候都应该先做简单的题,在做难题。对理综来说也是同样的。不过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能做出来的就做,看一眼觉得有难度的就先放着,千万不要把题目都看一遍再决定做哪些题。尽量按照顺序去做,跳过的题也要标记出来,以免最后忘记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图文由用户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本站举报。转发注明出处:https://www.xsy-edu.com/n/69286.htm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