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速递!张卓莉教授团队在《免疫学前沿》连发两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香港大学郭婷教授简介 最新研究速递!张卓莉教授团队在《免疫学前沿》连发两文

最新研究速递!张卓莉教授团队在《免疫学前沿》连发两文

2023-06-13 18: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风湿前沿,等你共览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卓莉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免疫学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免疫学前沿》,JCR Q1区,IF=7.561),分别发表题为“Sirolimus Monotherapy for Thrombocytopenia in Prim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 Pilot Study From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和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Paradoxical Psoriasis or Psoriasiform Lesion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Anti-TNF Therapy: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的两篇研究成果。

这两篇研究分别针对西罗莫司单药治疗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PS)的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和TNF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时反常性银屑病样皮疹和银屑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论文1:“Sirolimus monotherapy for thrombocytopenia in prim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 pilot study from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

▲论文题目(Front Immunol. 2022 Mar 25;13: 857424)

APS是一种以反复动静脉血栓、病态妊娠和抗磷脂抗体持续阳性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血小板减少(TP)是APS的常见标准外临床表现之一,发生率为15% ~ 53%。TP发生不仅未降低APS血栓风险,还会导致APS死亡率升高,但目前仍缺乏APS-TP长期管理的有效、安全药物。

西罗莫司(也称雷帕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类免疫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受体依赖的信号转导,进而阻断T细胞的激活并选择性地增加Treg细胞数量。

既往研究显示西罗莫司可有效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相关TP,但目前尚无西罗莫司对原发性APS-TP疗效和安全性的病例报道或临床研究。

▲APS常见临床表现(来源Nat Rev Rheumatol. 2017 Sep;13(9):548-560.)

针对这一问题,张卓莉教授研究团队开展了本项西罗莫司单药治疗APS-TP的单中心、单臂试点研究。

研究连续纳入了7例原发性APS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月西罗莫司治疗(时间:6-15月)。总体上,西罗莫司治疗后中位血小板计数显著上升[基线:59× 10 9 /L;第1月:90×109/L,p=0.028;第3月:131×109/L,p=0.028;第6月:178×109/L,p=0.018(图1)]。

其中分别高达85.7%和71.4%的患者达到总体反应和完全反应,且4例初治原发性APS-TP患者均实现总体反应。此外,西罗莫司治疗后抗磷脂抗体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图2)。在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胆固醇水平升高,且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迅速恢复。

图1. 原发性APS患者西罗莫司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

图2. 原发性APS患者西罗莫司治疗前后抗磷脂抗体变化情况

本试点研究首次对西罗莫司治疗APS-TP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显示西罗莫司单药治疗原发性APS-TP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研究的重要发现将对APS-TP的管理提供重要的循证证据。在经过未来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后,西罗莫司单药治疗或可作为未来APS-TP的一线治疗方案。

论文2: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Paradoxical Psoriasis or Psoriasiform Lesion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Anti-TNF Therapy: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论文题目(Front Immunol. 2022 Mar 1;13:847160)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影响全球1000万余人。

TNF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IBD患者的临床预后。然而,随着TNF单抗使用的增加,银屑病或银屑病样皮损在内反常性炎症的发生越来越受关注。因为通常来说,TNF单抗可用于治疗银屑病,但临床中观察到部分IBD患者在接受TNF单抗却出现银屑病或银屑病样皮损。

然而,目前对于这一反常性银屑病或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尚无系统全面报道。

▲抗TNF治疗诱导的反常性炎症(来源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Sep;9(9):496-503.)

针对这一问题,张卓莉教授研究团队进行了文献检索,在截止2021年2月的、分析TNF单抗治疗的IBD患者银屑病样皮疹和/或银屑病发生率和/或风险因素的全文发表英文研究进行甄选,最终纳入囊括24,547例IBD患者的30项观察性研究。

结果显示,在接受TNF单抗治疗的IBD患者中,银屑病样皮疹和/或银屑病的发生率为6.0%(5.0-7.0% ; I 2 =9 3.9%);其中银屑病样皮疹和银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6.9%(5.1-8.7%; I2 =92.4%)和4.6%(3.6-5.6%; I2 = 93.9%)。

Meta回归结果显示研究地域和人群差异(成人、儿童)是造成异质性的重要原因。危险因素方面,女性(OR 1.46, 1.23-1.73)、年龄小(OR 1.03, 1.00-1.05)、吸烟(OR 1.97, 1.56-2.48)、回结肠CD(OR 1.48, 1.03-2.13)以及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相较于英夫利西单抗:OR 1.48和2.87)是发生银屑病样皮疹和/或银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图3)。

图3. 论文图表摘要

该研究首次对TNF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时的反常性银屑病样皮疹和银屑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探索,结果显示在接受TNF单抗的IBD患者中,反常性银屑病样皮疹和银屑病的发生并不罕见,其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和临床表型及TNF单抗类型均密切相关。

这一重要发现将对IBD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证据并有助于我们理解TNF单抗治疗后反常性炎症发生机制。

据悉,《免疫学前沿》创刊于2010年,是一份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也是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的官方期刊。该杂志致力于发表涵盖整个免疫学领域的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Clarivate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2020年期刊引用报告中,该杂志在170本免疫学期刊中位列第23(JCR Q1区),影响因子为7.561(即时影响因子8.228)。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卓莉教授,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谢文慧医师。其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季兰岚副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肖士渝博士研究生分别为第一、二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目前,张卓莉教授团队在国内引领了肌肉骨骼超声、磁共振、迷你关节镜等创新技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推动了我国风湿病学的发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连续七年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专科排行榜中获得提名,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的TOP10,已经成为国内独具魅力的风湿免疫专科之一。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风湿免疫病学科的发展,张卓莉教授带领团队先后主办了四十余届《肌肉骨骼超声标准化操作培训》、《新型影像学技术在风湿病中应用培训班》、第四届《北大风湿免疫热点论坛》等,获得了国内风湿免疫科医师的一致好评。

第一作者

谢文慧 医师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师

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2024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Ann Rheum Dis、Lancet Rheumatol、Arthritis Rheumatol、J Am Acad Dermatol、Autoimmun Rev等权威期刊

担任Frontiers in Medicine客座编辑和J Inflamm Res、Rheumatol Ther、Pain Ther、Nutrients等十余个SCI期刊审稿人

主持校内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多次受邀在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年会等国内外会议进行口头报告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年会旅行者奖、东亚风湿病学年会旅行者奖、青年科学家奖等

第一作者

季兰岚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致力于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研究

参与全球多中心合作项目,包括亚太狼疮协作组(APLC)和抗磷脂综合征国际合作及临床试验联盟(APS ACTION)

在上述领域发表20篇SCI及国内核心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院内基金,并获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希望之星称号

具有丰富的肌肉骨骼超声操作及培训经验,已通过欧洲风湿病协会肌肉骨骼超声高级认证,担任国内超声培训讲者。

获得亚太、日本、韩国风湿病协会旅行者奖。

通讯作者

张卓莉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

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影像学组组长

卫健委国家医学考试中心风湿组组长

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和应用性成果,获得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等科研资助和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北京大学“良师益友”奖、杨芙清-王阳元院士优秀教学科研奖等奖项

至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包括 Ann Rheum Dis、Lancet Rheumatol、Arthritis Rheumatol、Eur Respir J、Blood、J Am Acad Dermatol、Autoimmun Rev等权威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2.857424/full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2.847160/full

本文来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

责任编辑:橘子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征 稿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1.风湿免疫科临床实用技能、误诊病例、临床用药、有趣的内容;2.风湿免疫科医生有趣的诊疗故事;3.风湿免疫科领域重磅进展;4.其他(风湿免疫科医生感兴趣的内容即可)。

欢迎来稿分享!

我们将为您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和

展现您才华的平台。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来稿必回复)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