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超级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计算机基础操作考试题目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超级全)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超级全)

2024-06-02 0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选择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 分) 1.下列不属于操作系统目标的是( ) A、方便性 B、有效性 C、可扩充性 D、开放性 E、通用性 【答案】E 2.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作用错误的是( ) A、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B、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C、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D、管理和控制用户的日常生活 【答案】D 3.在早期无操作系统时代,下面关于人工操作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户独占全机,资源利用率低 B、主机等待人工操作,cpu和内存利用率低 C、人工速度慢,但智能化程度高 D、脱机输入输出技术提高了cpu和I/O速度 【答案】C 4.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组织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B、合理地对各类进程进行调度 C、科学地规划用户的日常活动 D、为用户和计算机提供有好的交互界面 【答案】C 5.下列关于实时系统的特征错误的是( ) A、具有多路性特点 B、很好的独立性 C、广泛而且突出的交互性能 D、高可靠性 【答案】C 6.下列关于操作系统基本特性错误的是( ) A、并发性 B、并行性 C、共享性 D、虚拟性 E、异步性 【答案】B 7.下列不是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是( ) A、处理机管理功能 B、存储器管理功能 C、设备管理功能 D、文件管理功能 E、邮件管理功能 【答案】E 8.在微内核OS中,下列不是微内核基本功能的是( ) A、进程管理 B、低级存储器管理 C、终端和陷入管理 D、文件管理 【答案】D 9.下列关于并发和并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并发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B、并行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C、在单机系统内进程只能并发执行,不能并行 D、并发和并行是对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称呼,本质是一样的 【答案】D 10.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并行工作能力,下列正确的是( ) ①处理机与设备 ②设备与设备 ③处理机与存储器 ④进程与进程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C 11.计算机操作系统属于( )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工具软件 D、办公软件 【答案】B 12.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 ) A、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 C、分配性和可靠性 D、灵活性和实时性 【答案】B 13.下列选项中,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的是( ) A、管理计算机硬件 B、设计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C、管理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答案】D 14.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接口是( ) A、库函数 B、高级语言 C、系统调用 D、子程序 【答案】C 15.一个分层结构操作系统由下列模块构成: ①裸机 ②用户 ③处理机管理系统 ④作业管理系统 ⑤文件管理系统 ⑥内存管理系统 ⑦设备管理系统 ⑧命令管理系统 按照层次结构原则从里到外重新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⑦⑧⑥④⑤② B、①③⑦⑥④⑤⑧② C、①③⑥⑦⑤④⑧② D、⑧④⑤③⑥⑦①② 【答案】C 16.单道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 A、CPU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7.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 )发生。 A、同一时刻 B、不同时刻 C、同一时间间隔内 D、不同时间间隔内 【答案】C 18.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 A、系统吞吐量小 B、CPU利用率不高 C、资源利用率低 D、无交互能力 【答案】D 19.允许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这种操作系统是( ) A、网络操作系统 B、分布式操作系统 C、分时操作系统 D、实时操作系统 【答案】C 20.操作系统中有一组特殊的程序,它们不能被系统中断,在操作系统中称为( ) A、初始化程序 B、原语 C、子程序 D、控制模块 【答案】B

第二、四章 21.下列关于程序并发执行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顺序性 ②间断性 ③封闭性 ④开放性 ⑤可再现性 ⑥不可再现性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答案】C 22.下列关于进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进程是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活动 B、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独立单位 C、进程是系统调度的独立单位 D、进程只是一次抽象的活动 【答案】D 23.下列不是进程特征的是( ) A、动态性 B、并发性 C、并行性 D、独立性 E、异步性 【答案】C 24.下列不是进程三个基本状态的是( ) A、阻塞状态 B、执行状态 C、挂起状态 D、就绪状态 【答案】C 25.下列关于进程状态变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处于就绪态进程获得调度后转为执行态 B、处于执行态的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转为阻塞态 C、处于阻塞态的进程因等待的事件发生而转为就绪态 D、处于执行态的进程因I/O请求而转为阻塞态 【答案】B 26.下列关于进程控制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系统管理和控制进程的一个功能模块 B、是进程存在的标志 C、是系统实现对进程进行管理的数据结构 D、是系统实现对进程调度的数据结构 【答案】A 27.下列关于处理机执行时状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程序运行在系统态时,具有很高权限,可以执行一切指令 B、程序运行在系统态时,只能执行特权指令 C、程序运行在用户态时,只能执行普通指令 D、操作系统一般运行在系统态,而用户程序一般运行在用户态 【答案】B 28.操作系统内核的资源管理功能一般不包括( ) A、进程管理 B、存储器管理 C、设备管理 D、作业管理 【答案】D 29.下列关于进程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创建态进程获得许可后转为就绪态 B、进程终止时,应该先终止其子孙进程 C、进程阻塞是进程自己调用阻塞原语,所以是一个主动行为 D、进程释放资源时应唤醒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 E、进程被挂起时会被移出内存,操作系统将失去对其控制 F、静止就绪态进程被激活后,通常具有较高的优先权(被调度) 【答案】E 30.对进程执行挂起操作后,下列状态变化错误的是( ) A、执行态转为静止执行态 B、活动阻塞态转为静止阻塞态 C、活动就绪态转为静止就绪态 D、执行态转为静止就绪态 【答案】A 31.下列关于多道程序运行环境中进程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协作进程之间具有直接制约关系,它们之间不存在资源竞争问题 B、无关进程之间会因为竞争临界资源而发生间接制约关系 C、临界资源也叫互斥资源,必须互斥使用 D、并发进程共享系统资源 【答案】A 32.下面关于临界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临界区是内存中的一个特殊区域 B、临界区是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C、在临界区之前设置进入区,以检查临界资源的状态并对其访问标志做出正确设置 D、在临界区之后设置退出区,用于释放被锁定的临界资源 【答案】A 33.下列不是同步机制应该遵循的准则的是( ) A、空闲让进 B、忙则等待 C、有限等待 D、让权等待 E、忙等待 【答案】E 34.已知记录型信号量S,整型域S.valu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value的初值最大,表示系统拥有该资源的数目 B、S.value表示当前可用资源数目,所以初值必须置0 C、S.value阻塞:进程需要的某一资源还没准备好 阻塞->就绪:进程需要的资源已准备好

5.简述进程的创建过程。P52 1、申请空白PCB 2、为新进程分配其运行所需的各种资源。 3、初始化PCB 4、若就绪队列中还能容纳新进程,则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6.什么是低级调度,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低级调度又称进程调度,主要任务是按照某种方法和策略从就绪队列中选取一个进程,将处理机分配给它

7.什么是死锁,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有哪些?死锁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互相等待),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无法向前推进 死锁的条件:(1)互斥条件(2)不剥夺条件(3)请求并保持条件(4)循环等待条件

8.什么是对换,引入对换技术的原因有哪些。P144 对换是指把内存中暂不能运行的进程或暂时不需要的程序调出到外存,以便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运行满足条件的进程或者将进程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对换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 目的:使进程在内存和外存之间能够动态调度,提高内存和处理机利用率。 9.分页与分段的有哪些主要区别。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 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填写的程序 (3)段是二维地址空间 页是一维地址空间

10.什么是虚拟存储器,有哪些特征? 虚拟存储器: 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从用户角度看,该系统所具有的内存容量比实际内存容量大得多,但这只是用户的一种感觉,是虚的,故而得名虚拟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的特征有:虚拟扩充、部分装入、多次对换。 虚拟性、对换性、多次性

11.简述“抖动”产生的原因。P188 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太多,导致分配给每个进程的物理块太少,不能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导致每个进程运行时出现频繁缺页,从而导致处理机利用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称之为抖动。 12.简述中断处理程序的处理过程 1、测定是否有未响应的中断信号。 2、保护被中断进程的CPU现场环境 3、转入相应设备的中断处理程序 4、处理中断 5、恢复CPU环境后退出中断

13.什么是假脱机技术,假脱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假脱机技术是利用专门的外围控制机先将低速I/O设备上的数据传到高速磁盘上,或者反向操作。 组成: 1)输入和输出井 2)输入输出缓冲区 3)输入输出进程 4)井管理程序

14.请以假脱机打印机系统为例说明SPOOLing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假脱机技术主要由输入程序模块和输出程序模块所组成,系统分别为之创建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它们的优先级高于一般用户进程。 输入进程负责通过通道将信息从输入设备送到盘区的输入井中,输出进程负责通过通道将信息从盘区的输出井送到输出设备。 主机仅和快速存储设备磁盘中的输入井和输出井交换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率。

15.引入缓冲技术的原因有哪些? 1)缓和CPU与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 3)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4)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5)提高外设利用率,尽可能使外设处于忙状态。

16.什么是文件目录,对目录管理主要有哪些要求? 文件目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标志系统中的文件及其物理地址,供检索使用。 实现按名存取、提高检索目录的速度、文件共享、允许文件重名。

四、分析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画出分页系统地址变换机构图。 请添加图片描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