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技术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对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视频封面p图 AI换脸技术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对抗?

AI换脸技术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对抗?

2023-04-28 0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相信很多人都玩过AI换脸。上传一张自己的照片,就能把自己的脸贴在不同的场景中。

除了静态的照片,视频中也可以做到。前段时间,利用 AI 技术更换影视作品主角的一段视频就曾引爆话题榜。

AI换脸“杨幂版黄蓉”

图源:bilibili

01

AI换脸是一门怎样的技术?

AI换脸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图片或视频中的目标人脸进行置换。

虽然PS技术也可以通过剪切、移动图片位置达到换脸的效果,但PS换脸技术需要专业人员对图片和视频进行大量修改。如果处理不当,人脸衔接就会比较生硬,看起来不太真实。

相比之下,AI换脸不仅可以快速将一张人脸无缝融入到另一个图片或视频中,甚至连人物表情、口型都可以用AI技术合成,具有更强的“以假乱真”效果。

图源:中科院之声

AI换脸是如何做到的呢?除了五官,我们的年龄、性别、性格、情绪等因素都会反应在脸上。所有这些因素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都被视为参数。计算机可以通过对大量的图片进行学习和总结,得出这些参数,这个过程叫做“训练”。

为了使换脸后的图片或视频看起来更加真实,通常借助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简称GAN ),实现AI换脸。“生成对抗网络”是一种深度学习的框架,通过一个相互对抗的过程来完成模型训练。

典型的“生成对抗网络”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简称G),生成模型试图用几组数字生成一张合成人脸;另一个是判别模型(Discriminative Model,简称D),它对生成模型合成的人脸进行判别,分辨是真实人脸还是合成人脸。

GAN的架构

图源:AI科技大本营

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在大规模的图片下进行训练,两者互为博弈,形成对抗。一旦判别模型无法判断真伪,就说明这个网络被训练得比较成熟了。当深度模型被训练成熟后,输入一张人脸,便可以在人脸上生成各种表情,并把它替换到其他图片或视频中,实现无缝融合。

图源:微博

02

AI换脸有哪些应用?

AI换脸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美好的体验。比如,我们可以在一个影视作品中看到同一个演员不同年龄段的样子。电影《双子杀手》中,演员威尔·史密斯一人扮演两个角色,就是由面部动作捕捉的传感器和AI技术共同完成的。

图源:《双子杀手》

《爱尔兰人》中年近八十的几位演员变成四五十岁的模样,《阿甘正传》中的肯尼迪,《速度与激情7》中的保罗·沃克,都是通过AI换脸技术把已经逝去的往昔岁月重新呈现在银幕上,来致敬缅怀。

图源:bilibili

甚至,AI换脸技术让一部分人多了一份“兼职”。莉莉是一名23岁的以色列学生,她在特拉维夫兼职做服务员和调酒师,在德国销售汽车,还作为企业人力资源代表为新员工进行面试和入职培训。

她可以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处理工作,是因为她将自己的脸出租给了一家利用人们的肖像创建 AI 配音角色的公司,通过AI换脸制作出的数字克隆可以生成无限量的视频。每当有人使用莉莉的脸合成的AI角色时,她都会收到一笔收入,这项技术似乎成为了一种可行的创收方式。

使用莉莉的脸创建的AI角色

图源:ScienceAAA

03

如何防止AI换脸技术被滥用?

AI换脸技术在崭露头角的同时,弊端也日渐显现。比如前段时间,知名演员在微博声明,近日网上出现以AI换脸技术对其本人进行侮辱、诽谤的视频,其工作室已经报警。

图源:微博

国外一些名人,如明星、政要也都曾“中招”,被“换脸”至一些视频中,或被合成一些不存在的发言。这些以假乱真的图片和视频对个人和社会的潜在危害都是巨大的。

某软件上,用户利用AI技术改变政客言论。

图源:OSC开源社区

技术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我们要遵守法律,坚决杜绝使用技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视频要保持警惕,不要被逼真的效果所欺骗,更不要轻易传播不明信息,以免触犯法律。如果是善意行为,应在取得当事人或者版权方同意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这项技术。

防止侵犯他人肖像权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肖像权。在使用换脸APP之前,注意阅读用户协议,如果协议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能不玩就不玩。切勿将个人信息暴露在网络上,以免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同时,要提高防诈骗意识,警惕陌生人提供好处诱骗,涉及汇款事项时,多重认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