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周围的2颗“土豆”,真实身份被确认,它们摧毁了火星生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行星1372 火星周围的2颗“土豆”,真实身份被确认,它们摧毁了火星生命

火星周围的2颗“土豆”,真实身份被确认,它们摧毁了火星生命

#火星周围的2颗“土豆”,真实身份被确认,它们摧毁了火星生命|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877年,天文学家们在火星的周围,发现了2颗不起眼的“土豆”,作为火星的卫星,它们看起来实在是太特别了,因为我们印象中的卫星,普遍都是球体的形状,但是,火星的这两颗“土豆”却是不规则的形状。研究认为,这两颗“土豆”可能是火星捕获的小行星,答案真的如此吗?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它们进行研究,最终前段时间,终于揭晓了答案。

神奇的火卫一和火卫二火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小的行星,但是,它很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竟然拥有2颗卫星,要知道,比它大得多的地球和金星,一个仅有1颗卫星,而另一个则没有卫星。当然,火卫一和火卫二也都非常小,一个直径仅为22公里,另一个直径仅有12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即使是最大的火卫一,它也仅有月球的一百六十分之一大。火卫一和火卫二,到底是如何成为火星一份子的?前段时间,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团队,终于通过研究搞清楚了它们的起源,答案令人惊讶:火卫一和火卫二竟然拥有同一个祖先,那么,究竟是谁创造了它们呢?

研究者表示,和地月的关系一样,火星在诞生之处,也是只有一颗卫星,只不过,后来这个天体遇到了撞击影响发生了饥饿,火卫一和火卫二也就随之诞生了。所以,它们看起来才会如此的奇怪。研究认为,火卫一和火卫二的诞生时间,大约是实在27亿年之前,这意味着,在火星的远古时期,也曾经和地球一样,天空中只有1个“月亮”。当然,在这之前的火星,也曾经是太阳系中最宜居的星球之一,所以,研究认为,或许火卫一和火卫二的诞生,导致火星生命被摧毁。

在这两颗“土豆”中,科学家们最关注的就是火卫一,因为通过对于火卫一的研究,科学家们怀疑火卫一的上面存在水冰,同时认为火星逃逸的大气,可能也被火卫一吸收了。当然,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在于:大约4000万年后,火卫一就会和火星来一场大碰撞,那个时候,火星的周围将产生一圈的火卫一碎片,让火星拥有一个特别的行星环。科学家们已经计划在2025年前后抵达火卫一,然后采样返回地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或许火星身上的很多谜团,都可以在这两颗“土豆”上找到答案。

远古时期的火星长什么样?当我们看到如今生机勃勃的地球时,却不知道相似的场景,也曾经在火星上上演。研究者表示,远古时期的火星,极可能是太阳系中第一个孕育出生命的星球,因为根据研究发现,大约40亿年前,火星上可能就存在生命了。至少30亿年前,火星还是一个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非常优良的星球,而且当时的火星还拥有浓厚的大气层和稳定的磁场,这意味着,处于宜居带中的火星,也曾经拥有过丰富的液态水,并且有足够的宜居期孕育出生命。

只不过,后来的火星和地球不同,当地球上开始了生命的漫长演化时,火星却迎来了生命的“尾声”,火星开始变得荒凉,大气层消失,磁场消失,这些都导致火星不再宜居,但是,火星大气中检测到的甲烷,却在告诉着人类,火星上也从曾经存在过生命。因此,科学家们多年来才一直希望可以去火星上寻找生命,如今,人类也的确开始为火星生命而努力,如果足够幸运,可能很快人类就要和火星生命“见面”了。那么,到底是什么让火星失去了生命活力呢?研究者认为,这或许与火星遭遇过一场大撞击有关,这场撞击让火星失去了磁场,同时,也让火星上的生命大规模灭绝。研究来看,这场撞击大约发生在35亿年之前,虽然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地球也曾经多次遭遇过撞击,但是,地球却要比火星幸运。

火卫一和火卫二的诞生,或许也与这场撞击有关,那么,会不会是受到火星引力的影响,导致火星原本的卫星撞上了火星呢?一切的答案,或许都只能在火卫一、火卫二的身上寻找了,当然,未来这两颗“火星土豆”也将成为人类的资源基地,如果人类真能移民火星的话,一起拭目以待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