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把美国拉下“道德高地”,在舆论战场上,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联吊打美国 中国把美国拉下“道德高地”,在舆论战场上,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中国把美国拉下“道德高地”,在舆论战场上,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2023-06-11 2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把美国拉下道德高地,在舆论战场上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文胜”这个说法,来自三国时期郭嘉的胜败论。他提出,两个彼此竞争的阵营之间,“文胜”者才能让天下归心。简单来说,就是要有人找到一面团结大多数力量的旗帜,打造一套让大家都愿意遵守的标准,这样才能令行禁止,得到更多合作者的信赖。三国时期,董卓势大,但曹操打出了拥天子、匡汉室的口号,掌握了“道义”,所以最终才能以弱胜强,以2万人克袁绍10万兵。

而现在,中国正在赢得和美国之间的道义之争。

观察美国这个国家的行事作风,会发现它本身很注重在国际博弈中“占据道德高地”。

这和美国的文化心态有关。最初来到北美的那群移民,是一群清教徒。美国的主流价值,和清教文化传统关联很深,有一种道德优越感。美国人认为自己有资格在全球搞道德审判,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其他国家传播所谓“美国价值”,这种做法,这种心态,和西方历史上的“传教士”,其实非常像。

美国人研究苏联,常常批评说苏联有弥赛亚情结,有救世狂热,其实在这方面美国自己和苏联算是“卧龙凤雏”。

但是,在遇到中国这个对手之后,美国失去了解释自身“道德优越感”的资本。中国和它之前的面对的苏联、日本都不一样。苏联本身和美国分属不同阵营,双方各有一套独立的国家、社会建构话语,是对立的关系。日本本身是法西斯战败国,咽喉天然就被捏在美国手里,所以美国很容易站在道德高地上对日本实现“降维打击”。

但是中国本身和美国一样,都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受益者,是二战胜利方,是靠着全球化红利获得发展机遇的一方。可以说,美国损害中国的利益,就是损害全球化、损害国际社会共享发展红利的机遇。美国每朝中国捅出一刀,最后都会成为扎到自己身上的“回旋镖”。

比如,美国在全世界嚷嚷着自己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事实上,不断突破国际法界限、在全世界制造混乱和战争的,正是美国自己。

相比于左右互搏、陷入道德混乱的美国,中国明显深谙“文胜”之道。

首先,中国说话做事,会对自己的立场给出明确、清晰的论述,不玩文字游戏,让各方都“有法可依”。

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说自己遵守规则,但规则具体是什么,全看美国想要干什么,有着“灵活的道德底线”。中国遵守的规则,一定有文件可以遵循、有共识作为基础。中国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往往会花费漫长的时间,一旦规则落地,就能长长久久地运行下去。中欧投资协定谈了7年,《南海行为准则》谈了快6年,至今仍在推进。

其次,就是中国不搞“美国例外论”,不用双重标准。中国不像美国那么“厚脸皮”,在南联盟、伊拉克留下的血债还没干,立刻就能扭头在乌克兰危机上摆出一副卫道士的样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自始至终扮演的,都是“劝和促谈”的角色。

现如今,从中东到乌克兰,在国际热点问题上,中国的话语权正变得越来越高,甚至已经有能力和美国“抢方向盘”,在舆论战场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