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笔记】2021版WHO胸膜间皮瘤更新要点及鉴别诊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罗马诊断标准的由来 【衡道丨笔记】2021版WHO胸膜间皮瘤更新要点及鉴别诊断

【衡道丨笔记】2021版WHO胸膜间皮瘤更新要点及鉴别诊断

2023-05-09 12: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期课程回顾

上一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31周年系列公开课”的课程中,卢韶华老师分享了2021版WHO胸膜间皮瘤更新要点及鉴别诊断。摘要如下:

内容摘要

2021版WHO胸膜肿瘤分类更新要点

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WDPM)更名为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WDPMT),因证据表明这些肿瘤表现出相对惰性的行为;

局限性和弥漫性间皮瘤不再以“恶性”一词作为前缀;

原位间皮瘤(MIS)被添加2021年分类,可通过免疫组化的BAP1和/或MTAP缺失和/或通过FISH方法测定CDKN2A的纯合缺失来识别;

三种主要的组织学亚型(即上皮样、双相和肉瘤样)保持不变,但结构模式、细胞学和间质特征,根据其预后意义被更正式地纳入2021年分类;

上皮样弥漫性的细胞核分级,建议在病理报告中记录这一特征和其他组织学预后特征;

BAP1、EZH2、MTAP的IHC可鉴别诊断良性间皮增生和间皮瘤;

双相间皮瘤可在同时显示上皮样和肉瘤样成分的小活检中诊断,即使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低于10%;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中最常改变的基因包括BAP1、CDKN2A、NF2、TP53、SETD2和SETB1。

分化好的乳头状间皮肿瘤

罕见,文献仅约50例病例报道

与石棉接触史无关  

多数发生于腹膜 (女>>男); 极少数发生于胸膜(男女同比)  

胸膜乳头状间皮肿瘤平均年63岁 ,31-79岁  

诊断必要条件 (Essential criteria)

覆盖温和间皮细胞的乳头结构形成

无间质浸润

诊断理想条件 (Desirable criteria)

IHC:间皮标记(+)

BAP1 (+)

62001683414486307

分化好的乳头状间皮肿瘤

原位胸膜间皮瘤

罕见,个案报道,均有石棉接触史,伴/不伴胸膜斑块形成,多发生于放疗后或家族史

原位胸膜间皮瘤,好发于男性,男>>女

好发年龄:67-79 岁

需大块活检诊断(ideally 100-200mm2),小活检及细胞学不诊断

需临床、影像及病理三者结合进行诊断

诊断必要条件 (Essential criteria )  

胸腔积液

影像学或胸腔镜未见肿块  

胸膜表面单层增生间皮细胞(有或无异型)  

镜下无浸润  

IHC: BAP1和/或MTAP缺失:和/或CDKN2A缺失  

MDT讨论后诊断  

诊断理想条件 (Desirable criteria)  

覆盖温和间皮细胞的乳头结构形成  

无间质浸润

15041683414486673

原位胸膜间皮瘤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

弥漫性间皮瘤临床表现

一种显示间皮细胞分化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胸膜和腹膜,少数病例发生于心包膜、睾丸鞘膜和女性生殖道

肿瘤呈弥漫性生长,传统上认为起源于间皮细胞,但有研究提示肿瘤可能起自于间皮下细胞,该细胞可向不同方向分化

胸膜间皮瘤主要发生于50-70岁以上患者,北美洲男:女=9:1;腹膜间皮瘤多发于年轻女性,潜伏期15-30年

临床表现: 胸痛;呼吸困难40%;胸膜浸润50%

中位生存期: Stage I: 22 M; Stage II: 17 M; Stage II: 11 M  

69221683414487257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

上皮型间皮瘤

50%的胸膜间皮瘤和75%的腹膜间皮瘤属于上皮性;

基本特点: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

细胞形态:瘤细胞形态基本一致,呈立方状、多边形;胞浆嗜酸性;核分裂象不常见

44721683414487751

上皮型间皮瘤组织学亚型

上皮型间皮瘤形态学变型

管状乳头状变型

腺瘤样 (微腺样)变型

实体(片状)变型

小细胞变型

透明细胞变型

蜕膜样变型

多形性变型

肉瘤样型间皮瘤  

由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成束状或杂乱分布

生长方式与纤维肉瘤相似;肿瘤显著间变则类似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需与肺肉瘤样癌累及胸膜或肉瘤样肾细胞癌转移鉴别  

56081683414488177

肉瘤样间皮瘤

诊断注意事项

5%肉瘤样间皮瘤上皮标记阴性

肿瘤异源成分上皮标记可能阴性

上皮标记阳性肿瘤

1、滑膜肉瘤

2、上皮样肉瘤

3、平滑肌肉瘤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皮瘤

由Kannersrin和Churg于1980年首次报道

特征:间质内含有大量致密的胶原纤维为特征,梭形细胞夹杂于胶原纤维之间

诊断标准:上述区域至少占50%以上,其他区域可为典型肉瘤样间皮瘤成分;

浸润肺或胸腔、坏死、肉瘤样区域或远处转移

生物学行为呈高度恶性:鉴于本型易于机化性胸膜炎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混淆,2004WHO单独列出

50291683414488685

96211683414488808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间皮瘤

双相型间皮瘤

上皮样和肉瘤样两种成分混合而成

每种成分至少占该肿瘤10%

对肿瘤广泛取材将会增加双相型病例的比例

双相型间皮瘤易被误诊为滑膜肉瘤、癌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间皮增生伴间质纤维明显增生

88271683414489532

双相型间皮瘤

影响弥漫性间皮瘤预后因素

52831683414490003

DPM组织学亚型与预后相关

32051683414490550

多形型与双相型DPM预后相似

9861683414490974

实体型与多形型多发生于间皮瘤术后

胸膜间皮瘤的鉴别诊断

一、间皮瘤vs转移性腺癌

80091683414491302

91711683414491730

间皮标记

3621683414492240

腺癌标记

二、间皮瘤vs反应性间皮增生

鉴别诊断难度大

病理诊断一致性差

应谨慎诊断

充足的病理标本

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形态相结合

简单性间皮增生

增生的间皮细胞呈单层扁平或立方状,规则地分布于浆膜面

间皮细胞无异型,但有时可见清晰核仁

简单性增生可见于任何刺激浆膜的情形:胸腹水、气胸、内膜异位、卵巢肿瘤、盆腔炎等

非典型间皮增生

可呈单层立方状,也可在浆膜面堆积成实性结节,多无乳头轴心

间皮细胞显示不同程度异型性,通常表现为核增大,可见明显核仁

若非典型增生间皮下结缔组织内无炎症反应、或显示致密纤维化时,要考虑恶性可能性

64821683414492790

82571683414492924

三、肉瘤型间皮瘤vs梭形细胞肿瘤

肉瘤样型间皮瘤的鉴别诊断

肉瘤样癌

梭形细胞肉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等

骨肉瘤或软骨肉瘤

脂肪肉瘤

恶性黑色素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

SFT

5511683414493568

四、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皮瘤vs机化性胸膜炎

83921683414494018

小结

胸膜间皮瘤诊断时,需与各种累及胸膜的原发性及继发性病变鉴别。

疑难病例、小活检标本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胸腔镜或开胸术所见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胸膜间皮瘤诊断需病理、影像及临床进行多学科讨论。

设计:鹏飞

编辑:小约翰

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内容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