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HomePod ,解锁听歌新姿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网易云音乐能播放本地歌曲吗 深度体验|HomePod ,解锁听歌新姿势

深度体验|HomePod ,解锁听歌新姿势

2024-06-17 07: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章开始我们先上个对比,第一个是正常情况下用手机听歌的一般流程,第二个是用 HomePod 听歌的流程。

用手机听歌。 掏出手机,解锁;滑动屏幕,找到播放软件,打开;点击跳过广告,选择歌单,播放。手机开始震动,被音质成功劝退,暂停;拿出蓝牙音响,找到电源键,开机;等待一小会,蓝牙已连接。开始播放。用 HomePod 听歌。我说:「Hey Siri,来点音乐」,当 Siri 说完「没问题,现在就为你播放一些专为你挑选的音乐」后,音乐就开始播放了。

用 HomePod 听歌只需动动嘴,无需其他任何一步多余的操作。 如果你探索过 Apple 的「家庭」,而且设置了到家自动化。那么当你打开家门的一瞬间,迎接你的不是一片乌漆麻黑的冰冷,而是柔和温馨的灯光,不冷不热的温度,以及充满整个房间的美妙音乐。

产品定位

「Pod」这个单词开始出现在广大中国消费者眼前是 iPod 发布的时候 ,然后是 AirPods,现在是 HomePod。在苹果的努力下,似乎只要某款产品的名字里含有「Pod」,就和音乐有点关系。我们姑且将「Pod」代表为音乐吧。

因此,HomePod = Home + Pod =「家庭」 + 「音乐」= 在家庭中播放音乐的智能扬声器。智能?Apple 可以联网的产品,Siri 怎么会缺席。似乎只有在私密空间中,我们才会愿意使用 Hey Siri,我反正是不可能在公共场合用「Hey Siri」,除非两只手都腾不开。高情商:Siri 在定闹钟、关闹钟、设定计时器、查天气、点歌,新建提醒事项这些事情上还是挺智能的。

音乐

HomePod 不能通过蓝牙协议播放内容,也没有内置电池,所以优雅使用它的方式就是:接上电源,连上 Wi-Fi,动动嘴。把 Mini 插上移动电源,连接手机热点,这不是为难自己和 HomePod 嘛。HomePod 想提供的是只要动动嘴就能听上音乐的体验,而不是要做那种每次听音乐都需要折腾一会的便携式移动蓝牙音响。前提是你为 HomePod 设置了默认播放源,最推荐的音乐播放源就是苹果自家的 Apple Music 了。我薅的是学生优惠的羊毛,订购一个月的 Apple Music 学生套餐仅需5元,几乎涵盖了国内外所有歌曲的版权,还支持无损和杜比全景声,简直不要太香。虽然国内的一些平台也支持 HomePod 了,但是体验不尽人意,我比较喜欢纯粹的音乐体验,国内各种音乐软件别的不说,运行软件就要点击跳过广告这件事已经让我放弃使用了。

网易云|QQ|酷狗音乐,以及「家庭」中的设置家庭

关于 HomePod 和智能家居之间的爱恨纠纷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在这就举个简单的例子:自从把房间里的灯都接入 Apple 的「家庭」中后,现在自己已经很少会主动去开/关灯了。房间里灯的各种明暗变化,总能在恰当的时机等着你,最多也就动动嘴的事情。

下文就从我入手 HomePod 的真实经历展开,分享我使用 HomePod 快一年的深度体验。有些功能因为居住条件的限制可能体验不到。下文中 「Mini」代表 HomePod Mini,「HomePod」代表第一代 HomePod。

入坑过程阶段一:单个 HomePod

21年初,我在闲鱼上花 1400 收了个黑色国行 HomePod。现在21年末,由于苹果已经下架 HomePod,加上两个 HomePod + Apple TV 4K 可以产生的超能力,闲鱼上一个常规渠道的国行 HomePod 普遍被炒到了2000 左右。

顶部一个超大的低音单元,底部360度均匀分布着的八个定制高音单元,加上一块钉子户 iPhone6 上的 A8 芯片,这就是 HomePod 的底气所在。硬件配置和其他智能扬声器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当然,发售的价格也不再一个级别上。如果说让我一个普通消费者选择一个音响,它可以很方便地听歌,音质对我这种虽然业余但有一定追求的人来说能够接受,价格上攒一攒还能承担得起,最好能配合 Apple 的生态使用。似乎市面上存在的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就是 HomePod 了。这么一想 1400 的价格似乎还挺实惠。由于这是我买入的第一个比较专业的音响设备,所以听惯了耳机和电脑手机等自带扬声器的我,第一次听到 HomePod 的声音时想不出「震撼」之外的形容词。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买它的时候还在读大三,花了将近一半的奖学金。买回来之后老喜欢了,有空的时候就忍不住用手盘它,包装盒也一直珍藏到现在。或许没有对比就感受不出 HomePod 空间音频技术的厉害之处,手上有人没有类似赛道的产品进行比较,反正听感还挺舒服,总感觉房间里四面八方都有音乐的声音。

使用建议: 放在脑袋正后方,靠近墙面的地方。这样无需改造你的房间就能得到一套带回音壁的音频系统:只需HomePod 的空间感知技术加上你四周的墙壁。能够营造出一种让你觉得整个房间在唱歌的听觉氛围。

阶段二:单个 HomePod Mini

国庆回老家时,HomePod 是不可能带回家的。家里只有那种很老的电脑音响,2.1声道那种。如果我躺在床上想听个歌,还得下床,打开电脑,通过电脑放歌,我宁可不听。于是,在闲鱼上逛了一会,运气好用460收了个几乎满保的 Mini。当时打算在家用一个国庆假期,回上海就准备出掉。(后面啪啪打脸)

因为在老家只有一个 Mini ,没有来自老大哥 HomePod 直接的对比,所以那几天感觉 Mini 还是很香的,反正比我几百块钱的网易云音乐蓝牙音响听起来要舒服很多。不过比起那种台式机用的2.1声道的音箱还是差距挺大的,不过 Mini 胜在听歌方便。就算音乐的声音很大,我也不需要提高嗓门来唤醒 Siri。 使用建议: 我自己的 Macbook 喜欢用支架架起来,把 Mini 塞到电脑和支架下方的空间后,听音乐就不会因为声道偏向一侧而浑身难受了。桌面空间比较宽裕的话也可以直接放在屏幕正后方啦~

阶段三:单个 HomePod Mini + 单个 HomePod

 

由于买之前就认真做过功课:Apple 不支持让一个 HomePod 和一个 HomePod Mini 组成立体声。虽然 Apple 的 AirPlay 可以让很多台 HomePod 或 HomePod Mini 同时播放相同的内容,但这仅仅是播放的内容相同,声音本质上还是单声道,并没有因为增加了一个输出扬声器,就产生了声道的区分。

还没回上海前,觉得 AirPlay2 能让很多个设备同时播放,而且人耳感觉不出延迟这个点会惊艳到自己之外,一个 HomePod 加一个 Mini 好像也没其他值得称赞的地方了。而且租的房子是单间,平时也就我一个人,所以用不上隔空传话的功能。但现实给我啪啪打脸。

国庆假期结束,回到上海后,果然不出意料,在老大哥 HomePod 的震慑下,Mini 就是个弟弟。本着持续不断的探索精神,将单个 Mini 和 HomePod 播放同一首歌的时候,在控制中心默认是将两个设备控制在同一个百分比的音量的,这样就算 Mini 在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感觉上音乐还是从后面的 HomePod 上播放的。但看到在 iPhone 的控制中心中可以单独控制HomePod 的音量,当我把一个 Mini 的音量拉低 5%左右,神奇的听感出现了。脑袋凑在 Mini附近,盯着 Mini 看,乍一听没毛病,声音就是从这个小东西里传出来的,但是随着音乐进度条的推进,一个鼓点,彭的一下,房间一震,忍不住发出这个疑问:这么小的玩意低音这么猛的吗??

Mini 以往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中,它的低音下潜远没有这么深,但是在 HomePod 老大哥的加持下,硬生生的给你产生了一种,Mini 的音质很赞的错觉。这就很神奇了啊,这不像传统的那种2.1音响系统,分为高频单元和低频单元,Mini 和都 HomePod 分开的话都是全频单元。

使用建议: 一个 HomePod Mini 放在你眼睛看得到的前方(最好是正前方),一个 HomePod 还是放在脑袋瓜正后方靠近墙面的地方。这样两个 HomePod 同时播放音乐的时候,会让你大吃一惊:这样一个苹果(一种红色成球状的水果)大小的 HomePod Mini 的低音和声场也太夸张了吧。播放流行音乐的时候,你会感觉人声和一些中高频的声音就是从你眼前的 Mini 里发出来的,而其他一些乐器声是在房间的四面八方环绕着你。

阶段四:一对 HomePod Mini + 单个 HomePod

看了很多的评测视频,似乎都说俩 Mini 组成立体声后听感上会带来很大的提升,很多评测 UP 主都推荐:买 Mini 就买俩。入第二个 HomePod Mini 的想法已经挥之不去了。于是乎,蹲了几天闲鱼,终于以 450¥ 的价格入手了个还有大半年保修的 Mini(完全忘了国庆在家和老妈说,买这个就暂时听听,回上海再卖掉,出得好还能小赚一波。脸有点红,还有点疼)

由于我邮寄地址填的是公司,为了尽早确认收货,周六带上第一个 Mini 赶到了公司加班,就为了第一时间体验到立体声。结果由于公司网络策略的问题,就算能够把两个 Mini 组成立体声,播放音乐的时候两个 Mini 也不能正常工作,我甚至一度怀疑我买到华强北的高科技产品了。直到把俩 Mini 同时连上同事开的热点后,我才能正常地在俩 Mini 合体成的「立体声扬声器」上播放音乐。这个小插曲充分反映了 HomePod 对网络环境的苛刻要求。不过用立体声听了会音乐后,似乎没有那种特别震撼的感觉。当天晚上比较冷静地回到家后,用这个「立体声扬声器」看了部电影,这时候才真正的体会到了立体声的魅力。或许电影更加注重通过声音的表现来增加观众观影时的代入感,当你用单声道和双声道看电影时,声音上所带来的体验完全是两码事。一辆车从屏幕左边开到了屏幕右边,引擎声在听感上也从左边来到了右边。总之两个 Mini 组成的立体声在观影方面没有让人失望。

得益于AirPlay 能够无延迟地在多个设备上播放同一个输入的特性,俩 Mini 组成的立体声与 HomePod 同时播放同一首音乐的时候,各种不同频段的声音在房间中是三维的,你可以感觉到主唱的声音在你前方,或许偶尔有吉他的声音从立体声组合中左边的 Mini 传来,过了一会,你又听到了其他乐器的声音从右边 Mini 传了出来,一些 Mini 表达不出来的频响范围又是从脑袋后面的 HomePod 上传来的,一些低频混响是 HomePod 通过空间感知技术处理过后从四周墙壁反弹回来的。仔细一想,这不就是 「真·空间音频」吗?这怕不是物理版的空间音频。所以使用建议是把俩 Mini 组合成立体声后,一左一右地放在前方靠近自己的位置,而 HomePod 则放在后脑勺后方的墙边上。

阶段五:两个 HomePod + Apple TV 4K+(暂未实现)

等 HomePod 价格下来了把俩 Mini 挂闲鱼,然后再入个二手的 Apple TV 4K,4K投影仪买不起那就整个二手的 32寸 4K显示器,开个非国区的 Apple ID,用尘封已久的树莓派4B搭个软路由 + 简易版Nas,把俩 HomePod 组成立体声后设置为 Apple TV 的默认扬声器,体验8平米内 Dolby Atom 的震撼音效,想想都让人搬起砖来更加积极。祈祷不会被邻居投诉。

我房间里 HomePods 的布局房间布局俯视图

当我坐在座位上的时候,整个房间的声音系统是 「HomePod 版 2.1 声道&真·空间音频系统」。当我人横着躺在床上,脚放在座位上的时候,声音系统是「双核&单声道音频系统」。也就是说,声音系统会随着人在房间里相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使用场景

在我接近一年的日常使用中,使用 HomePod 最多的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直接在 HomePod 上用 Siri 点歌来「听音乐」。第二种是将 HomePod 作为其他 Apple 设备的「无线音频输出扬声器」。还有就是平时和「Siri」之间的交流。如何优雅地使用 Apple Music 或许会专门出一期文章,就不在这里重复讨论了,我最常用的就是「Hey Siri,随机播放不插电热歌(Apple Music 中的一个歌单)」。

听音乐HomePod 自身作为音乐播放器 + 扬声器。这也是我平时使用最多的场景。加上苹果今年召开的秋季发布会上提到的「基于场景的播放列表」加上第三种 Apple Music 的订阅方式,让通过 HomePod 听歌这件事越发的顺心如意。苹果发布会截图将 Apple 其他智能设备,比如 iPhone 上的音乐「隔空播放」到 HomePod 上,这时候HomePod 的角色仅仅是一个无线扬声器,音乐播放器是 Apple 的其他智能设备。 如果 iPhone/iPad 上正在播放音乐,这时候将设备靠近 HomePod,音乐就会无缝转移到HomePod 上播放,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是 iPhone 11 及以上的设备和 HomePod Mini 组合,U1 超宽频芯片的加入,让整个过程的体验更加流畅。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无线音频输出扬声器在 Mac 上将系统的音频输出设置为 HomePod 苹果自家的视频服务(需要外区Apple ID 才能订阅)完美支持通过 HomePod 播放音乐。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播放视频时候,声音没有延迟。优酷则有两秒左右的延迟。在Safari 上播放流媒体的时候也完美支持。如果是本地视频文件,最好下载 mp4 格式的视频文件,然后导入到系统自带的「视频」App 中,这样就可以解锁满血版的 AirPlay 了,轻松同时隔空播放到多个 HomePod 上,还没有延迟。其他格式的视频文件也可以通过 IINA 这个软件播放的时候,将系统的声音输出选择为 想要的 HomePod(这里无法同时选中HomePod 和 Mini) ,然后在 IINA 音频设置里将音频延时设置为两秒,也没有延迟。苹果自带的「视频」AppiPhone/iPad 上设置音频输出为 HomePod 爱腾优和哔哩哔哩这四个 App 中,只有爱奇艺完美支持把视频的声音隔空播放到 HomePod 上。Safari 网页上的视频也完美支持通过 HomePod 播放音频。Siri闹钟是让 Siri 帮我定的,早上闹钟响了也是喊 Siri 帮我关的。醒来问 Siri 几点了,问 Siri 天气怎么样,让 Siri 帮我开关电器。

早上刚睡醒还没睁开眼的时候,随口一句「Hey Siri,几点了」,没有刺眼的屏幕,只有 Siri 温柔的声音。手机上闹钟响了,直接「Hey Siri,关闭闹钟」,都不用睁眼找手机就可以继续舒舒服服的睡。为了防止睡过头,我设置了在起床DDL的时候在 HomePod 上随机播放「叫醒我」歌单,这个时候就代表自己必须起床了,于是在打满鸡血的音乐中穿衣洗漱。每天重复枯燥的起床折磨似乎也没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幸福就这么简单。

HomePod 进化史2018年初 HomePod 刚发售的时候,HomePod 不支持用中文唤醒 Siri,2019年初 HomePod 上的 Siri 才学会了中文。以前 HomePod 上的 Siri 只用播放 Apple Music 曲库中的音乐, 而现在支持网易云、QQ、和酷狗音乐的曲库了。HomePod 通过系统更新实现了作为家庭中枢的功能。以前 HomePod 上 Siri 语音反馈的音量只能和播放媒体的音量保持一致。半夜三更能吓死人那种。现在 Siri 可以在识别环境音量大小后,智能判断用多大的嗓门和我们说话了。在 Apple 下架了 HomePod 不久后,HomePod 系统更新后支持了 eARC 功能。目前这功能还只支持老大哥 HomePod。就在前几天,HomePod系统15.1(tvOS 15.1)升级后,Apple Music 上的无损音乐正式来到了 HomePod 全系列上。其中 HomePod 甚至可以用杜比全景声格式,来播放带有空间音频效果的音乐。开启无损音乐和杜比全景声

 

一些槽点HomePod Mini 的音量控制按钮没有背光,所以在外界环境光不怎么充足的情况下,或者看的角度不对的时候常常找不到那两个按钮在哪。这个问题在 HomePod 上就感觉不到,因为HomePod 的音量加减区域是自发光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能够看的很清楚。MacOS 上暂时无法将一对 HomePod Mini + 一个 HomePod 一起选择为系统音量的输出,只有「视频」和「音乐」两个App支持同时 AirPlay 到多个HomePod上,甚至连 QuickTime 都不行。macOS 菜单栏中的音频控制组件每次「Hey Siri 播放XXXX」的时候,Siri 都会重复「好的,现在就为你XXXX」,个人更加喜欢说完指令后,Siri 听懂了直接去操作就行,没必要再说出来强调一下,这个反馈除了刷存在感之外感觉没啥必要。而且还无法关闭这个反馈。HomePod 外面的编织网格很容易脏很容易脏很容易脏。总结一下

HomePod 家的新声。

第一次初始化 HomePod 时需要一点时间,当初始化完成后,用 HomePod 听歌动动嘴就行。配合自动化甚至可以连动嘴那一步都可以省略,Apple 力求提供一种极简却又不将就的听歌体验。

如果纠结买俩 Mini 还是一个 HomePod,平时听歌更多的话我的建议是买一个 HomePod,毕竟 HomePod 的空间感知技术在听歌体验上带来的提升要比俩 Mini 组成立体声带来的更多。

俩 HomePod Mini 组成立体声后更适合作为桌面无线扬声器,至于打造家庭影院这件事,还是放心大胆地交给老大哥 HomePod 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