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答辩及申请学位流程提示Tips for Thesis Submission Defensing and Applying for A Graduate Degree(2023年6月13日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答辩决议书放档案里吗 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答辩及申请学位流程提示Tips for Thesis Submission Defensing and Applying for A Graduate Degree(2023年6月13日更新)

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答辩及申请学位流程提示Tips for Thesis Submission Defensing and Applying for A Graduate Degree(2023年6月13日更新)

2023-07-28 02: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答辩及申请学位流程提示(持续更新)

Tips for Thesis Submission Defensing and Applying for A Graduate Degree

(continuous update)

有疑问请联系相关研究生秘书:

郑老师 2580019; [email protected]:负责博士及学术型硕士

麻老师 2580599; [email protected]:负责通信系、智能系、软工系专业学位硕士

陈老师 2580025;[email protected]:负责计算机系专业学位硕士、国际硕士

特别说明:

1. 错过每批次要求的论文答辩截止时间、纸质材料提交截止时间的,均只能申请下一批次的授学位。

2. 请认真仔细阅读全文,严格按要求进行。所有不按要求规范提交的材料或申请,均退回重新提交。

3. 学位申请各流程具体要求,请详见《信息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以此为准。该文件详见附件1。

毕业论文送审、答辩及申请学位流程简表(具体要求详见正文内容)

步骤

具体流程节点

注意事项

一、定稿送审

1. 论文定稿

定稿须经导师同意

2. 预答辩并修改再次定稿

博士生必须完成

3. 科研成果审核

之前已审核过则无须重复进行

4. 系统上进行答辩申请

仅学分全部完成、预答辩完成(博士生)方有权限进行申请 

5. 定稿论文查重(第一次查重)

邮件须附上《答辩申请表》

6. 定稿论文送审前形式审查

审查电子版

7. 定稿论文送审

全部走教育部平台送审(国际学生除外)

二、答辩

1. 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准备

2. 填写《厦门大学研究生登记表》

表格统一发放。个别答辩请找研究生秘书领取

3. 依据要求进行答辩

请务必在每批次要求的答辩截止时间前完成答辩

三、答辩后提交材料

1. 修改论文,再次定稿

定稿须经导师同意

2. 定稿论文查重(第二次查重)

邮件须附上《答辩决议》扫描件

3. 系统里进行学位申请

 打印出《学位申请表》

4. 打印毕业论文,提交所有纸质材料进行论文形式审查

(1)请特别注意每批次论文形式审查提交时间;注意纸质版材料最后截止提交时间

(2)纸质版论文通过形式审查后,应按时交全所需全部份数的纸质版论文

一、 毕业论文送审流程

(一)论文定稿(含预答辩要求)

论文经过导师确认同意后进行定稿。

1.博士预答辩

(1)博士生首次定稿后必须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一般应安排在正式答辩的3个月前进行(在学院规定的时间段里完成),预答辩通过后方可安排论文送审。(预答辩由实验室或导师自行组织,答辩委员会成员不包括导师,不少于5人,博导应不少于2/3,不限校内外专家),预答辩通过后,论文可再次修改,经导师确认后再次定稿。

博士生预答辩表格详见附件2“博士生毕业流程表格”压缩包。

硕士生是否要组织预答辩,由导师(导师组)或实验室确定。

有关预答辩等要求,具体详见《信息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2)预答辩流程:

①导师同意定稿,同意进行预答辩;

②导师或预答辩秘书填写完整《博士论文预答辩相关信息表》,在规定提交的时间里(见每年的答辩及申请学位的时间安排计划表),发给相关研究生秘书进行审核;

③学院进行预答辩公示,公示3天;

④公示无异议后,由各导师/导师组/实验室按要求组织预答辩,具体程序可详见附件2“博士生毕业流程表格”压缩包。

(3)预答辩需要填写的表格:①厦门大学博士学位预答辩审核表(需附报告或ppt);②预答辩成绩评定表

2.按规定,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5万字(英文博士论文一般要求80页左右——仅针对国际博士生)。

本环节特别注意:论文格式请严格按照厦门大学毕业论文规范要求(见附件5)进行调整。若使用Latex排版,请注意格式依然要遵循最新的厦门大学毕业论文规范要求(见附件5)。

(二)科研成果审核(系统上已完成审核的,可以跳过此步骤)

1. 准备材料:按《博士生、硕士生申请学位所需的科研成果检索要求及系统填写注意事项》的要求,提供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图书馆检索证明+论文首页等);

该注意事项可见附件2压缩包,也可具体详见网页:https://informatics.xmu.edu.cn/info/1047/4695.htm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2. 系统上填写科研成果,并请导师在系统上审核通过;

3. 提供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给研究生秘书审核:

将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的电子版(原件扫描或拍照;需要导师手写签名的,务必是手写签名后扫描或拍照),发送给相应负责老师的邮箱(详见前文)进行科研成果审核。格式要求如下:

A.邮件名:科研成果审核-姓名-学号;

B.材料命名:同一篇成果的证明材料以标题(可简写)为前缀,加上材料具体内容。多篇成果请标注序号。

如:1-1.xxxx-检索证明;1-2.xxxx-分区证明;1-3. xxx-论文全文;2-1.xxxx-录用函;2-2.xxx-论文全文;2-3.xxxCCF推荐列表的截图。

C.附件:待审篇数1-3篇的,附件请不要用压缩包,方便直接预览;待审篇数多的,可使用压缩包。

4.注意事项:请务必按科研成果认定要求,该导师签字的,务必导师手写签名后扫描或拍照;最终申请学位需要提交所有纸质版材料时,只认原件或导师手写签名版本。

(三)学分及前置学历审核

1. 在研究生系统上检查学分是否全部完成,若有缺,请及时补全修满学分。

2. 检查前置学历学位是否填写完整且通过审核。若有缺,请及时填写完整。

本环节没有通过审核的,请及时联系相关研究生秘书(详见本文第一段)进行学分及前置学历学位审核。

培养环节需要的各类表格详见附件2的毕业流程表格压缩包。

(四)进行答辩申请

1. 学生个人进入研究生系统,进行答辩申请。提交申请后打印1份《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请导师签字后交研究生秘书办公室相关负责老师。

特别说明:目前,仍存在有学生未返校而无法提交纸质版的情况。针对此,2023年,请学生在系统上提交申请后,将《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打印成PDF电子版,提交论文第一次查重申请时,一并附在邮件里发给相关研究生秘书(同时抄送导师)。导师签字事宜可等返校后再办理,纸质版《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则在答辩后提交纸质版材料时再一并提交。

2. 有关系统里进行答辩申请的注意事项:

(1)有关“论文选题来源”的填写,如果毕业论文选题并非属于某个科研课题项目,请选择“非立项”;如果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于系统罗列的科研课题项目之外的项目,则选择“其他”。

(2)填写论文相关信息时,严格按照系统里各栏目的字数要求进行填写,不要超过限定字数,超过的字数在打印申请表时将无法显示;

(3)提交答辩申请后,发现有论文相关内容需要修改,可到系统里“学位论文管理”栏目里进行修改;

(4)在答辩结束、答辩审核通过之前,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有误或有变动,均可自行修改。

(五)论文查重

1. 查重论文的命名格式:学号_作者_篇名_专业_导师;

例:31520051152623_张三_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李一;

2. 论文查重仅针对导师确认同意定稿的定稿论文。论文查重有两次:第一次是送审前,送审论文定稿进行查重;第二次是论文答辩后,确定的终稿论文进行查重。

3. 第一次查重(送审论文查重):

定稿论文经导师同意送审后,按规定格式存成电子版,格式为Word文档或PDF文档(原则上用Word,若论文无法转换成Word版本,可用PDF),查重论文按全文报送查重(不包括原创性声明和著作权使用声明),必须小于20M,发送至相关负责老师邮箱(详见本文第一段),同时抄送给导师,邮件标题请标注“论文送审前查重-学号-姓名-专业-联系电话”

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注意:发送查重申请邮件时,请同时附上《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PDF电子版。

博士生注意:

(1)仅当通过预答辩,方可进行定稿论文的查重申请。

(2)发送查重申请邮件时,须同时附上两份预答辩材料的扫描件:《1.厦门大学博士学位预答辩审核表》(扫描件)、《2.预答辩成绩评定表》(扫描件)。

(3)预答辩的纸质材料在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提交材料时一并提交。

4. 第二次查重(答辩后终稿论文查重):

终稿论文一律按规定格式存成电子版,格式为PDF文档;终稿查重论文按全文报送查重(即论文最终版,包含论文正文、论文封面、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著作权等论文全部组成部分。查重论文请务必删除文中的空白页),小于20M,发送至相关负责老师邮箱(详见本文第一段),同时抄送给导师,邮件标题请标注:“答辩后定稿查重-学号-姓名-专业-联系电话”。

第二次查重(答辩后终稿论文查重)环节特别注意:

(1)答辩结束后,论文修改好经导师确认终版定稿(即不再做任何修改变动)后,及时到系统里“学位申请与授予”模块的“学位论文管理”,进行论文信息修改,确保系统里论文的最终信息与定稿一致。

(2)查重邮件,同时附上《学位论文答辩决议》扫描件;

(3)论文确定终稿后,及时按要求发送给相关负责的研究生秘书。只有定稿查重通过后,方可在系统上进行学位申请。

5.具体查重规定请见附件4《信息学院学位论文查重规定(2021年4月修订)》。

6.未按规定格式保存和命名拟查重的论文,将不予以进行查重。

7.第二次查重通过后,打印1份《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登记表》由学生、导师签字。

查重环节特别注意:查重论文请严格按照学校论文格式要求进行确定,知网查重能自动识别正文和参考文献,但论文若没有按学校要求的格式调整,则有可能会识别错误,造成查重率的偏高。

(六)论文送审

1.所有的论文均须进行盲审。

2.盲审论文必须删除:学生姓名、导师姓名、致谢、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部分等。

3.盲审论文提交给相关研究生秘书(详见本文第一段)进行送审。

盲审论文请按学院要求的学位论文格式进行排版。

研究生秘书在送审前会对电子版论文进行论文形式审查。未通过论文形式审查(即不符合论文格式要求)的论文,将予以退回修改,不予送审。

4.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不少于2名,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不少于3名。

5.送教育部平台进行论文评审的论文(全体国内硕博研究生):

(1)盲审论文电子版(PDF格式)、论文信息汇总表(excel表格)、摘要(TXT文档)三项材料,发送给相关负责老师的邮箱(详见本文第一段),同时抄送给导师,邮件命名为:送审论文_姓名_学号_联系电话;

(2)盲审论文的命名格式为:“10384_学号_LW”(PDF文件),

如:10384_100012013120001_LW.pdf

注意:LW是字母,不是论文题目。学号如果含有字母,字母务必大写。

(3)《论文信息汇总表》(EXCEL表格)的命名格式为:10384_学号-姓名-专业-论文信息汇总表。

(4)《论文信息汇总表》的填写:

A. 请认真阅读表中所附的注意事项,严格按格式要求进行填写。

B. 黄色表头为必填,灰色为选填,请所有栏目都尽量填写完整,“姓名”栏务必填写。

C. 表头不可修改,信息汇总表上传时,会对其进行验证,否则无法通过;

D. 填写请从第5行开始填写(不要在第3行和第4行这两栏范例栏填写),填写好后删除第2-4行(填写注意事项和两栏范例);

E. 对栏目列是下拉选项填写时,点击选择列表中相应项目即可进行选择输入;

F. 填写字典列时,请按照各类别规范字典(见具体表格里的各类表单),填写对应的代码或中文名称;

G.“单位代码”栏:填写“10384”。

H.“所在院系”栏:只填写到学院,不填写系。

I.“一级学科码/专业学位类别码”栏:学术型(博士、学硕)填写“一级学科码”;专业型(专硕)填写“专业学位类别码”。

具体代码查看汇总表里所附的相关表单“学科代码”、“专业类别代码”。

J. “论文研究方向”指的是所写的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非常重要,是系统自动确认评审专家的主要依据。请务必与导师沟通确认好后再填写。

K. 平台送审时上传的材料仅包括论文和摘要,没有其他材料。

“是否上传简况表”、“是否上传自评表”、“是否上传其他材料”三栏均填写“否”。

L.“送审专家数”栏:博士生填写“3”;硕士生填写“2”。

(5)摘要(TXT文档)的命名格式为:10384_学号_ZY,

如:10384_10011201312002_ZY.txt

摘要内容:中文即可。

(6)平台一般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工作,在25个工作日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工作;若增评2篇,评审时间自增评日期开始顺延15个工作日。

(7)一般情况下,当年预计于6月、12月申请硕士学位的非涉密硕士学位论文,学校要求各学院应分别于3月底4月初、9月底10月初将论文提交至送审平台。

学院每年会依据当年实际情况,告知毕业生具体截止时间有否变动,请以当年学院通知的具体时间节点为准。

其他时间段内均可送审,但超过对应时间节点的送审,不能保证一定赶得及对应批次的授学位,是否来得及须看送审结果实际返回的时间快慢。

6.由学院送审的论文(仅针对国际硕士生、国际博士生):

(1)盲审论文电子版(PDF格式),发送给相关负责老师的邮箱(详见本文第一段),同时抄送给导师,邮件命名为:送审论文_姓名_学号_联系电话;

(2)盲审论文的命名格式为:“学号_论文名称_专业_硕士论文”,

如:23020151153382_基于***的研究_计算机技术_硕士论文

(3)答辩秘书或导师提供《论文评阅专家名单》:

由答辩秘书或导师填写《论文评阅专家名单》 (评阅专家候选名单原则上由实验室、或导师组统一确定),电子版发送给相关研究生秘书,学生应回避该名单;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名单数量:博士需提供6人作为备选名单,名单中评审专家所在单位应不相同。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一般应为博士生导师,其所在单位一般应与本校或本学科具有相当及以上水平,或为实务部门的教授级专家,或为参与指导过博士生的教授级专家。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不少于三名,且均为校外专家。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名单数量:硕士需提供5人作为备选名单,名单中评审专家所在单位应不相同;必须均为校外高级职称硕导,省外盲审须全部为外省高校或科研院所高级职称的硕导。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要求:应为硕士生导师,其所在单位一般应与本校或本学科具有相当及以上水平或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对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的资质有特殊要求的,须报研究生院备案。

(4)硕士生领取学位论文评阅书一式2份:研究生秘书办公室领取:海韵行政C-304;填写好论文基本信息,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表明身份的信息,但评阅书上的学号及论文题目必须保留。

注意:疫情防控期间均采用电子版送审方式,因此,不需要领取纸质版学位论文评阅书。

(5)按《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打印相应份数盲审论文送审用,交至研究生秘书办公室:

硕士学位论文2本;硕士论文不少于3万字。

博士学位论文3本;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5万字(英文博士论文一般要求80页左右)

注意:严格按照盲审论文要求进行打印,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导师姓名、致谢、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部分等表明身份的内容,学位论文封面上的学号及论文题目必须保留。盲审论文应严格按学位论文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6)论文送审时长:

一般情况下,校外送审时长为20天;省外送审时长为30天。请预留足够时间提交送审。

7. 论文评阅书结果要求(针对所有的学位论文):

(1)所有评阅人认为论文已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分数≥75分)的,申请人可以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2)评阅人中至少有1人给出的评审结果为“论文须修改后答辩”(即70分≤评阅分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