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姓起源分布与家谱家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竺姓百家姓排名 竺姓起源分布与家谱家族

竺姓起源分布与家谱家族

2024-06-18 1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竺姓历史悠久,战国《侯马盟书》(出土于今山西侯马)中即已出现「竺都」之名;西汉《急就篇》谓竺氏为天竺国归汉者之后,「本天竺国人也,来归于汉而称竺氏……汉有竺次者,即其人焉」。

 

《广韵》《姓谱》等则称竺氏本为竹氏,孤竹君之后,后汉拟阳侯竺晏为避仇而加「二」以纪念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从而成「竺」字,并且《广韵》称琅邪莒县竺氏即源于此支。南宋郑樵在《通志·卷二十六》中驳斥了此观点。

 

今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十六国前凉、北凉时期的高昌郡以及之后的西域高昌国(汉人建立的阚、张、马、麹四朝)时期的大量文书中,竺姓是个非常常见的大姓,可证此时期我国西北边陲已有竺姓人物定居。

 

贞观十六年唐灭高昌后,吐鲁番进入唐西州时期,此期该地区的竺姓已悉数改为竹姓。并且竹姓大部分聚居在高昌县。此后,经丝绸之路来到我国境内的竺(竹)姓已完全融入中国文化。

 

西汉宣帝时有谒者竺次(籍贯待考,以下未注明者皆同),为典籍所见域外来华竺姓第一人;

 

东汉光武时有竺曾,初为酒泉都尉,后为酒泉太守,再拜为武锋将军、又封为助义侯;

 

西晋惠帝时有竺道,为壮武国臣(壮武郡,在今山东即墨一带,太子少傅张华被封于此,时竺道在张华门下从事),怀、愍之际有竺恢,为新平太守,又有竺爽,为扶风太守;

 

东晋废帝时有竺瑶,为桓温帐下督护、益州刺史,晋孝武帝时有竺朗之,为刘牢之麾下参军、高平相,其从弟竺谦之为辅国将军,晋安帝时有竺昙林,为襄阳道人;

 

晋末宋初有竺道生(俗姓魏,改姓竺),原籍(冀州)钜鹿,后寄居(徐州)彭城,为著名高僧;

 

宋孝武帝时有竺灵秀,(徐州)东莞莒人,系刘宋开国名将,历任太尉行参军、宁远将军、兖州刺史等;又有竺超民(《南史》中多处作竺超、竺超人(《南史》为唐人李延寿著,想是为避李世民讳,隐去了「民」字),亦为东莞人,为青州刺史竺夔之子,官至黄门侍郎、南平内史、丞相司马。

 

隋唐时期竺姓人物不多见(部分或与上述唐西州时期竺改竹有关),直至五代后晋高祖时有竺岳,为潞州节度使王建立门下宾客;

 

南宋孝宗时有学者竺大年,庆元奉化人,为定川学派沈焕入室弟子,长于说《礼》;

 

明有竺源,(湖广)荆州江陵人,洪武中任光州训导;又有竺均礼,(浙江)绍兴嵊县人,永乐中任北直河间东光知县;英宗朝有竺渊,(浙江)宁波奉化人,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福建参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