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石浦渔港码头攻略 象山

象山

2023-11-04 1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吃,这件最寻常不过的事,恰恰藏着对生活的基本诉求。作为吃货最大的幸福是,一顿饭菜就能解决开心与否的问题,为什么不呢?和朋友决定来一场初秋寻味之旅,吃什么呢? 当然是海鲜呀~ 

一早就听说过宁波象山历史悠久,在唐代便设有象山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学四年在浙江却一直没得机会来,这次算是弥补了遗憾。鲜咸合一的宁波菜,梭子蟹、小鲳鱼、红头虾、鱼滋面、米馒头以及各种海鲜面,这里坐拥东海丰富的水产海鲜,慕名而来,饱餐而归,离开前朋友大言不惭的留下一句,为了这碗海鲜面,我还会回来的!

人生第一次赶海抓蟹,遍地螃蟹小鱼。见识到只有一只大钳子的“招潮蟹”,在泥滩上属它灵活机敏,标志性的独臂大侠气势又“骁勇善战”~ 吃货上线,徒手抓蟹,做成泡蟹或者做成蟹汁应该会不错... ...

可以做零食享用的米馒头一定要好好享用呀!!! 在古朴宁静,美食小吃遍地的石浦古城。第一次品味到象山米馒头,跟北方的馒头完全不同,软软糯糯还有清新的酒酿味~

印象深刻那天的渔港绝美日落,百里海岸,千年渔乡,在这个时间的渔港海湾披上自然滤镜,真的是太好看了~

我们此次收获的旅途中快乐都拍成了视频,不要错过哦~

四天三晚的短暂度假,跟着我们的图片,来细细感受这座千年渔港古城吧~

象山县,因县城附近有酷似大象的山而得名。 无人机起飞时,着实被渔港上成百上千艘渔船震撼到,千百年来,这里的人向海而兴,耕海牧渔。想到1933年的电影《渔光曲》也是在象山县石浦镇拍摄,讲述的便是东海边的渔民渔生,在“渔光曲”的歌声中慢慢拉开思绪。

在茅洋住乡野民舍,晚上睡在有干草香气的草席上,听窗外秋初尤在的蛐蛐声,微风习习微凉。

在蟹钳港赶海抓蟹,体验了原生态玩泥巴的乐趣,上一次看到如此多野生小蟹小鱼已经小时候的记忆了。

在中国海洋渔文化馆闲逛半日,学习了解中国浙江渔文化,沉浸式感受渔海风情。

在石浦老城等一场日出,在旭日氤氲中品味“老城渔火远,一步一百年”,“十大最美古镇之一”当之无愧。

在东门渔村看一次日落,这里有有“浙江渔业第一村”的美誉。看渔民作业,品味原汁生鲜,渔乡味、烟火气记忆犹新。

你好,我是一枚喜欢摄影和旅行的插画师,利用自己擅长的工具记录一些在路上的故事。 绘画、摄影、视频都是【原创】 拍摄:sony A7R3、sony A7C、Mavic pro 2 绘画工具:ipad procreate

Day1 沈阳-宁波- 茅洋,从宁波机场租车自驾约1.5h抵达茅洋 住:夜宿茅洋民宿-朴舍,吃茅洋网红餐厅大娟饭店 Day2 上午:茅洋赶海,蟹钳港赶海观景 下午:自驾到石浦镇,参观中国海洋渔文化馆了解象山渔文化。 住:夜宿沙塘湾民宿-朝山暮海/潮烟里,品尝石浦海鲜胖大嫂饭店 Tips:中国海洋渔文化馆 ,周一闭馆且每天16:30停止入场。 Day3 上午:石浦渔港古城,午餐延昌海鲜面品尝石浦地道海鲜面 下午:东门渔村(浙江渔业第一村),山顶绝美日落观赏地 住:宁波戴维钻石酒店 Day4 上午:逛石浦菜场,品尝石浦观海渔港餐厅 下午返程宁波-沈阳。

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现代化都市里的年轻人,赶海 ~ 绝对是你们平时极少能接触到的。一双水鞋,一把小锨,一只小水桶便能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生活在海边的人,早学会跟着潮汐的变化,选择最佳时间去收获大海给予的恩赐。

第一天傍晚抵达,我们去了蟹钳港海滩,海水还是涨潮没什么人,只有看守的大伯在停车场提心我们注意安全不要下水游泳。

这里的海水比想象中干净一些,因为海底螃蟹啊,跳跳鱼这些海鲜特别多,所以海水是无法清澈见底的,等退潮的时候海水落去,藏在泥巴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的时候,是这里最好玩的时候。

宁静的海边乡村,会让第一次过来这儿的人一下子就喜欢上它 — 茅洋。 象山县茅洋乡地处象山县中南部,是一个口袋型的山间平原,群山环抱,中间是一座饮用水水库。东临荷花蕊山,南依五狮山,北靠大雷山,西南濒临蟹蚶港。三面环山,一面通海的地势。这里自然生态干净纯粹,取得时候游客也不多,是非常时候把自己放在自然中放松身心的地方啊~ 

蟹钳港旁边的木栈桥,可以180度观海,只可惜去的傍晚天有些阴沉细雨,这样的天气拍拍人像还是更适合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在海边的人,早以习惯了每天的潮起潮落,无论天气阴晴,还是运气好坏,其实怎么都是开心的。运气好的时候,满载而归,这其中要是有几件‘大货’的话,没准儿去市场能卖个好价。第二天一早,我们算好潮汐,第二天一早8-9点是落潮最低点,去的时候已经有村民满载而归了。

对于赶海抓蟹小白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战绩已经相当惊人了。大叔却淡淡的说:“今天的收成还算少的嘞,蟹平时都比这大!” 凡尔赛本赛了

泥滩里满满的小螃蟹和弹涂鱼。

最让我惊讶的要数这个红钳蟹,也叫“招潮蟹”。只有一只大钳子,有的钳子比身体还大,是不错的下酒菜。听说是它们在潮涨的时候,特别喜欢扒在洞口,高举着独有的大红钳子,迎着潮水招手致意,所以也叫它们招潮蟹吧。这家伙不大,但气势不能输,好比战场上的勇猛将军,独螯天下。

在泥滩上属它灵活机敏,要抓到真的不容,标志性的独臂大侠气势~ 看朋友捉到一只我连忙掏出手机百度了以下,红钳蟹的吃法还不少,可以做成泡蟹或者做成蟹汁,泡蟹只要一天,用用盐,姜,辣椒和白酒一同浸泡,第二天,红钳蟹就的鲜味和酒味混合在一起,就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而且这个红钳蟹的营养十分丰富,蟹壳还含有大量的钙质,经常吃可以补充钙,维生素,蛋白质,所以这红钳蟹如果连壳带肉一起吃是最好的。

这是我们半个小时的收成,如果不拍摄专心抓蟹,大言不惭,我绝对能置办上半桶~

在茅洋的晚上我们住在了一家 叫作“朴舍”的民宿。提到建筑风格,充满了宋代风韵。传说故事里会出现的那种海边渔村,乡野田间一座民舍,茂密的松针叶子,错落有致的瓦片,鹅卵石头做成的摆件。每一个角落都是禅意,让人身心平静放松。

民舍前台的小姐姐很热心,给我们推荐当地的餐厅,拍照时候也贴心的帮我们打灯。蓝色时间里的民舍真的太好看了,穿越的氛围感直接拉满。

而清早的民舍里周围空气里弥漫着修建民宿所用木头特有的香味,绿意层次变化,在清幽和惬意的韵律氛围里,花香鸟语和虫鸣,恰如其分地融合流水婉约动人的低诉,形成了江南水乡完美的大自然合奏,娓娓道出江南小桥流水中优雅恬静的诗意。

在距离朴舍车程5分钟的距离,有另一家名宿叫:泊心谷。我们恰巧路过,男主人很热情的邀请我们参观,小桥流水精致地勾绘出阳光、水波、绿荫、露珠、倒影 。

松树香,泥土香,青草百花香,伴着鸟儿的叽叽喳喳和穿插的蝉鸣,坐下来喝一杯茶,如神仙度日。

从茅洋驱车大约30分钟抵达象山县,夜色渐深,被满天火烧云覆盖下的象山石浦渔港,格外宁静而又美丽。“落霞与孤燕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概便是如此景象。远处的天空颜色变化,慢慢由青变粉,粉变橘红,最后褪去热烈,还一片深蓝。

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仪式在那边举行,因为行程时间没赶上当日的开渔节。一年一度的开渔节有着浓厚的渔乡风情,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将渔民的自发仪式上升为一个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礼,传统的祭海仪式表达了渔民出海平安的祝愿;锣鼓齐鸣、千帆竞发,开渔的盛况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国的数十万游客,展示着象山海滨旅游特色。擦肩而过的遗憾就留给下一次吧。

这是我们在石浦沙塘湾渔村住的一家叫“朝山暮海民宿”。顾名思义,是一座面朝着大海,坐落在山与海之间的蓝白色房子。房间直面大海,有着很大的露台,睁眼起床便能迎接海上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体验超绝。

酒店的每一个角落布置都很用心,这个面海小泳池与海天成一色。太阳升起来水温适宜的时候,会有很多大人小孩在这里嬉戏发呆。

象山渔文化展示馆坐落在石浦港畔,是原“石浦第一冷冻厂”的旧址上改造而成,超乎预期的是,这里是一个四层楼建筑高的,集传统与现代科技一体的博物馆,比想象中更加气派。如今,浓浓“工业风”的厂房变身成集科普教育、海洋渔文化研学于一体的文旅基地,融入AR、裸眼3D等声光电技术,让跨越千年的渔文化“鲜活”了起来。

 博物馆的大门有一些艺术装置和现代咖啡厅,很难想象一个海洋渔文化的博物馆竟如此艺术现代!

博物馆里记录着石浦这个“千年渔乡”与海洋间的故事扬帆远航,同舟共济是象山渔文化的真实写照 。

据了解,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总占地面积9415平方米,核心展示馆和文创园区建设总投资1.35亿元。馆内除了有海洋鱼类标本、塔山文化遗存和渔民生活场景的实景展示外,还设置了触摸式互动大屏与3D海洋场景演绎等体验项目,充分展现象山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

齐氏魟,赤魟,剑鱼, 柠檬鲨,大白鲨,飞梭鱼... 都是难得一见的海洋大型鱼类 。

来到海洋文化馆,不得不科普的一种自然现象 - 鲸落(Whale Fall ) 。 鲸落(Whale Fall),指鲸死去后沉入海底的现象。当鲸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最终会沉入海底,生物学家赋予这个过程以鲸落的名字。一座鲸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 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有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

黑色的东西,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是鲨鱼的牙齿,白色的也是,那么问题来了,白色是身体庞大的海洋霸主大白鲨的牙齿,黑色牙齿明显比白色牙齿大很多,那它又是什么庞然大物呢?    答案是巨齿鲨,让我不禁想到几年前看过的由杰森·斯坦森主演的电影《巨齿鲨》,虽然已经灭绝了,但从牙齿上不难看出,1000万年前的海洋霸主,据说身长能达到14米,重达40多吨。光光咬合力就有20吨远超霸王龙,被很多古生物学家誉为地球史上最强悍的生物。

进入海洋渔文化馆的一楼,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利用灯光映射技术展现出来的海底世界,大量运用AR、裸眼3D等技术,把海洋生物以动态形式逼真生动的展现在参观者面前,仿佛置身其中 。

光影气泡~ 有没有置身龙宫的感觉。

渔文化馆的2楼以历史为脉络,部分还原了渔村旧貌,以大量形象逼真的人物场景,充分展现了象山以海为生、与海共荣的海洋文化发展历程,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海边渔村,那一片海 。象山人世代以渔业为生,走到象山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浓郁的渔文化氛围。

千缠万绕的渔绳结,是渔民在长期渔船作业、网具制作及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绳结,渔绳结因船而生,因渔而兴,据统计各式各样的渔绳结有100多种不同, 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勤劳善良的渔民们的聪明才智。

展馆的3楼这边有个很摩登的角落,四周一圈都是光学镜,透过它可以身临其境的观察各种常见的鱼类,配以文字说明, 新媒体技术让游客生动而又逼真边互动边学习 。

30年代的电影 《渔光曲》在中国电影史上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不朽巨作, 是几代人的回忆 。影片就是在象山县这个叫石浦的渔村实地拍摄的,聂耳作为《渔光曲》的配乐人员也一起来到了石浦,不得不提《渔光曲》可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哦 。

文化馆的4楼是体验馆 和临时展览区,这里会不定期开设艺术展览。

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实用信息 票价:50元 地址:宁波市象山县渔港南路177号,导航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即可 交通:建议自驾,文化馆周围有一个免费停车场 时间:每周一闭馆,平日8:30-17:00,16:30后停止售票。

石浦渔港古城,又名荔港。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人称“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街巷跌宕载运着这里的历史文化,那古老房屋的一砖一瓦都在娓娓道来这里的渔文化,虽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但这里相当一部分还居住着当地人,烟火气依旧。

我们在老城外旁边一个破旧小楼顶找到了一个全景摄影绝佳的地方,站在上面真正会感受到一个‘渔港'和‘古城’ 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的小镇,清晨的时候淳朴而宁静 。“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阳光下海面上波光粼粼,月光下水面星光点点渔港古城的人们枕着涛声醒来,入睡,那支《渔光曲》深深的传递着这份海洋的歌声啊。

依山而建的古城,街巷曲折跌宕,在这里无需费尽心思的找机位,每一个角落都是拍照的绝佳角度。

古城里有很多有趣的现代艺术装置,漫天的海鸥,外星球和宇航员.... 混搭中生出很多趣味~

海螺壳做盆栽~各种贝壳小挂件~ 一件件的堪称艺术品 ,需要慢慢的去看。

老城闲逛拍照之于一定要记得停下来好好品味一番这里的小吃呀~ 第一个当属时光风味 -  象山石浦古城炸虾饼(炸虾饺)。 炸虾饺,石浦一大特色小吃,选用的就是本地优质红头虾,几十年老手艺 ,现做现吃。当鲜活的虾子碰上软糯的面糊,再配以绿葱肉沫,新鲜出炉的虾饺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回味无穷,正如过往的老人看我们在吃虾饼时,会时不时说上一句: 这味道就是他们小时候的味道。吃过很多地方的炸虾饼,石浦古城里的虾饼是货真价实的虾饼~(虾真的很多!)

高温过油一炸,香气会四溢弥漫在古城街巷中~5元一只,物美价廉!

米馒头是另外一个需要重点推荐的哦~  本以为馒头能有多好吃?软糯清香的另类口感真的与颠覆到我对馒头的认识,这是富有宁波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用大米磨成粉做成,味道微甜中带着微酸。逢年过节都要吃米馒头是象山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米馒头也成了象山民间传统的吉利点心。

象山的仙草冻,也称作凉粉,具有清凉消暑的功效。是浙闽沿海地区的著名小食。 用以深海礁石上采集的天然海草为原料,经中药配方合制而成, 口味爽滑甘甜、清凉可口。漫步在古城街道上,不时的喝上一口仙草冻,很是一种享受,3元一份物美价廉。

各式各样的海鲜干货,既好吃又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伴手礼,15元2包,非常实惠了。

很多村民就地取材,在自家门口晾晒海鲜~

石浦古城实用信息 票价:60元 地址: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江心街,导航石浦古城即可 交通:建议自驾,古城周围有停车场,停车4小时收费5元,按每4小时计算。 时间:无时间限制。售票处17:00以后关闭,夜间可免票进入。

东门渔村被称为浙江渔业第一村,坐落在石浦镇东门岛上,海洋文化历史遗存丰富,这里有建于明初的老道头官基山麓妈祖庙,还有古老的城隍庙、王将军庙、东门庙,还有宋、元、明三朝所筑卫寨城墙和烽火台,有民国初建的门头山灯塔,近年修复的清代古炮台,蔡元培雕像和题词,十余米高的巨大女神妈祖,还有电影《渔光曲》取景地等诸多人文景观。

黄昏时分的石浦港湾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远处不远的妈祖圣母给航海人以精神力量,鼓舞着人们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不断保佑渔民们平平安安的作业归航。乌云没有遮住阳光, 有一柱很强的光洒在了海中央, 真的难得一见 的绝美。

爱在日落黄昏时。 我们的生命不长不短,刚刚够用来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每次看日落的感受都有不同,石浦港湾的日落很快, 快的来不及按动相机快门,干脆静下心来好好欣赏它算了 。 

从过去的破旧小渔村 , 一举成为浙江渔业第一村,是这里勤劳勇敢的渔民, 靠双手努力耕耘创造出来的 。白天在码头上到处可见忙碌奔波的人,男人们修补船只,女人们补网结绳。

无论从木帆船,机动船还是现代钢质渔船还是从鱼叉,张网, 拉网到现代渔业,渔民都是推动海洋捕捞发展的决定因素,他们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提供渔获物, 同时他们创造,培育,传承了渔文化 。

海上是叠峦起伏的群山,一层一层向远处延伸着。不远处依稀可见的红色的石浦大桥连接着陆地和岛屿。

盘山之前路过中国渔文化艺术村,这里同时也是一所文化研究院,走进去浓浓的学术气氛。

处处都是渔文化装置和艺术涂鸦~

驱车盘山路不到5分钟,开到山顶停车场就是海神庙。这座构建别致的海神庙建于2008年,由台湾专家设计,福建工人施工而成。里面供奉的是1955年从象山渔山远迁台湾的如意娘娘的分身。一水隔开五十年相思,是象山开渔节重新牵起了妈祖如意的姊妹亲情。

观瞻东门妈祖像,她庇佑着世世代代出海的渔民。 石浦妈祖文化由来已久,渔民在出海之前都要向妈祖祈福,以求平安丰收。

砖红色的城墙与蓝色大海颜色呼应,很适合拍照~

早在唐神龙二年,也就是公元706年,象山立县东门渔村就是辖区之一,到明代时与宁波卫、定海卫和观海卫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卫的昌国卫。从舟山迁到东门渔村就奠定了战略要塞的地位。所以时至今日在东门渔村还能依稀可见抗击倭寇的大炮以及用做防护的城墙。

拾级而上,山上首先见到的是一座高大白色塔身,红色塔顶的东门灯塔。东门灯塔是宁波市第一座由民间出资建造的近代灯塔,灯塔坐落在门头岬角,地势雄奇,高10米多,其下海潮汹涌。 查阅资料,民国四年(1915年),象山东门岛任筱和、任筱孚兄弟筹资买下东门门头山,并出资建造了灯塔,为过往船只引航。后因塔内贮藏煤油,不慎付之一炬。民国八年(1919年),任氏昆仲与延昌纪子庚(字传长)等集资重建。重建的灯塔式样仿照渔山灯塔,共三层,由白色圆形砖石砌成,高10米许,汽灯照明。1941年,东门岛沦陷,灯塔为日军所控制,塔内灯器被毁。抗战胜利后,任筱孚将灯塔无条件奉献给国家。1998年,当地有关部门筹集资金10万元,按原样修复,2013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目前,东门岛灯塔已不再使用,而是成为象山人文胜景之一。

象山东门渔村 这里也曾是电影《渔光曲》的取景地,如今,还成了浙江渔业的第一村... 傍晚的日落真的很迷人,渐渐昏暗的天边,若隐若现的远处星星点点的渔船 ,也即将结束一天繁忙的捕捞作业,满载归航 。

日落时分俯瞰到整个东门和对面的石浦真是太美啦。

来到石浦怎能不去当地人最喜欢去的菜市场看看呢? 这里的海鲜应有尽有,深受当地人和外地人的喜爱 。除了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以外,宁波各种点心零食也是一应俱全,当然啦~ 石浦菜场的主角当然是海里的虾兵蟹将,螺贝鱼鳖咯 。

红头虾,清煮,油炸, 辣炒,盐锔,生腌   怎么做都好吃 。

当地市场最常见也最多的就是 小昌鱼(文昌鱼)了。亮亮的皮服,刺又少,一直是我比较喜欢吃的海水鱼之一。据说它的蛋白质含量要优于其他像带鱼,黄鱼,也比虾,甚至高于牡砺。它的价格也不高,适合所有烹饪,是餐桌上经济实惠的美味。

梭子蟹,卖螃蟹的大姐热心教我们区别公蟹还是母蟹的方法,看它的“肚脐儿”。公母蟹可通过蟹的“脐掩”的形状进行判断,脐掩在蟹的腹部,母蟹的脐掩是圆形的,而公蟹的脐掩是尖形的,一般来说中秋节前后是品蟹的最佳时节,这时候的蟹都膏多黄满。 

青蟹~ 也属于梭子蟹科的。巨型大气的外表看比梭子蟹能圆润些,胖一些。至于青蟹的烹饪方法这里就不多说了,怎么做都好吃。但我还是最爱生腌,特别是蟹钳, 甜甜的 。

我国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鱼类,甲壳类, 头足类以外,还有各种贝类,藻类,这些除了在海洋文化馆可以见到以外,在菜市场里也随处可见。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虾,蟹,各种螺。

墨鱼籽~表示没吃过

小黄鱼(黄花鱼) 

琵琶虾,英文要是翻译过来 就是螳螂虾。第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古生物化石活化了,别看长得其貌不扬,它的营养价值却很高,虾中含有20%的蛋白质,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食品之一,是鱼、蛋、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市场里偶遇4只野生的大黄鱼, 问了下店主, 1600/斤 ,一只能有 1斤7两左右 , 我们还是走吧. ^^;

”善万物之得时“,海鲜是自然的恩赐,每个时令都有应季的时鲜。从渔港边接地气的农家乐,到汇聚豪华美味的大酒店,在餐桌上感受四季的味道变幻。新鲜地道的食材,传统的烹饪技术,这里每一家餐厅都能烹饪出丰盛的象山味道。 梭子蟹、红头虾、小黄鱼、泥螺、鱼滋面、米馒头... ... 去过的店做个总结推荐给大家吧~

资深吃客才懂的 -  溪口大娟饭店. 老板娘热情大方,因为台风天刚过,海鲜不多,老板娘就地取材随手炒的几个菜味道都很好,青蟹褒土豆汤是我的最爱,家常菜有暖暖的味道哦~

这个蟹煲汤真的鲜美啊~

清水红头虾。原汁原味的保留了虾子独特的鲜香, 肉脆紧实,新鲜有清甜味 。

农家烧杂鱼,不同的野生鱼,4~5种,下饭必备。

炒泥螺 ,泥螺爆炒吃还是第一次,北方多是腌渍。

 

象山沙塘湾- 胖大嫂海鲜店, 一家网红店,是一边观海一边品尝海鲜的海边海鲜大拍挡。里面的菜品非常多,人均160元左右,选好自己喜欢的食材,不论清蒸还是爆炒,店家信手拈来,味道都不差。

胖大嫂点菜大厅 里面的海鲜玲琅满目,看海鲜点菜~

暮色下的滨海海鲜大拍挡,约上几个朋友,伴着轻柔的海风,品上一口海鲜,喝多少酒都不觉得醉。平时就很爱吃海鲜的我 ,来到胖大嫂家真是过足了瘾。吃上一大口螺,再喝口海蛤汤,伴着海风,鲜得彻底~

鱼滋面是象山特色面条,鱼的鲜美和面的筋道相辅相成。 用马鲛鱼为主料制作的美食,口感嫩滑、爽口、鲜美,是石浦的一大特色名肴。夹杂着鱼鲜香,口感弹弹糯糯。

来到石浦,怎么能不尝一尝延昌浇头面。当地人推荐的特色餐厅,本来看评分不高没报太多期望值,结果这面条直接刷新了人生最好吃面条top3!!

浇头面顾名思义,汤料味道好,价格实惠,是一个家族式经营的面馆,铺子不大~却是当地超有名气被公认的好吃的浇头面馆

花样繁多的海鲜样样数数都可以放, 放的越多汤头越美味。价格从十几元到一百多元的都有,按照你想放的海鲜来决定,丰俭由人。

一碗海鲜面,没看到多少面条,基本都是海鲜.... 先喝汤头 ,再吃上面的海鲜,然后吃面, 每一口都鲜得彻底,朋友直呼绝!

位于石浦古城广场上的观海一号饭店 菜品很用心,味道超赞 。这是我们离开前的最后一餐,观海的落地窗气氛很棒~满满一桌象山味道吃到撑~ 按图对号: 1.肥美生蚝 (清蒸+蒜蓉) 2.香熏大烤目鱼 3.米鱼鱼骨酱 4.腐皮包黄鱼  (强推荐) 5.石浦三宝 (酒醉姜螺,槽虾,腌泥螺) 6.一品蛋酥 做餐后点心

香熏大烤目鱼真心推荐,这是目鱼哦,不是墨鱼,肉质Q弹,可惜分量小了些。

想试试象山的生蚝,18元/只,蒜蓉清蒸可以混着搭配~

石浦三宝值得一试:酒醉姜螺,槽虾,腌泥螺,开车的人要注意,这里有些酒精成分

下饭搭挡,配上热热的白米饭绝了。

米鱼鱼骨酱是这家餐厅的招牌菜之一,口味略咸但味道不错~

职业干饭人合影~

象山之旅至此结束,对味道的记忆和愉悦短暂的扫平了焦虑和烦恼,美食也有治愈人心的力量。 以上,四天三晚象山之旅,我们的完美假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