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者”崔天凯 外交高手是怎样炼成的?丨慢点·观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短线炒股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大勇者”崔天凯 外交高手是怎样炼成的?丨慢点·观察

“大勇者”崔天凯 外交高手是怎样炼成的?丨慢点·观察

2023-10-01 2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超期服役”八年后,今年68岁的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即将离任回国的消息,这两天引发了高度关注。不少人将他卸任的时机,看作中美外交关系的某个重要时点。

外界分析,作为任职时间最长的驻美大使,崔天凯已经基本完成了美国总统换届后、稳定中美关系的阶段性任务。此刻,中美正面临重新进行各方面接触的契机。中国在此时调换驻美大使,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也是将人事变动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也是因为,作为第十任驻美大使,崔天凯在中美外交关系中的角色一直难以取代。《纽约时报》曾发文称崔天凯是最了解美国的中国外交官。文章指出,崔天凯曾参加过无数国际会议,他在这些会议上与美国外交人员展开较量,而且总能消除差异。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善于处理中美间的复杂问题,还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外交的独特风格:他所代表的“刚柔并济、温和理性”的力量,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认可。

曾经,有媒体就中国的外交风格向崔天凯提问,他巧妙地将中国比作金庸笔下的“大侠”:“真正的大侠从来不会两句话不合心意,就拔出剑来砍,那都是二三流的角色。”

为此,常驻华盛顿的一位国内记者在他卸任之时也发出感叹,“这8年多,崔大使就像一个大侠,受命于危难之际,行走于险恶江湖,既有坚守原则的刚,又有理性沟通的柔。”

从事外交工作40年的崔天凯,为何能不辱使命?又是如何修炼刚柔并济的外交家风范?过去八年多次专访崔大使的深圳卫视直新闻团队有自己的观察。

去年3月23日,崔天凯曾向深圳卫视表达过,自己当外交官的“初心”。

崔天凯说,当年在钱其琛(前外长)领导下协助起草《外交十记》,见老爷子引用《留侯论》,“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下深刻印象,向此方向努力吧。

何为“大勇”?

回看这些年的中国外交,“卒然临之”的事件常有,“无故加之”的谎言也未断。但在崔天凯看来,为国家利益博弈的外交场合,“见辱”就“拔剑而起”的匹夫之勇,不是真正的“勇”;而危急时刻,能“不惊、不怒”才是大勇者,是因为他心中有国家、有大志。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崔天凯大使的这番回忆,是有感而发“言其志”,也是特意回应当时深圳卫视直新闻刊发的网络热文:《看完崔天凯大使接受美媒采访 只有一个感受:太难了!》

2020年3月深圳卫视直新闻刊发《看完崔天凯大使接受美媒采访 只有一个感受:太难了!》

原来,直新闻的这篇文章,真切还原了去年3月崔天凯大使接受美国AXIOS和HBO联合采访的表现。

那时正值疫情暴发初期,危机重重,又与中美博弈两者叠加,形势严峻。美国记者乔纳森·斯旺咄咄逼人的提问,囊括了中美间所有的敏感问题,甚至是尖锐的指责。但崔大使不仅没有被激怒,反而给出了能够让美国民众“提升认知”的回答。

在回应记者指责中方所谓“早期隐瞒病毒应当道歉”的时候,崔大使从大家都能理解的“常识”角度,巧妙切入。

他说:“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歪曲事实的。你说在几周内病毒增长很快,这是对的。但如果你去认真研究事实,就会发现一开始,人们对这种新病毒知之甚少,没有人真正了解它。你不能仅因几个人发烧,就认为应该警告整个世界,出现了一种新病毒。人们必须认真了解真实情况是什么。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掩盖真相的过程,而是一个发现这种新型病毒的过程,要确认病毒种类,更多了解它,更多了解它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应对。”

“实际上,仅仅在几周之内,中国就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了了解到的所有情况,包括病毒的基因序列。我们向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发出提醒,大约两三周内,武汉市就采取了封城措施。”

直新闻的文章分析说,指责中国“早期隐瞒病毒”这个问题,是当时国际舆论场一个非常敏感的必答题,崔大使此处使用了“发现认识和了解新病毒,客观上需要一个过程”这样一个科学的常识和逻辑,心平气和地讲清了道理,令人信服。这是对那些指责我们所谓“早期反应迟缓”的最早也是最好的回答。

文章还认为,接受外媒采访这件事,难度极大。你不做没人说你;你做了,做好了一切平安;做不好容易惹麻烦,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崔天凯大使能够做到有为担当,只能是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的所有一切置之度外,心中只有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正是每一个爱国者的担当。

事后,崔天凯身边驻美使馆的同事还向深圳卫视直新闻透露,这是崔大使本人的思考和发挥,并非来自上级和组织的口径。

了解整个采访过程的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感叹,崔大使当时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为武汉代言,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崔大使“这不是一个掩盖真相的过程,而是一个发现这种新型病毒的过程”的判断,今天看来,更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精神的直观体现。

是为“大勇”也!

崔天凯将“大勇”立为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是虚言,而是言必行、行必果。

“老成谋国”的稀有外交家

吉林大学学者孙兴杰用“老成谋国”来形容崔天凯,认为他不只是在解读和执行外交政策,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是建构了外交思路的,这种外交官太稀缺了。

崔天凯的这种思想高度,源于他对于中美等重大国际关系的深刻理解,源于他既切身感受中国40年来的巨变,又了解美国社会的演进和矛盾。

早在2010年担任美大司司长时,崔天凯就曾与人联合撰写了题为《新时期中国外交全局中的中美关系——兼论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长篇论文,这也是中方较早的对中美新型关系的全面论述。

从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更重的600多亿关税开始,中美关系急速下滑。紧要关头,崔天凯多次出现在中美两国的媒体上,剖析贸易战对于双方的危害。2018年7月他在《今日美国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题目就叫《特朗普的贸易战既不正当也不公平》。崔天凯直言,“如果有人一定要把贸易战强加给中方,也不怕,奉陪到底。”

拜登上任后,中美紧张关系未有实质缓和。崔天凯接受访问时多次表示,中美之间差异分歧是客观存在的,两国之间竞争应是共同提高、不是你死我活。美国现在最应该恢复的是“大国的样子”。

可以说,在中美关系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崔天凯都展现出对两国关系的真知灼见,他的话语鲜活直白,直指要害,同时又和善真诚、富有建设性,其“大勇者”的外交智慧令人印象深刻。

崔天凯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

到美国得先“混个脸熟”

使者的“大勇”,还表现在使者最重要职责——灵活的外交沟通上。崔天凯特别重视加强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交流沟通,显示出中国外交的“国际范儿”。

崔天凯刚上任就宣布,他去了美国后要多见媒体,广泛接触各界,“到了美国,第一条就是‘混个脸熟’,要不,人家连你大使都不认识,怎么认识你的国家。再说国家派你去干什么?就是要见人,面对面接触。”

他还使用网络社交媒体,来拉近与美国民众距离,他的推特很快成了美国媒体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

迄今上美国主流媒体最多的中国外交官

他也是迄今为止、上美国主流媒体最多的中国外交官。从2013年5月18日履新后首次接受美国主流媒体访问,到后来,几乎每个月都能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和与主流机构对话中,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文章。

仅在去年二月初到七月中,崔天凯就接受了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AXIOS和HBO、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九次电视专访。即使面对美国媒体不时对中国形象刻意歪曲,崔天凯也能够见招拆招,应对自如。

2018年崔天凯在CSIS智库与美国前防长科恩(左)对话

他还特别善于利用美国元素讲中国的话题。2018年4月崔天凯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演讲,谈到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莫名”恐惧时,他说,“我现在有点疑惑:那个开放、自信、乐观的美国哪里去了?”“我发现在华府找不到答案,所以为什么我要跑到哈佛来。”逗得现场300多位哈佛师生哈哈大笑。

他在纪念中美建交四十周年活动上表示,正如马克.吐温所说,手中只有榔头的人眼中看到的就只有钉子,中美“零和博弈”的论调早已不合时宜。

“金句”展现真实中国

中规中矩的外交辞令,在崔天凯那里,经常变成了个性化的“金句”。这也是他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互动中,成功展现真实中国的一种方式。

而回顾过去多年多,崔天凯曾数次接受深圳卫视驻北美记者的专访,或在会议和活动对他的提问,议题涵盖了中美关系、台海、南海和朝核等多方面。笔者最真切的感受是,在这些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主权和安全问题上,崔天凯从来都是“打开天窗说亮话”。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驻北美记者2015年采访驻美大使崔天凯

2015年6月3日,针对美方在中国南海岛礁进行的频繁抵近侦察,崔天凯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时强调,“南海问题本来并不涉及到美国的利益,反而是美国搞这么频繁的抵近侦察,这是侵犯了中国的利益,这是一个事实,不管谁做的决定,这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中国在南海岛礁做的事情,都是在主权范围内的。”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提案的所谓“南海仲裁结果”出炉后,崔天凯在美国智库CSIS发表演讲强调,“中方的外交努力不会被仲裁裁决的“废纸”挡住,也不会被航母吓住。”

2017年1月24日,刚刚上任的特朗普及其团队频频挑战“一中”红线,蔡英文当局极尽谄媚配合。崔天凯严词批评台湾政客是“奴才心态”,并声明,一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不可谈判,不容谈判。

针对特朗普政府对台军售不断加码,崔天凯反问:“当年中国内战的时候,美国也给我们对立方提供了很多武器,最后不都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了吗?”他暗讽称,在台湾问题上美方“屡教不改”,而中方会继续“教”下去,做正确的事情。

2020年特朗普在任期最后,搞所谓“对华极限施压”,崔天凯则直接发出警告:美方以“与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来处理台湾问题很危险,再加上新疆、香港、西藏等议题,让人怀疑美国真实意图是想解体中国,非常危险。

字字铿锵、态度鲜明,作为外交官,崔天凯维护国家利益毫不含糊。

没有例外,“大勇者”必得历风雨磨练,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崔天凯究竟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时刻?又如何成为国际政坛公认的外交高手?

出生于上海崔天凯,和外交结缘最早源于他中学就读的上外附中。那是中国为了培养更多外语外交人才,在1963年创办的首批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正是这一年,崔天凯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批学生。

和崔天凯同班 有八位外交官

据当年的班主任回忆,崔天凯的同班同学中有8位外交官。其中包括目前中国外交的“领军者”杨洁篪和外交部前副部长王光亚等人。他们三人住在同一个宿舍,王光亚和杨洁篪还住上下铺。

英文底子深厚的崔天凯,1981年到1984年,曾经担任联合国总部中文秘书处译员,之后进入外交部工作,一干就是40年。

崔天凯处理问题能力很强,和他多年来曾历任外交部多个重要职务有关,如国际司参赞、新闻司副司长、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等。

特别是他在1996年到1997年曾担任外交部发言人,锻炼了他应对媒体的能力。

谈判桌上无懈可击

2003年至2006年,崔天凯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之后出任主管亚洲地区事务、国际和军控工作的外交部部长助理。

期间,崔天凯参与了朝核问题的多轮六方会谈。“谈判桌上的他,思维缜密,出言无懈可击。”日本共同社曾报道称,“在短时间内,他多次精准地修改了声明草案,为最终达成共识作出贡献。”

驻日经历“毒饺子风波”

从2007年开始,55岁的崔天凯接替王毅担任驻日大使,这使得他更频繁地进入公众视野。中日“毒饺子风波”是崔天凯驻日生涯面临的一次危机,为了消除日本人对中国食品的负面看法,崔天凯多次出席公开活动,并亲自吃下中国水饺。

“崔天凯是中国外交团队中最出色能干的人物之一。”日本外交圈如此评价他,“他平易近人,聊天的时候挺幽默,但讲话也很有分量。”

崔天凯从2010年开始,担任主管美太地区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美太就是指美洲、太平洋地区。崔天凯自此开始深耕中美关系。

从2011年起,中美在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建立了亚太事务磋商机制。会议双方的主持人正是崔天凯,和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崔天凯因此和美方政界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

2013年10月崔天凯回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师生交流

貌不惊人的高手

其实,早在1986年,崔天凯就第一次到了美国。当时已是外交部国际司三等秘书的他,就读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一年后获得了国际公共政策硕士学位。至今,他的档案仍然保留在那里。

校方介绍说,学习期间的崔天凯貌不惊人,但非常善于交流和表达,有独立见解,成绩也很好。与此同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友后来也成为他担任驻美大使的重要人脉,有助于在当地展开工作。

驻美开局良好

良好人脉,英文流畅,同时善于跟媒体打交道,这使得崔天凯2013年4月赴美出使,开局顺利。到美国的第二天,崔天凯就赴美国国务院递交国书副本,迎接他的是时任国务卿克里。克里不仅亲自接过国书副本,而且专门为崔天凯举办了一次小型的茶话会,国务院的许多官员都出席了,其中有些是他的“老朋友”。几天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了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崔天凯递交的国书。

2013年4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了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崔天凯递交的国书

除了语言能力、人脉资源,“业务做得好不好”更是能否胜任驻美大使的关键。无疑,崔天凯交出的是一份优秀的答卷。

2013年6月,崔天凯上任驻美大使两个月后,首次中美首脑不打领带的庄园会晤——“习奥会”就成功举行。紧接着,奥巴马访华,北京中南海瀛台夜话;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两位元首秋夜白宫花园散步;2016年“习奥会”在杭州G20峰会期间举行,两位领导人又在西湖边喝茶。这一时期中美间交流频繁,少不了大使穿针引线。

2013年6月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不打领带的“习奥会”

特朗普2017年上任后三个月,中美首脑实现了海湖庄园会晤。2017年11月8号,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些重大的外交活动背后,都有崔天凯忙碌的身影。

离别感言有深意

出使美国八年,是崔天凯外交生涯中最长的一次驻外任期,也是最复杂最艰难的一次任期。但即使中美关系在其任内遭遇“逆流”,他却始终从容应对。在中美关系的急剧动荡中,崔天凯却依然抱有期待,依然没有放弃努力。他心心念念的是:“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但可以开辟未来。”

有外交同仁引用陈独秀的诗句,“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赠与崔天凯,赞赏他在逆境中的作为。这是大勇者的风范。

崔天凯6月22日透过推特向美国主流社会话别

崔天凯22日不仅正式发布了给在美侨胞的辞别信,还通过推特,以中英文对美国的朋友们发表了离别感言。他说,“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八年有余,我将于本周离任回国。代表我的国家出使美国是我毕生荣耀,非常感谢多年来为我履职提供大力支持的各位朋友。回国在即,我将带走在美多年的美好回忆和各位给予我的友谊。”

此时,崔大使即将离任,而美国驻华大使也空缺九个月,至今人选未定,这种情形在中美关系中并不常见,或许这也是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十字路口的某种写照:美国对华政策正经历新一轮重构,在对话合作和对抗冲突之间面临选择。

正如崔天凯临别时所言,“中美都是伟大的国家,希望我们能以长远和战略眼光看待中美关系,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继续努力。”其中深意,值得品味。

作者:万霞,深圳卫视直新闻《慢点·观察》高级主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