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症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皮炎平药膏是治什么的 皮炎症状

皮炎症状

2024-04-23 19: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皮炎是什么?

皮炎是多种皮肤炎症性疾病的统称,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名称,其中所包含的部分疾病与湿疹有相似的地方,治疗原则也相近,大家也不刻意进行区分 [1]。

皮炎的病因十分复杂,可能与接触致敏原、遗传、免疫、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多方面有关。皮炎可能引起皮肤干燥、瘙痒、表皮脱屑、丘疹、红斑、水疱等症状,伴有局部渗出和融合趋势的皮疹。

不同类型的皮炎其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其主要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皮炎常见的有哪几种类型?

常见的皮炎类型有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1]。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头、面、胸背部或会阴部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红斑性皮疹,伴有鳞屑和皮脂增多现象。 接触性皮炎:由于皮肤接触一些过敏原或刺激物质而发生的皮炎。 过敏性皮炎:是指皮肤接触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的一类皮肤病,包括湿疹、药疹等。 激素依赖性皮炎:由于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停药后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迫使患者再次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的一种疾病。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有时常合并其他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癣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皮炎在临床中常见吗?

皮炎在生活中很常见,部分可能症状较轻,未引起患者重视。由于皮炎分类多样,目前尚无确切的统一流行病学数据。

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皮炎的症状因类型不同有很大差异,以下简述常见类型的典型症状 [1]:

脂溢性皮炎:通常表现为油腻的红斑和鳞屑,分布在头皮、面部、耳部、胸前部等。 接触性皮炎:典型皮损为边界清楚的红斑,皮损形态与接触物有关。红斑上有丘疹和丘疱疹,严重时出现水疱和大疱。常伴有瘙痒或灼痛。 过敏性皮炎:包括了湿疹、药疹等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红斑、水疱、丘疹等皮肤症状,伴有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表现。 激素依赖性皮炎:好发于面部,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汗毛增生、瘙痒、干燥、灼热等症状。 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会有长期、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皮肤皱褶处和(或)屈侧容易出现皮炎,如丘疹、红斑、糜烂、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等。 神经性皮炎:典型皮损为正常皮色或淡红色、褐黄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有少量鳞屑。患部皮肤干燥、肥厚,表面可有抓痕、血痂以及轻度色素沉着。 皮炎的病因是什么?

皮炎是一大类疾病,因此病因非常复杂。常见的病因如下 [1,2]:

皮肤屏障受损:如皮肤创伤或者过度的皮肤清洁、长期反复外用糖皮质激素等,会引起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原更加容易刺激皮肤,进而导致皮炎。 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容易导致皮炎。 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会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皮肤炎症。 过敏:如进食鱼虾、牛羊肉、海鲜等食物,吸入花粉、尘螨等物质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导致皮炎。 外源性物质刺激: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刺激皮肤或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炎。根据外源性物质的性质主要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类。 动物性:动物毛发、昆虫的毒毛、毒素、肢体等。 植物性:植物的叶、茎、花粉等,常见的有橡树、银杏、金钱草等植物。 化学性:包括镍、铬等金属制品;肥皂、洗衣粉、洗涤剂等生活用品;口红、染发膏等化妆品;汽油、染料、油漆等化工原料。 病原微生物感染:真菌、细菌、寄生虫等感染,都有可能导致皮炎。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或家族成员具有特应性皮炎病史,其后代患特应性皮炎的风险较高。 心理因素:精神压力大、长期睡眠不足、情绪低落等,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皮炎。 皮炎应该怎么诊断?

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病人发病的整个过程,并通过肉眼仔细观察皮肤表现,做出初步的诊断。 如果还不能确定是什么类型的皮炎,可能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血常规、斑贴试验、点刺试验、组织病理检查等,进一步协助诊断。

皮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观察皮损的颜色、部位、形态等,对本病进行初步诊断。 血常规:静脉抽血检查,查看化验单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存在感染和过敏的情况。 实验室检查:用于查找可能存在的过敏原 [1]。 斑贴试验:将可疑致敏物质敷贴于患者皮肤上,根据皮肤对接触物的反应判断是否对某种物质过敏。 点刺试验:先将点刺皮试液滴在患者的前臂,用针头轻刺入皮肤即可,过敏原试剂与皮肤组织细胞接触出现红肿即为过敏。 组织病理检查:从皮损部位取一小部分组织,在显微镜下对组织进行检查分析。主要用来诊断和了解病情进展,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1]。 皮炎一般会选择哪个科室就诊?

皮炎多会选择皮肤科就诊。

皮炎怎么治疗?

导致皮炎的病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1,2]。

系统药物治疗: 一般常用抗组胺类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具有止痒抗炎作用,适用于瘙痒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口干、头痛、镇静、疲乏、恶心等。或者配合服用镇静安定剂(艾司唑仑、地西泮)等; 急性期可选择钙剂(葡萄糖酸钙、磷酸氢钙)与维生素 C 联用,钙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维生素 C 具有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钙剂应用后可能出现便秘的症状,维生素 C 短期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皮肤损害比较广泛且有糜烂、渗液或继发感染者,可根据情况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等系统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炉甘石洗剂:具有消炎、止痒的作用,适用于急性期瘙痒严重但无渗出的患者。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用药时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钙调神经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等,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药物,能够改善瘙痒和皮肤炎症反应。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灼热等不良反应。 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具有抗感染的作用,适用于出现并发感染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等,可用于抑制炎症、促进皮损愈合,适用于多数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image

皮炎的治疗药物一般怎么选择? 皮炎早期如果液体渗出不多,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如果液体渗出较多,可用 3% 硼酸溶液冷湿敷,待渗出减少后再使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和油剂交替使用; 随着病情发展,渗出逐渐减少,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治继发感染可加用抗菌药物; 疾病末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 如果皮肤损害比较顽固难治疗,且损害比较局限,可用糖皮质激素皮内注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皮炎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皮炎患者,应注意皮肤保湿,洗澡时水温不应太热,否则皮肤会受到刺激,从而引发瘙痒。浸浴时间太久并不会产生积极效果,甚至可能使皮肤更干燥。 使用不含皂基的清洁剂或非常温和的清洁产品(即酸碱度为中性的清洁产品)。 不要使用洗澡巾,海绵或丝瓜巾,用这些物品揉搓会刺激皮肤。 避免接触可能的致敏物品,购买化妆品之前需要先了解化妆品成分,避免使用含有铅、汞、酒精、果酸等物质超标的化妆品。 穿宽大舒适及透气的衣物,如莫代尔和氨纶材质的,防止局部摩擦而加剧瘙痒。 瘙痒明显者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不要过分抓挠。 皮炎患者在饮食中应该注意什么? 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类、生葱、生蒜、海鲜等,以防刺激皮肤加重病情 [3]。 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芹菜、生菜、橙子、葡萄、西瓜等,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对某些水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相关水果。 皮炎可以预防吗?

大多数皮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接触致敏原,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等,可降低皮炎的患病风险。

保持皮肤洁净,同时尽量减少皮肤外伤,避免发生感染;日常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特别是紫外线较强的夏季;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有必要,做好防护,如佩戴防护面罩、手套等。 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留意尘螨、动物毛、花粉等变应原。 应用激素类药物或药膏应严格遵医嘱,并定期复查,避免擅自加大用药剂量或滥用。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适当运动(慢跑、游泳等)提高身体素质。 控制自己的压力,避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