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拆了辆比亚迪海豹,出了本4.5万元的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池包拆解报告模板 日本人拆了辆比亚迪海豹,出了本4.5万元的书

日本人拆了辆比亚迪海豹,出了本4.5万元的书

2023-06-15 00: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继五菱宏光MINI EV后,日本人又买中国车回去拆解了,这次他们选择的是比亚迪海豹。

今天有消息称,日本规模最大的出版社——日经BP社,把比亚迪海豹进行拆解并写了一本书,名为《中国BYD SEAL(海豹)彻底分解(全体编)》。

最离谱的是,海豹当前起售价也就18.98万元,而这本书却卖8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5万元)。

如果是加上在线服务的书籍套装,那得花13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74万元)。

从去年的财报来看,比亚迪卖一台车才赚9000元。这卖书的利润怕是比卖车还高,不知道比亚迪能不能收版权费......

比亚迪海豹拆解报告

凭什么能卖4.5万元

对于海豹的拆解,日本人还是很有工匠精神的,进行了包括车体、电池、动力总成、电控设施、内饰部件等在内的拆解,非常仔细全面。

拆完之后,基本只剩一个框架。

初回购买该书的读者,还可以参加在2023年11月2-3日,在新泻市举行的拆解讲解活动。

本书的重点为:

1、比亚迪e-platform 3.0的解析

2、8合一电机的讲解

3、动力电池包构造以及相关原理,包括CTB的讲解

4、比亚迪热管理系统

5、高度集成的电控系统

6、辅助驾驶支持系统

在书中,日经BP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狩集浩志表示:比亚迪最新的平台配置整合了高压系统、电动车驾驶控制相关功能的动力单元,作为电池组结构的“CTB:Cellto Body”内容是本书必看的。

他希望读者能够发现这些信息是有用的,因为它包含了很多你需要知道的,关于中国制造商的发展政策和设计理念的信息,“他们将在未来引领世界的电动汽车”。

很显然,拆解报告书目标读者并非普通消费者,而是专业的汽车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

为什么是拆的是比亚迪呢?

拆解视频中提到: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世界第一的EV制造商,中国比亚迪的发展在设计思想上有着引领世界标准的远见卓识。

而海豹则是凝聚了比亚迪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品。首次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独立悬架。

另外,日系车员工和比亚迪也更熟。

比亚迪是全球五大动力电池企业之一,丰田与比亚迪本身就有合作,例如旗下的bZ4X搭载比亚迪的三电系统。

这本书将于今年9月15日刊发,A4大小,共计350页,随书附属一张DVD光碟,内含全部拆解视频。

海豹说明书价值4.5万元,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比亚迪怎么不自己出这书赚钱(拍大腿)。

国产车已多次引起日本惊叹

这并不是国产车第一次引起日本人惊叹。

早在2021年,日本NHK电视台便专门录制了一个节目,向日本观众详细介绍五菱宏光MINI EV。

因为它的价格,便宜到让日本人吃惊——丰田在日本市场也有一款C+Pod微型电动车,定位与MINI EV类似,但其售价高达16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2万元),是MINI EV的三倍。

为了弄清楚宏光它为何如此便宜,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山本真义,当众拆解了一辆3.88万元的高配MINI EV,推算成本结构为合计4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7万元)。

最让节目主持人沮丧的是,MINI EV全车竟然没有日本制造的零部件,最核心的电池和电机,都是中国产的,分别来自宁德时代和宁波双林。

如果日本打算造一台这样的便宜电动车,那么相当多零部件需要从中国进口,成本根本不可能做到和MINI EV一样低。“如果它进入日本市场的话,老实说真的会有极大的危机感。”

而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日本工程师更是上演了一出当年“众泰皮尺部”的操作,直接手工测量红旗HQ9。

其中男性工程师负责用皮尺测量数据,女性工程师负责记录,现场图片显示并不是用空白纸记录,而是在PAD上早就设定好了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

另有一位日本头部车评人河口学,看完上海车展后,回国上节目无奈地表示,“如果只看局部的话,中国车企已经将日本远远甩在身后,差距已经大到很难追上的程度了。”

他还有一句让日本观众破防的名言:“日本的概念车,还没有中国的量产车像概念车”。

河口学最后提到,日系品牌可以有战略性的放弃中国市场,集中精力做好世界上其他还在销售燃油车的国家的市场。

不过,从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数据来看,他的这句话还是乐观了。

反攻日本本土的中国汽车

在中汽协的一份报告中,今年1-4月,我国汽车共出口137万辆,同比增长89.2%。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为107万辆,同比增长58.1%。超越同期日本的95.4万辆,成为全球汽车出口单季度冠军。

不仅要在国内市场打败日本车,自主品牌还要去国际上攻城略地——最过分的是,有厂商直接打到日本本土去了。

今年1月31日,比亚迪乘用车正式进入日本市场,首批发售车型共3款,分别为紧凑型SUV ATTO3(元Plus海外版)、紧凑型车海豚和中型车海豹。

虽然刚开始成绩一般,但始终保持着一个增长的态势。

在国产车的凶猛攻势下,日系品牌虽然都相继在新能源领域加快转型,但还是太慢太慢了。

更何况,这次汽车大变革表层是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变革,底层却是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的变革。在软硬件的智能化上,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要比新能源层面大得多得多。

留给日本汽车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