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课总结(八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班本课程小兔子 折纸课总结(八篇)

折纸课总结(八篇)

2023-10-15 00: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指尖上。也

就是说,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所以,在本学期我们二年级开展了折纸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我主要让学生学习折叠小鸟、鲤鱼旗、晴天娃娃、小汽车、小帆船等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现将这学期的校本课活动总结如下: 首先教师应该相信孩子,让学生独立尝试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以来的折纸熏陶,已初步具有看图谱折纸的能力,每次上折纸课,当老师刚出示图谱时,学生便跃跃欲试。面对学生高涨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作为老师应该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尝试。学生有学习的需要,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摸索,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帆船》一课中,因为考虑到学生有的会折小船,一开始我就采用了自然习得的方法,我对孩子们说:“勇敢的试一试,看谁能最先学会?”孩子们对于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欣然接受这种方式,积极投入,表现自我的意识十分强烈。我看见大部分孩子已经在边看边试了,对于他们来说,我想这是-种挑战,不管成功与否,他们很喜欢老师这么相信他们,同时激起了自己探索的火花。在折纸过积中,学生一改以前的"我不会,我不行"的懒惰思想,认真的尝试起来。儿童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有着内在的求知欲望,儿童的兴趣必须得到承认和支持。这种内在动力更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由此我想: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儿童的思想,在观察了解,分析中知道儿童的需要,知道他们是怎样学习的。那么,首先就要做到:相信孩子,让学生独立尝试,不仅能使孩子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其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也有利于

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想要解决问题。

其次师生之间应该促进互动,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相互交流,认知冲突,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折纸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出现不同的困难,你会的也许就是他不会的,他会的也许你不会,老师就是要促进互动,包括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有时是互相帮助,有时也会是各持己见,相互争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大小一致的意见,帮助孩子展开讨论,实际进行比较,最终发现谁的方法最好,并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 …… 余下全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