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与保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狼毒抑菌喷剂使用说明 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与保护

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与保护

2023-09-22 05: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与保护  

 Social Memory Project  

课程类别: 跨文化沟通与人际交往

主讲教师: 吴建华

 职称:教授

研究专长:档案学

所在院系: 信息管理学院

联系电邮:[email protected] 

 

一、教师简介:  

吴建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信息化建设、企业档案管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1986年7月获工学士学位;1988年7月获文学士学位;2009年3月获法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档案局等部门立项的课题。出版《理念与范式:档案工作新探》、《档案统计原理与方法》、《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科技档案管理学》等著作9部。成果曾获江苏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现担任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事、江苏省档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二、课程简介: 

所谓“社会记忆”(social memory),是指对大部分当代人仍记忆犹新,感受深刻,且对今日社会变迁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记忆。台湾通识教育学会理事长黄荣村先生曾专门撰文“通识教育与当代社会记忆的传承”,认为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其目的有二:一是“补足广泛认识上的不足,以培养跨领域之眼光与较深入之全面掌握”,二是“对当代社会的变迁有所体认,以养成具有适应力与反省能力的宏观视野”;社会记忆的传承与流变,则可以成为通识教育中“认识当代社会变迁”的一个范例,“既不失之散漫,又是首尾相扣”。

基于与黄先生同样的认识,笔者提出“社会记忆工程”这门课程的设想。档案是社会记忆的主要“原料”、“素材”,档案信息资源也是社会记忆资源的主要来源。从“档案”、“工程”的角度研究社会记忆的建构,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社会记忆工程”这门课程首先阐述通识教育与社会记忆两者的关系,然后界定社会记忆、社会记忆资源、社会记忆工程等相关的概念,特别是从来源、形式、效用三个方面对社会记忆及其资源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社会记忆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重点探讨社会记忆工程立项与规划、社会记忆资源鉴别、整合、保护、开发的含义、内容、方式与方法,最后对世界记忆工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城市记忆工程、专题档案资源库工程、文化创意工程等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课程目标:  

认识当代社会及其变迁,“社会记忆”是重要的、也是有效的路径。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的“美国与世界”、“文明与信仰”都是以“社会记忆”作为基本的素材形成的。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准确认识社会记忆与社会记忆工程,掌握社会记忆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原则与方法,了解典型的、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记忆工程案例,从而使学生不仅成为社会记忆工程的“受益者”,而且也能成为社会记忆工程的“参与者”,全方位凸显社会记忆工程的“社会性”。

四、教材及参考资源:  

1.(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编委会. 21世纪的社会记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孙德忠.社会记忆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5.刘家真.文献遗产保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成虎.工程管理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黄玉琴.“青春无悔的老三届”:从自我认同到群体肖像.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3

8.徐欣云.档案“泛化”现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9.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理念与模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11.任遵圣.档案与社会.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

12.张辑哲.维系之道——档案与档案管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

13.王英玮.档案文化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石浒泷等.档案哲学.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

15.吴建华等.城市记忆工程背景下城市数字档案中心建设研究.档案学研究,2009(6)

16.丁华东等.“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档案管理,2011(5)

17.尹雪梅等.社会记忆视角下的档案记忆建构探析.浙江档案,2009(5)

18.景军.社会记忆理论与中国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 (秋季卷)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授、观看视频、实地参观、专题讨论。其中,实地参观的对象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江苏省音像档案馆、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吴健雄纪念馆(挂靠东南大学档案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这些档案馆或博物馆均在南京,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结合可能从中选择。

 

六、教学大纲:  

   

第一章通识教育与社会记忆的关系

第一节通识教育与全球化中的社会记忆自我认同

第二节通识教育与现代化中的社会记忆历史定位

第三节通识教育与面向新时代的社会记忆

第二章社会记忆与社会记忆资源

第一节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

第二节物质形态记忆与知识形态记忆

第三节政府记忆、精英记忆与草根记忆

第四节社会记忆资源

第三章社会记忆工程及其建设

第一节社会记忆工程

第二节社会记忆工程建设

第四章社会记忆工程的立项与规划

第一节社会记忆工程的立项

第二节社会记忆工程的规划

第五章社会记忆资源的鉴定

第一节社会记忆资源鉴定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节社会记忆资源的价值分析

第三节社会记忆资源的真伪鉴别

第六章社会记忆资源的整合

第一节社会记忆资源整合的含义与目标

第二节实体集中式整合

第三节内容集聚式整合

第三节虚拟平台式整合

第七章社会记忆资源的保护

第一节纸质类资源的保护

第二节胶片类资源的保护

第三节磁记录类资源的保护

第四节电子类资源的保护

第五节实体类资源的保护

第八章社会记忆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出版物

第二节数字资源库

第三节文化创意

第九章社会记忆工程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世界记忆工程

第二节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

第三节城市记忆工程

第四节专题档案资源库工程

第五节文化创意工程

 

七、考核方法:  

 

提交课程论文1篇,要求:进行较为充分的传统文献调研与现代网络调研;论文类型包括调研报告与综述。依据所写论文考核,并参酌学生课堂研讨及其他表现考核。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