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又遭投诉,自动续费问题不断升级,你被“连续包月”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爱奇艺包月涨价了吗 爱奇艺又遭投诉,自动续费问题不断升级,你被“连续包月”了吗?

爱奇艺又遭投诉,自动续费问题不断升级,你被“连续包月”了吗?

2023-08-11 05: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闭续费,依然扣费

自动续费没有关闭,每月按时扣钱尚可以理解,关闭了自动续费,平台的扣费还是“如约而至”,这就令人无语了。

一位消费者表示,她之前经常使用爱奇艺平台看剧,便按月购买了爱奇艺平台的会员,并选择了“自动续费”功能,每月平台会扣掉15元的会员费,后不想在享受使用爱奇艺的会员服务,就在下月扣费之前停掉了自动续费功能。

原以为和爱奇艺的“缘分”就到这,谁知到了扣费日,爱奇艺依然扣除了用户15元的会员费,令人不解的是该消费者的会员资格被终止了。

消费者发起与爱奇艺客服联系,未果。打算在黑猫上面去投诉,然后投诉还没发出去,15元会员费却是退回到账,至于退回的原因爱奇艺方没有说明,消费者也无从知晓。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这位消费者的会员费是退回来了,但其他消费者就不一定有这么“幸运”能被退回来。

会员看剧依然要付费

会员和普通用户肯定是不一样的,会员在电视播放、影视选择上面享受比普通用户更多的权益,但是爱奇艺的会员作用似乎很弱。

我们在看一些比较热门的剧时,明明已经开通了会员,开头还是要看接近1分钟的广告,这广大vip们很有意见。

有人说这是视频网站运营的必要模式。

像爱奇艺这样的大型互联视频网站,收录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一年能拿下一两个大IP剧,需要的花费不小,没有大金主资本家的支持,很难有序维持。但资本家可不是慈善家,给你支持,你就必须要予以回报,总是薅资本家的羊毛,早晚会被羊踢,有了资本家的钱作为启动资金,后续需要做的就是开源拓流。

除了开会员,最直接的就是广告,现在的广告都是请一些明星代言,给用户的冲击大,转换好,所以最值钱,对于视频网站来说,上广告就是赚收益。

此前,广电要求电视剧之中不可以穿插广告,于是现在的电视剧都把广告换成了介绍品牌冠名,不直接打广告,又用更有效的方式宣传了广告品牌。

从用户角度,肯定会觉得不公平,老子都付了会员费了,凭什么还要看广告?

没办法,毕竟人家也要吃饭,没有广告收入你的会员费只会更贵。

且这种情况不是只有爱奇艺才有,全网视频网站基本都有这个通病,想要管制并非易事。

虚假会员活动

为了增加新会员购买数量,爱奇艺也是煞费苦心,与其他互联网购物平台合作,推出联名会员购买套餐。比如说与京东的联名会员和苏宁的联名会员,还有和小度的联名会员

在2018年4月27日,爱奇艺和京东达成协议,会员权益互通全面上线,用户只需要成为爱奇艺或者京东任何一平台年卡会员,并成功激活,就可以同时获得相应平台的会员权益。爱奇艺本质上是视频播放网站,京东是大型购物网站,两者业务本不相通,没有直接利益纠纷,互通合作,可以帮助双方实现高价值用户多元化深挖用户服务价值,是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抓住高价值用户机会的关键。

两方合作新权益一经上线就得到了广泛好评,当时的数据显示一周以内合作双方的会员开通数量就超过了百万人次,是一个成功的合作模式。

对于消费者来说,开通购物和视频的会员,都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多可享的权益,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多的会员服务,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在黑猫上面却有另一种声音。

一消费者要求爱奇艺赔偿时间成本三百元人民币,并就劣质服务道歉。2018年7月14日他的爱奇艺账号参加爱奇艺年费会员送京东会员活动,然而充值爱奇艺会员之后却无法领取京东会员。排队等待一个多小时之后才联系到爱奇艺客服,但客服却装聋作哑,没有任何回复就结束了当次通话。

该消费者又多次尝试联爱奇艺客服,对方则是表明自己的等级为最高等级客服无法再向上提交问题等待处理,直接为消费者办了退费。

7月7日,该消费者又再次充值会员,领取京东会员依然失败,再次联系客服,对方的回复则变成了要将该消费者的问题转给其他客服,并再次给消费者办理了退款。

消费者联系客服的原因是想要充值爱奇艺会员,领取京东会员,而不是想要办理退款,客服根本没有了解消费者意愿,没有从实质要求出发解决问题,此类客服、此种客服,只会让用户的体验感变差,对平台的信任感日渐变低。

2022年2月28日,工信部在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表示:聚焦用户权益,加强综合治理,持续关注用户反映的各类违规问题,深入开展APP整治,对移动互联网服务涉及的诸多环节进行全链条、全覆盖监管。

爱奇艺这样不经过用户同意自动续费、甚至在用户联系投诉之后依然自动扣费的行为,已经违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约定,无效会员联盟活动更是让消费者陷入“消费陷阱”,如果继续受利益驱动,不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只会迎来监管部门和消费维权部门重拳出击,成为一个互联网大厂并不容易,希望各大佬且行且珍惜,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防范消费套路。

(图片案例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