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家族:从烟草帝国到杜克大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烟草公司创始人 杜克家族:从烟草帝国到杜克大学

杜克家族:从烟草帝国到杜克大学

2024-06-02 03: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0美分起家的富一代

  华盛顿·杜克来自北卡罗来纳州,最初他只是一个农夫。他与妻子共育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本杰明、小儿子巴克以及女儿玛丽。他们一家生活在达勒姆小镇,在小儿子巴克两岁的时候,老杜克的妻子去世了,从此他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一年后,老杜克将孩子们送到三十英里外的祖父那边。他卖掉所有的家业,用以资助南部联盟。向他购买土地的人没能够付完所有的钱,双方约定战后一并付清。1865年的春天,战争结束,老杜克回来了,接回三个孩子,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只剩下50美分。他别无他法,只好先到其他农场主那边打工。一家人过着近乎悲惨的生活。整个冬天,他们都住在农场的一个木屋里,老杜克带着儿子们睡在木屋角落的一个稻草褥子上,把农舍里唯一的一张床给女儿睡。

  老杜克终于获得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战争前别人欠他的钱,商定以烟草抵债。一家人的生活依旧艰辛。老杜克将烟草和其他货物转手到北卡罗来纳州东部卖掉,再将面粉和肉类带回来出售,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没过多久,达勒姆小镇兴起了广种烟草的风气,大大小小的卷烟厂遍布整座小镇。走进达勒姆,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烟味。老杜克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进入这个行业的。他不再种植农作物,全部改种烟草,同时开始经营小本烟草生意。

  为人正直的老杜克是个有胆有识的人。在南北战争中,他就试图把烟草制品卖给南部联邦的老兵们。此时,他将精力全部投入他的小作坊。后来,生意有所发展,他开始向其他烟农收购烟草,再转手获利。

  到了1871年,杜克家经营的烟草产值已经达到了每年4~5万磅。此时,两个儿子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也开始帮起父亲的忙。父子不再满足于当下的业绩,希望赌一赌运气,把小家庭式生产改为大量生产。他们开始制造香烟,勇敢的尝试取得了初步成功,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快,老杜克在19世纪70年代初成为了百万富翁。但他依然没有架子,经常出入美国烟草工厂和营业所,和蔼可亲地同工人们交谈,尤其喜欢追忆在达勒姆的日子。1905年,老杜克去世,终年85岁。老杜克在晚年时将家族业务交给了儿子们打理。他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尤其是小儿子巴克·杜克,他打造了烟草业的卡特尔,使香烟在全球流行开来。

 第二代杜克:工业革命与全球化

  老杜克的小儿子巴克·杜克生于1856年。父亲为他取名詹姆斯·布坎南·杜克,因为那年詹姆斯·布坎南担任美国总统。

  美国内战爆发时,小杜克是一个住在达勒姆三公里外农场上的四岁小孩,和哥哥妹妹一起同祖父生活。内战结束后,他回到父亲身边,一同经历了小木屋的穷苦生活。每个新学年到来时,只要农场上的活儿不是很忙,小杜克都会尽量去免费的学校读书。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功课对他来说很容易掌握。很快,小杜克十几岁了,父亲的烟草生意逐年扩大,也开始需要他帮忙了。在真正接触生意后不久,小杜克就被吸引住了,他觉得这比读书有趣得多。14岁时,父亲安排他进入家里的一个小烟草加工厂做主管,管理二十多个员工。他精力旺盛,不断向厂里最优秀的员工挑战。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当时的烟是靠工人一根根手工卷的,因此卷烟动作的娴熟度关系到整个作坊的生产效率,小杜克就是和他们竞赛卷香烟。

  小杜克积极寻求办法提高作坊效率。他一贯想得多,看得远,又不甘受缚于传统的烟草制造工艺。他从一个不起眼的机器中嗅到了契机,迅速找到这个机器的发明者,买下了专利,随即将它用在了自己的作坊里。每个人都震惊了:半自动的机器先是把烟草倒在整张整张的卷烟纸上,随着工人摇动转杆,机器自动卷好烟纸,并通过一个固定的管道把半成型的香烟送出来,此时的香烟是很长的一整根,再由齿轮带动的剪刀自动按照固定的频率咔嚓咔嚓地剪成段,成品烟就出现在人们眼前。

  这就是工业发展带来的“卷烟机”。如果让一名最优秀的卷烟工同机器竞赛,工人卷好一根烟的时间,机器可以生产出13根,人工卷好第二根烟,机器又是13根这就是杜克工厂爆发的烟草业的工业革命。1890年,也就是小杜克使用卷烟机的第五个年头,杜克的作坊已经不再是作坊,而是供应着全美烟草市场40%份额的垄断型的大企业。雄心勃勃的小杜克开始和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联手,连续收购竞争对手,一跃成为美国烟草行业的绝对霸主。他给新组建的企业取了个霸气的名字:美国烟草公司。

  1902年,杜克进军英国,成立英美烟草公司,他出任了英美烟草的第一任主席。他有着前瞻性的战略思想,即雇佣最优秀的人才,开发更加优质的产品,尽量降低产品价格,实行机械化生产并进行产品推广。小杜克脾气火爆,一天要抽两包烟,他称生意就是他的情人,他爱它胜过一切。英美两国的市场并没有填饱小杜克的胃口,当他在世界地图上看到有4亿人口的中国时,他兴奋难耐。上世纪2、30年代的上海滩,小洋楼林立,有轨电车和黄包车交错流动,夜上海舞厅歌舞升平,还有南京路上的旗袍美女香烟广告。哈德门香烟自1923年起由英美烟草公司在青岛生产,而这些潮流广告都出自小杜克的授意。深谙广告传播策略的他,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暖意互动,传达出香烟不仅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伴侣,还是传递温情的纽带—在广告中,要么祖孙三代在对视中享受着吸烟的时光,要么妻子为丈夫点烟、儿子为父亲点烟。香烟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全球化的商品之一,靠的是小杜克的推动。而香烟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度流行,也标志着它在全世界的流行。

多丽丝·杜克

  “小公主”的悲情一生

  1907年的春天,50岁的杜克迎娶了第二任夫人娜娜林,她也是再婚,并带来一个儿子沃尔克·因曼。当杜克55岁、娜娜林43岁时,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孩子—多丽丝·杜克。

  那是1912年12月22日的深夜,小多丽丝诞生在纽约一栋价值300万美元的豪宅里。第二天,她出生的消息就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条。这个新生儿是亿万富翁杜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孩子,刚一出世就坐拥1亿美元的身价,比英国女王还富有。

  单从小公主身边随从的配置就可管窥老来得女的杜克对千金的宠爱了。不仅配有保姆、贴身女仆、司机、护士、保镖、私人教师,这些侍者还被进行了更加细化的分工,譬如女仆就分为穿衣女仆、洗烫女仆、用餐女仆等。父亲为爱美的小多丽丝特意安置了一间硕大的衣帽间,里面放着数百套衣服和与之搭配的鞋及饰品。不仅如此,父亲恨不得像袋鼠般将爱女放在自己的大口袋里随行。不管参加的会议多么隆重,他都会把爱女带在身边,甚至同纽约第一国家银行总裁的私人会谈,也允许小多丽丝在身旁不时打闹。他还将豪华游艇、各式豪车都以多丽丝命名,好让自己时刻都能感受到她的陪伴。此外,杜克有洁癖,如果多丽丝需要用药,他会要仆人先尝,确保药品不带病菌。

  多丽丝奢华的童年在深宫豪宅和仆人们的簇拥中度过了,她有锦衣玉食,却没有同龄小孩的嬉戏陪伴。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可母亲娜娜林却只偏爱她那个同母异父的哥哥。谈起母亲,多丽丝会整个人都僵住,眼神中露出一丝寒意。幼时她只同布娃娃作伴,可她不能把布娃娃随便放在家里,因为母亲不喜欢,觉得很脏、恶心。小多丽丝就把娃娃们藏起来。她憎恨母亲,甚至希望母亲早点死去。

  可在1925年10月10日,年仅12岁的多丽丝永远失去了父亲。杜克死于肺部疾病。临终前,杜克毫无悬念地将大部分遗产留给了多丽丝,也留给了她一句遗言:“那些人来这只是为了钱,不要相信任何人。”这是一个尤其寒冷的十月,多丽丝的心也被冰封起来,她的童年随着父亲的葬礼被埋葬了。母亲只从父亲那得到了微乎其微的一点遗产,这使得母女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尖锐。娜娜林开始变卖家产,多丽丝提起诉讼,获得成功。此后,娜娜林不允许多丽丝去上大学,带着她到各地游学。期间,多丽丝邂逅了吉米·克罗姆威尔,一个野心勃勃的政客。多丽丝21岁时,他们决定结婚。

  多丽丝选择在父亲的书房中举行婚礼,因为那是父亲生前常呆的地方。十分钟的婚礼后,她和吉米开始了环球蜜月旅行。洞房花烛之夜,吉米就急不可待地问多丽丝:“我能从你那拿多少钱?”多丽丝将他赶出房间,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在耳畔响起。两年的环球旅行,她同吉米之间的关系始终冷淡。而另一方面,吉米也是她冲破母亲防线的有利武器,因此她从未考虑离婚。

  多丽丝购置物品很疯狂,在看中一些房子后,她竟会让人将房子用轮船运回美国。当她路过夏威夷时,她不再搬运房子,而是开始建房子。她斥巨资在夏威夷建了一幢房子,取名为“香格里拉”。1939年,吉米作为大使被派往加拿大,多丽丝一同前往。她不喜欢露面,却因背后的财富一直是媒体追逐的焦点。没过多久,她只身返回夏威夷。

  英俊的杜克·卡汉纳莫库,这个两届奥运会的游泳冠军,陪她走遍了夏威夷全岛,教她冲浪,让她成为了“第一位冲浪的白人妇女”。多丽丝喜欢这个称号,因为这个称号不是家庭给她带来的。就像当初游学时也曾在伦敦的社交圈崭露头角,并得到白金汉宫的接见一样,她一直想以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

  社会对多丽丝证明自己的方面不甚关心,倒是她的各式桃色新闻经常见诸报端。她不断同很多人传出绯闻,其中有好莱坞明星埃洛弗林、英国议员阿莱克·坎宁安·里德,甚至在后来做战地记者时,和乔治·巴顿将军也有染。

  27岁,多丽丝怀孕了,没有人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她暗示这个孩子来自一次火车之旅。她为孩子取名阿丹,然而早产的阿丹没能活过24小时。这对于多丽丝是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她还被告知没有了生育能力。她雇请通晓灵术的人,希望同阿丹建立联系。

  这件事后,她结束了同吉米之间的婚姻。吉米7000万美元的离婚索赔没有成功。战后,她又开启了另一段婚姻,他叫卢比·罗萨,世界著名杀手,也是007邦德的原型。然而,他同多丽丝结婚也是觊觎她的亿万家产。多丽丝相当于用金钱包下了他,但第二任丈夫仍然不够忠实。一年后他们离婚了,从此多丽丝没有再婚。

  多丽丝常年沉迷于印度等东方教派,相信自己的前世是一个失明的乞丐。她憎恶年龄的增长,寻求各种灵丹妙药以保青春常驻。在禅修的过程中,她遇到了昌迪·海芙纳,她觉得昌迪是她40年前夭折的女儿阿丹的再世。她为她购置豪宅、私人飞机。昌迪在正式成为她的养女后本性逐渐显露,为了尽快继承庞大的家业,她竟下毒想害死多丽丝。心灰意冷的多丽丝咆哮着将昌迪逐出家门,从此更加离群索居,各处豪宅都大门紧闭。

  在她人生最后的几年,一个酒鬼文盲管家控制了她的生活,他叫伯纳德·拉法帝。通过背后的小动作,他切断了多丽丝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多丽丝生病后,拉法帝开始软禁她,仆人也不能够经常见到多丽丝。有位探访的朋友看到多丽丝躺在床上,脑后的头发缠绕成一团。这和昔日的名媛形象天壤之别,令人唏嘘。

  清醒时,多丽丝提出搬到父亲开办的杜克医疗中心。此前多丽丝已在拉法帝的蛊惑下,将庞大的家业转到了他的名下。拉法帝害怕多丽丝身体好转,改变遗嘱的受惠人,于是他将大剂量的荷尔蒙和吗啡注射进多丽丝干枯的身体里。1993年10月28日凌晨,这个孤苦伶仃的80岁老人最终死于谋杀。

  没过几年,恶毒的管家拉法帝也死了。骗来的所有资产归还到了福利机构。杜克家族只剩下了多丽丝的侄子小沃克·英曼,他继承了一个小型的信托基金。小沃克在2010年死于XIDU过量,给他的儿女留下了四个独立的信托基金,其中包括来自烟草垄断和棉花生意的家族财富。可孩子们到如今并不知道他们到底拥有多少财产,因为负责管理这些信托基金的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根本不会告诉他们,双方一直围绕财产问题纠缠至今。

华盛顿·杜克雕像

杜克大教堂

  三代接力,造福社会

  受时代所限,当初人们并不知道香烟对身体的危害,杜克家族也并未意识到家族的主营事业危害了公众健康。1911年,美国烟草公司因违反反托拉斯法被迫分割,杜克家族的烟草帝国瓦解。但是,烟草并不是杜克家的唯一产业,早先,小杜克就涉足了纺织业,同时将一部分精力放到一个新兴产业—水利发电上。1899年,美国杜克能源公司成立,今天仍然是美国主要的电及天然气供应商,百年来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用户提供价廉、可靠、清洁的天然气与电力。

  慈善事业上,小杜克与哥哥妹妹齐头并进。他对于企业发展和管理更有心得,哥哥本杰明更擅长慈善事业,妹妹玛丽全力支持,三兄妹建立了名为“三人行”的组织。1924年,“三人行”以小杜克为代表签署了信托契约—捐赠4000万美元,设立“杜克基金会”,援建了北卡罗来纳州的医院、孤儿院、卫理公会派教堂以及其他方面的设施。小杜克曾经说过:“我尽我的努力为人类物质上、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提供帮助。”

  杜克家族极为重视教育。秉持“知识与虔诚”的杜克大学是一所与杜克家族关系密切的高端学院。现今的杜克大学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是一所私立男女合校研究型大学。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38年始建于北卡罗来纳州兰道夫郡的布朗学校。1859年,学校更名为“三一学院”。1887年,克罗维尔出任校长,他对学院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学院的首座图书馆。那时的三一学院地处农村,要想发展必须搬迁。克罗维尔看到了美国内战后“新南方”的发展机遇,苦于没有资金支持,计划行将搁浅。恰是这个时候,老杜克拿出数万美元资金,慷慨地为三一学院的建设解了围。这是杜克家族第一次与杜克大学结缘。

  据校史记载,三一学院从兰道夫郡搬来达勒姆时,全部的家当不过一座大钟、一个挂表、一个保险箱,外加几千册的图书。迁址后的三一学院步步壮大,学院开始建设西校区,建筑外观古朴大气,花岗岩的建材坚挺牢固,整座校园树绿花红,景色怡人。令人印象深刻的哥特式风格的杜克教堂始建于1935年,高63米,耗资高达230万美元。

  1924年12月11日,在时任校长威廉·福尔的建议下,三一学院更名为“杜克大学”,以纪念华盛顿·杜克及他的家族。第二年,巴克·杜克去世,享年69岁。他在遗嘱中将一大笔财产注入了大学教育,学院在杜克教堂前为他立了一尊铜像—左手夹着雪茄,右手擎着拐杖,双目炯炯有神,眺望前方。杜克教堂以及这尊铜像,如今已成为杜克大学的地标。

  在杜克家族的扶持下,杜克大学迅速杀入全球知名大学行列。从学校走出来的名人包括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苹果公司的蒂姆·库克,大学的第一位外籍学生则来自中国—“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澍。

  小杜克的女儿多丽丝也是个精明的商人。早在大萧条时期,多丽丝就目睹了很多富人家破人亡的惨境,决心管好父亲留给她的金钱。她使家产翻了四倍,她同时是慈善家、园艺师、冲浪者、收藏家和环球旅行家。虽然多丽丝一生对人的认识少得可怜,可她对古董的品味却很高。她收藏了很多极具价值的古玩和艺术品,这些物品在她死后不断被拍卖,扩充着她在21岁创办的“多丽斯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在保护野生动物、促进儿童教育、医学研究等慈善资助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时代造就了杜克家族的烟草帝国,时代又让杜克家族的烟草帝国分崩离析。财富让多丽丝成为众人追逐的焦点,财富又让多丽丝孤独、终致为之所害。财富没有能够让多丽丝获得幸福,然而杜克家族尽力用他们的财富传播智慧,传递支持,解决匮乏,他们做到了帮助他人幸福。有惊奇,有唏嘘,有感叹,这个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故事几近尾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