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发扬革命精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潍坊潍县战役 传承红色基因 发扬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发扬革命精神

2024-06-16 16: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9月30日,我国举行了全国第三个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精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铭记那些为此付出牺牲和鲜血的一代烈士,在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一样有着血红的记忆。让我们一起探访潍城区今年打造的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共同温习历史,铭记历史。  红色印迹  穿越时空,回到1948年,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年代,华东野战军组建之后的首场攻坚战在潍县打响。这是我军转入战略反攻后取得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硝烟弥漫的战斗已成烟云,战斗遗址仍然矗立在那里诉说着当年。  ——“小黄楼”。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旧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进占潍县,小黄楼所在大院又成为陈金城的城防指挥部。1948年4月24日,我军攻克潍县西城后,该楼成为中共潍坊特别市委的办公地点。  ——南大营战斗遗址。抗战时期为日军关押我抗战民众的集中营;国民党占领后,成为潍县城南重要的独立守备据点。南大营战斗由渤海纵队7师2团主攻,采取坑道作业逐步收缩围打的战法,与鲁中1团、2团攻破并占领南大营及火车站。  ——玉清宫战斗遗址。1947年秋,国民党整编第45师开进潍县,进占玉清宫,砍伐宫内古松构筑防御工事,利用庙宇作核心工事,在周围用钢筋水泥修建了大量子母堡群,被国民党军自诩为攻不破的堡垒。玉清宫战斗十分惨烈,9纵26师77团牺牲了6名营级干部。  ——潍县城墙遗址。城墙高大坚固,城墙上有电网和上中下多层火力点,墙下5米左右筑有土围墙,围墙上设有大量地堡、暗堡。历经潍县战役及城市建设,潍县老城墙现仅存北城墙两段,由向阳路一分为二。  ——荷花湾战斗遗址。总攻开始后,79团五连和特务连一个排共160多人在此浴血奋战,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坚守阵地长达13个小时,最终迎来后续部队。战斗结束时,只剩下16人,仅两人未受伤。   历史记忆  为了留住“城市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今年以来,潍城区在深入挖掘潍县战役革命精神基础上,整合6处战役遗址资源,精心打造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  潍城区曹家巷居委会西侧,有一座美丽的小公园,当年惊心动魄的潍县战役荷花湾战斗就在这里打响。如今,这里建起了荷花湾记忆回廊,设立了内容丰富的宣传栏,讲述着荷花湾战斗的惊险历程。“荷花湾战斗是潍县战役中一场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城市阵地攻守战。1948年4月24日凌晨4时,9纵79团5连冒着敌人的火力封锁,率先从城墙下城作战。在梯子、绳子被炸飞的情况下,战士们奋不顾身,从15米高的城头只身跳下城墙……”一位解说员正深情地向市民讲解荷花湾战役。  “小黄楼”,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旧址,位于向阳路潍坊商校老校区,已有81年的历史。如今,这里被潍城区建设成了一座反映城市接管为主题的展览馆。一进大门,“光荣地进去,干干净净地出来,做到军政全胜”几个火红的大字印入眼帘。这是解放潍县以后,为了迅速稳定社会秩序,赢得人心,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提出的口号。居住在附近的张先生说,只要有空就会带着孩子们来这里参观,并给他们讲革命先烈的故事,从小就接受红色教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依托南大营战斗旧址,建设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主展馆,全面系统地还原战前、战中、战后历史情景,综合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增强震撼力、感染力。潍县战役中时任26师政委张少虹之子张鸣磊参观后表示,打造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是利党利民之举,通过教育基地这个载体,把革命前辈的“根”留住,把革命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沿白浪河亚星桥西岸北行200米,是潍县战役胜利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该纪念碑于2009年4月落成,选用泰山原石,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将军亲题碑铭,是纪念潍县战役的标志性建筑。   传承精神  潍县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城市攻坚战。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评价:人民解放军在攻克潍县等城市的作战中学会了攻坚战术。成功接管潍县的经验做法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华东乃至全国解放区广为推行。接管潍县创造了多个第一:潍坊成为第一个成功实践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论》的城市,第一次由中央委员担任中等城市的市委书记,第一次实施军事管制戒严,第一次要求资本家与工人签订劳资协议,第一次实行干部个人财产报告制度等。  围绕提炼潍县战役精神,潍城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先后二十几次召集组织、党史、党校、文化、旅游、档案等部门负责人梳理潍县战役、潍县接管脉络,研究设计方案。开展了“我看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访谈调研,全面征求基层党员、老干部、老战士对打造党性教育基地的意见建议,反复讨论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潍县战役精神。  潍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魏学全介绍,潍县战役精神突出体现在:一是“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宗旨观念;二是“战必胜,攻必克,敢拔硬钉子”的攻坚精神;三是“光荣地进去,干干净净地出来”的纪律意识。当前,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打造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弘扬潍县战役精神,使党员干部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育他们树立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勇气,始终明白为谁履职、为谁用权,形成遵规守纪、干净干事的优良作风。  “潍坊这个城市的名字,就是伴随着潍县战役的胜利、潍县解放而诞生的。它是一个推翻旧制度建立的新政权,是一个潍坊恢复生产发展的新起点,也是一个我党探索城市管理的新试点。它寄托和承载了共产党人对接管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美好生活的梦想,从一开始就与改革、创新、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攻坚、担当、干净联系在一起。打造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弘扬潍县战役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提炼潍坊精神,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增强城市软实力,推动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魏学全说。  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前进!    本报记者潘来奎 吕秋丽文/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