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湖有何来历?20年来千灯湖对南海意味着什么?这些秘密你可知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游千岛湖感想一句话 千灯湖有何来历?20年来千灯湖对南海意味着什么?这些秘密你可知道?

千灯湖有何来历?20年来千灯湖对南海意味着什么?这些秘密你可知道?

2024-05-31 1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工业城市中,

起到了绝妙的调和作用,

是城、产、人融合发展理念的最佳体现。

从1999年7月首期开建至今,千灯湖的建设历经4期,刚好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里,作为南海地标景观,千灯湖不断扩展外延,丰富内涵,书写着南海城市发展的传奇,引领着南海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方向,成就了广东金融高新区,舒展了中心城区桂城城市以湖为美、人才围湖而居、产业因湖而聚的大美画卷……

“神来之笔”在千灯湖起笔,在南海的各镇(街)不断延续。

东部千灯湖、中部博爱湖、西部听音湖,还有孝德湖、映月湖、文翰湖、仙湖、青年湖……以水为媒,以湖为核,南海以湖造城,铺排着生态城市的新格局,也以湖聚产,以湖兴业,集聚着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形成了南海新兴产业环湖现象。

千灯湖设计灵感源于叠滘水乡

千灯湖是挖出来的,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人工湖的前身是不起眼的水田和零散低矮的厂房。

▲1990年的桂城、雷岗山。那时千灯湖还是一片农田,现在的金融高新区,都还是彻底的农村。照片左下方是当时的南海体育场、现在的海棠村,照片正下方是西约村。

▲1990年的千灯湖周边

千灯湖虽是人工湖,湖水却是活水。当时千灯湖景观的设计方SWA集团总裁KevinShanley,从叠滘水乡中获得灵感,提出要以水为主题,结合既有河网和现代景观,打造一条水系。在千灯湖三期建成后,公园贯通了千灯湖水域与佛山汾江河水域。

对水的执著,是根植于南海基因中的水乡情怀。由东江、西江、北江冲积而成的珠三角平原上,在佛山南海这片10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1182条河涌纵横交错,38个湖库如珍珠落玉盘点缀其中,从桑基鱼塘到工业大区,哺育了一座制造业城市。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区,改革开放初,南海走的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路线,“马路经济”“乡镇经济”模式下,专业镇强势崛起,并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心城区,“南海的城市发展就像生物体细胞形成的过程,开始时是一些离散的组织,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心。”一位业内人士说。

▲2002年的千灯湖。

▲2007年的千灯湖,当时的雷岗公园和千灯湖中间还隔着海三路

城市这个概念,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南海开始把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上日程,当时党政领导还特意前往北京参观考察,学习北京的城市规划。回来后,南海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城市规划工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议南海在城市的中轴线建设上多下功夫。1997年,中规院深圳分院和当时的南海规划局共同编制了南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设计师“十进叠滘水乡”,明确中轴线建设要融入传统水乡文化元素,突出岭南水乡韵味,两年后,建设城市中轴线工程的首个项目千灯湖正式动工。

▲2015年,千灯湖二期 图: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从2002年7月千灯湖公园一期落成开放,再到如今经过四期的开发及优化,千灯湖发展成为“一家四子”的大家族,如今的千灯湖之大,可以用“跑一圈就是半程马拉松”来形容。20年过去,以千灯湖为核心,南海中心城市崛起,千灯湖成为了水清岸绿的“城市客厅”、中轴线上的一片湖光山色。

▲2019年1月,千灯湖北区。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

一位曾在规划部门的内部人士如此评价:千灯湖建成后,相当于为南海植入了一颗的细胞核,把原本相对松散的镇街凝聚起来,形成了一个有完整的集聚功能的细胞,城市中心的地位突显出来了。

▲2014年12月,千灯湖(虫雷)岗魁星阁建成对外开放。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

以湖造城!千灯湖模式不断被复制

“再造一个千灯湖传奇”“下一个千灯湖”“第二个千灯湖”……这样的口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足以体现千灯湖效应的影响力。

▲2016年的千灯湖 图:王维家

以湖造城,是国内外不少地方的造城路径,比如与南海区相邻的肇庆市,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组织农民修筑星湖堤坝。经过两期大规模建设之后,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在2007年经国家建设部批准成立,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如今,山湖城江是肇庆城市的主要组成元素,其中的湖就是星湖,星湖也被称作肇庆人挖出来的“母亲湖”,也是肇庆的城市地标。

将视线从肇庆拉回南海,千灯湖是南海以湖造城的起点,这个模式在南海各镇(街)不断地复制。

“造湖”经验搬到老城区平洲片区,再建一个“千灯湖”,以带动平洲片区的城市面貌提升和产业集聚。据上世纪90年代末时任平洲区党委副书记梁兆煊回忆,当时对如今桂城街道办事处对面的土地利用方式争议颇多,很多人提出做工业、商业,但当时党委、政府高瞻远瞩,特别是受到千灯湖公园的启示,决意做好环境配套,不做他用。经过几任领导的坚持,时间终于来到2015年,映月湖公园拔地而起,成为桂城的又一个城市形象地标。

▲映月湖 摄/潘伟欣

“泛千灯湖”概念不断延伸,南海曾提出东部千灯湖、中部博爱湖CBD、西部听音湖RBD的构想。在“三湖”基础上,又启动建设孝德湖、映月湖、文翰湖等湖体,通过打造湖城相生、湖城共融的滨湖特色城市,实现“城在园中,湖在城中”。

▲文翰湖公园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在东部,南海“以湖造城”效应已经显现,以千灯湖为核心,向北延伸为沥桂轴线,向南与虫雷岗山、佛山涌、东平水道、怡海公园、半月岛构建绿化新轴心,东往桂澜路商业带、映月湖和三龙湾南海片区,西接叠滘水乡,成为佛山城市中轴的延伸。

▲2019年,千灯湖旁灯湖东路和锦园路上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建筑高楼大厦林立。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

在中部,依托博爱湖,狮山正精心打造“城市客厅”博爱新城,“坚持‘倚湖建城’理念,加快景观及其配套工程建设,今年内开放博爱湖南区,加快北区建设、蓄水,同步启动引水工程……努力把博爱新城建设成为一座近者悦、远者来的乐活之城。”狮山镇镇长黄伟明在今年狮山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说道。

▲建设中的博爱湖项目

在西部,听音湖片区是“岭南文旅RBD”核心区域,将以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大湾区高品质岭南文旅小镇。

▲西樵听音湖 图: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千灯湖,还是博爱湖,景观设计都由同一个设计单位——美国SWA集团操刀。SWA集团是全球公认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的领导者,该集团设计的千灯湖,荣获2015年度城市开敞空间大奖,为中国捧回首个景观设计行业全球“奥斯卡”大奖。博爱湖也延续千灯湖开敞空间、山水体系的设计思路,以湖为中心规划打造地标性城市水景公共开放空间,形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办公、居住等为一体的都市生活区。

环湖而兴,新兴产业集聚

以水为媒,以湖为核的造城思路,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修复再造扩充城市环境容量,将环境竞争力转化为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集聚的吸引力,这是南海这座工业城市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的一个“杀手锏”。

造城之路,离不开产业动能的注入,千灯湖畔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6年,广东提出“建设金融强省”,南海区“白手起家”,临湖兴建广东金融高新区。如今,它已集聚了包含凯捷、简柏特、欧时、毕马威等在内的超680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总投资规模超过1130亿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千亿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今年8月,千灯湖创投小镇开园,未开园前、截至7月底,就已集聚私募基金类机构506家,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620亿元,几乎上半年来每个工作日都有一家基金类机构落户。

▲2019年,千灯湖旁海五路和灯湖东路路口,富力国际金融中心、招商银行、承展大厦等全部建成。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一个千灯湖,集聚了一个“金色”产业,成就了“千灯湖传奇”。其实,以湖造城,环湖兴业,在南海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在桂城怡海湖畔,有瀚天科技城、天安数码城和汇源通这类成熟的现代都市型产业载体,还有星期六和伊戈尔2家上市企业,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表示,未来还要高标准规划提升怡海湖科创产业带,将其打造成桂城的科创智廊。

在三龙湾南海片区文翰湖畔,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季华实验室就坐落在北侧,让这片土地备受关注。以湖为中心,桂城还特意规划了文翰湖科创小镇,季华实验室、科技创意设计小镇、高端服务产业区、科技创新孵化器、产业加速器和生活配套国际社区六大板块环布,将建设成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典范。

在丹灶仙湖畔,高标准规划的“仙湖氢谷”,正在一步步将蓝图变成现实,这里将打造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区,未来在广顺、泰罗斯、爱德曼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做强氢能产业链,完善城市配套,引来更多“金凤凰”。

在里水青年湖畔,与广州白云湖数字科技城隔江相望,将崛起南海新兴产业的又一颗新星——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该园将主攻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成为南海的“硅谷”,是佛山一环创新圈的重要创新平台。

在西樵听音湖畔,吸引了中海、恒大、希尔顿、宋城·西樵山岭南千古情、观心小镇等品牌商住和精品文旅项目强势进驻,南海区区长顾耀辉曾表示期待:“过去,千灯湖的建设迅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而未来几年,南海的发展要看听音湖片区。听音湖片区代表了南海新兴产业以及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

南海新兴产业的环湖集聚现象,也恰恰体现了城、产、人融合发展的理念,正如顾耀辉所说:“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

▲南海千灯湖全景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从1999年到2019年,20年南海成功打造了“千灯湖传奇”,下一个“千灯湖传奇”何时诞生,相信在南海已经埋好了伏笔。

点亮

来源:珠江时报

统筹/刘永亮关帅屏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华

资料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 章佳琳等

编辑:雷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