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老祖宗传下的“3个规矩”要牢记,尊重传统福荫子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明节祭祖图画 清明节扫墓,老祖宗传下的“3个规矩”要牢记,尊重传统福荫子孙

清明节扫墓,老祖宗传下的“3个规矩”要牢记,尊重传统福荫子孙

2023-06-25 1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落雨纷纷,行人断魂,又到了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时节,清明节前后无论多忙都要回乡祭祖,为记忆里渐行渐远的亲人上一炷香,深深地鞠上一躬,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

寒食禁火,祭奠先人,自古清明祭祖就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这天人们会吃寒食禁烟火,除此之外,在祭祀当天还有很多规矩和禁忌,其中老祖宗传下来这“3大规矩”要牢记,寓意福荫子孙,福气笼罩后人,提前了解规避不好的事情,也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安康、平安顺遂。

1、祭品在祭祀前不能先吃

祭祀的供品历来讲究颇多,在民间认为,供品是上供给祖先的,表达了对逝去先辈的尊敬和缅怀,如果在没有祭祀之前,就把供品吃了,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祖先“生气”了何来庇佑后代,家族好运兴旺之言呢?因此在祭拜祖先前切记不能食用供品,尤其是一些小孩子,容易嘴馋,大人在这天要看好孩子以免破坏了规矩。

另外,祭祀的供品还有“忌双不忌单”的说法,一般是三样或者五样,每一样的数量也都是单数,民间风俗认为“单为阴,双为阳”,所以一般祭祀供品要以单数为主。

至于供品到底能不能吃?个人认为,上供完撤下的供品是可以吃的,俗话说“心到神知,上供人吃”,民间认为上供之后的供品都带有“仙气”,吃了祭拜过祖先的供品,能给后人带来福运,保佑平安,虽然真假无从得知,但百姓无非就是祈求祖先能护佑家人罢了。

2、祭祀不能穿太过鲜亮的衣服

清明祭祖是一件庄重的事情,缅怀先人,追念过往,而红色一般用于喜庆的场合,在祭祀先祖时,身着大红、大紫等颜色太艳的服饰,一方面会给人不严肃的感觉,会被视为不懂礼数,另一方面是对祖先不敬,会冒犯祖先,因此,祭祀时不能穿太过鲜亮的衣服。

一些颜色亮丽的配饰,最好也不要带进祭祀的场所中,尽量以素色为主,另外这样的场合也不宜浓妆艳抹,最好以自己真实的面容前往祭拜,这样才能表达对先辈的敬重,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浓妆艳抹先辈就无法辨认,也就收不到祖先的祝福庇佑了。

3、墓地前不能照相

清明扫墓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目的是为了祭祀先祖,而非玩乐,但现在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拍照留念,就连清明祭祖也都不放过,但墓地这样肃穆庄重的场合,一言一行都要循规蹈矩,不能有半点随意敷衍,更不能随意拍照。民间认为墓地拍照会惊扰祖先,是对先人的不敬,如果一不小心,将墓地拍摄到镜头中,也会将“不干净”的东西“摄”进去,是不好的兆头。

除了以上“3大规矩”,民间在清明祭祖时还讲究三叩九拜,烧香祭祖,民间认为阴间的人“吃香火”,如果不烧香,他们就会饿着吃不饱,也就不能庇佑后代平安,因此,清明时节都要焚香祭奠先人,民间还认为,清明期间不能买鞋,因鞋与“邪”相通,买了鞋就是将“邪气”带回家,除此之外,给先祖添土时不能用铁锹拍打坟头,以免对先祖不敬,也不能前后铲,老一辈认为从前铲会毁了自己的前程,从后铲则是断了子孙的福荫。

虽然这些大多是民间的迷信行为,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旧俗,但无论怎样老百姓的初衷都是一样的,一是缅怀祖先寄托哀思,二是希望家人受到庇护,幸福安康!个人来看,毕竟清明祭祖是个严肃的事情,应心怀敬意、小心谨慎,作为后人尽量遵从,这样才能更好地缅怀先祖。

——老井说——

清明祭祖是我国千百年来,民间世代延传成俗的一种礼节,各个地方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祭奠仪式,近年来移风易俗,相比于焚烧祭奠的礼仪,“绿色祭祀”也渐成风尚,买束鲜花祭奠亲人,同样能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