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华大学混凝土专家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06-17 13: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 容 简 介 本书是21世纪职业院校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为了适应国家大力发展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的要求,根据职业院校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力求讲解基本概念,既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又增加了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例题和实训内容。 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弯、压、拉、扭曲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基本知识,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与构造要求等。每章都有思考题或习题,帮助学生学习及巩固、提高。 本书适合职业院校土木建筑工程专业教师教学使用,建筑行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more >

我国建筑业连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各类房屋竣工面积已达5亿多 平方米。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强有力推动着建筑科学的进步,我国2000年前后颁布的一套建筑法规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严重的震害暴露了不少建筑物普遍存在的材料强度不高、安全储备不足、耐久性不够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甚至生命财产的安全。2010年国家颁布发行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已于2010年12月1日执行; 2010年8月,建设部又批准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已于2011年5月出版发行,7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混凝土规范根据最新科研成果、近十年的实际经验和国际标准,对前规范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完善了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适当提高了安全储备、完善了耐久性设计、采用了高强度高性能材料、调整截面承载力计算内容的表达方式、增加了防连续倒塌设计、修改了一些构造措施等。新抗震规范则调整了地震设计分组和一些有关参数、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提高了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与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性能化设计的原则、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等。 与国家建筑业发展同步,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二者相比,职业教育目前显得更加需要与迫切。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职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高技能人才,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本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编写,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学生既能对小型混凝土构件进行设计计算,又能对一般混凝土结构的有关构造规定有更高层面上的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实现施工技术创新。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还有谬误,望广大读者指正。 周坚 2012年2月

more >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版权图片链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