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 龙华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深圳市龙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奋楫扬帆 龙华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奋楫扬帆 龙华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4-06-18 07: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商报(屈文琳 郭嘉慧 记者 智文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日,作为深圳市龙华区规模最大、职工最多、经营范围最广的国有独资公司——深圳市龙华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华建设)正式揭牌。

龙华区委书记王卫在揭牌致辞中表示,国资系统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坚定扛起应有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质量效益双提升,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全面完善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增能提效,筑魂固本,逐步健全监管体系,在推动“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中,展现更强担当、发挥更大作用。

龙华建设是龙华区首家资产超百亿的国资集团。王卫表示,龙华建设要以集团化运营为契机,苦练内功,不断完善现代公司企业制度、优化组织架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园区建设、空间保障、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树立标杆、争当示范。

今年1月,龙华建设启动集团化运营。此次揭牌标志着龙华建设正式迈入集团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龙华城区图。

强基铸魂

党建引领企业发展

“从成立之初,龙华建设就肩负着服务龙华区域城市发展的责任和使命。”龙华建设党委书记、董事长方东明表示,将党建与经营做成“一本账”,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能级跃升是必由之路。

目前,龙华建设党委下设龙华建设总部、龙华环境、龙华保安、龙华市场4个基层党支部,除全面构建“1+6+N”党建运行体系外,特别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组织形式,聚合党团力量,让党旗始终飘扬在工作一线。

特别是在“数字龙华 都市核心”建设过程中,龙华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市场化机制,强筋健骨、拓宽思路,承接了龙馨家园保障房、清湖工业园、建泰城市更新、国际医疗器械城、福城南、观湖北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小运量轨道交通运输、城市管家、农贸市场运营等城市服务项目,并发行了龙华区首个国企小公募债,各个领域均实现了“大步快跑”的目标。

其中,为加快福城南、观湖北土地利益统筹项目的推进实施,龙华建设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并深入项目一线,积极落实签约工作,项目启动签约当天就创下首日签约率70%的“深圳纪录”,进一步优化了“政府主导实施、利益统筹为主、国有企业运营、股份公司参与”的土整模式,为区域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参考样本。

龙华建设将党建服务下沉市场一线,做人民群众身边的暖心人。

此外,在龙华建设负责运营的龙华区爱心帮扶超市,集团组织党员干部组成直播带货小组,开通线上直播间,将对口帮扶地——广西河池市东兰、凤山、罗城,广东河源市紫金等地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截至目前销售金额已累计超过9000万元。

同时,为加快东兰县乡村振兴步伐,龙华建设党委结合当地山水生态优势,联合广西东兰县共同投资开发建设饮用天然山泉水项目,该项目也是广东对口广西帮扶工作中区级国有企业最大的投资项目,初步形成粤桂两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合作格局,真正实现双方互利、互惠、互赢。

由龙华建设负责运营的爱心帮扶特色街区是该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阵地。

方东明表示,近年来,龙华建设紧跟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党建活力充分赋能项目攻坚、公司治理、为民服务,在“红色引擎”驱动下驶上集团化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截至2022年年底,龙华建设资产总额达167.39亿元,是龙华区唯一一家资产破百亿的企业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2%。

革故鼎新

融合构筑多元生态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投融资是龙华建设的三大主营业务,也是该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

方东明介绍,建设是核心主业,空间建好后,公共服务跟上来,就能保障建设成果的延续和升级,再叠加环卫、市场、保安等专业运营公司的推进,集团的产业结构就能稳扎稳打。而投融资是为建设和运营打下基石,金融手段可有效助力企业获得更多价值认同和资本加持。最终,三者形成良性循环,如引擎般激活集团前进动能。

“工业上楼”是龙华建设现阶段践行三大主营业务环环相扣、齐驱并进的主阵地。龙华建设总经理刘晓迎介绍,2023年,龙华建设肩负着200公顷更新整备项目任务,157.4万平方米“工业上楼”项目指标,如何破题重大项目,是集团需要探索和改革的重点。

资料显示,202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20+8”产业集群,全力推进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八大未来产业发展,夯实制造业强市战略。而受地域面积限制,产业空间成为深圳制造业发展最紧缺的“家当”,土地空间不足正在成为“木桶效应”中的最短板。在此背景下,“工业上楼”应运而生。

工业上楼,是指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旨在让深圳的城市产业空间从存量变增量。作为区域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龙华建设承担了龙华区建泰、清湖工业园等“工业上楼”试点项目建设,全面加入先进制造业“空间保卫战”。

“高质量、低成本、定制化,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型制造业园区。”刘晓迎表示,当前,龙华建设负责建设的建泰、清湖工业园两个“工业上楼”项目,已提前开展联合预招商,持续对接沟通“工业上楼”意向入驻企业。

截至目前,以上两项目已累计完成37家企业“工业上楼”产业空间入驻意向书的签订。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国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7家、市专精特新企业12家、拟上市企业2家。同时,引进行业主要为高端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涉及厂房面积33万平方米,年产值合计约60亿元。

为保障“工业上楼”获得更多资本支持并稳定推进,今年5月,龙华建设与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持续扩大投资合作,进一步优化产融结构,共筑产融结合新生态。

跨界、融合、合作、共赢的思路,为龙华建设多元业务的提质增效装上了“加速器”,实现了落一子激发满盘活的目标,促进集团业绩节节攀升。截至2022年10月,龙华建设已连续两年上榜“深圳企业500强”,目前位居榜单第382位。

龙华建设以工匠精神筑造打磨标杆项目。

谋篇布局

数字经济扬帆远航

早在2020年7月,龙华区就出台了《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建设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龙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

2022年8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龙华区人民政府就共同推进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至此,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区“花落”以深圳北站国际商务区和龙华超级商圈为核心载体,总面积约62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该区域的龙华区总部大厦(汇隆商务中心)、国际创新中心(汇德大厦)、数字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红山6979)和北站壹号等项目全部由龙华建设负责运营管理。

据了解,数字经济核心区产业空间已有美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等超过180家研究机构、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制一体化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为护航数字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服务运营方,龙华建设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需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不断培育厚植数字经济沃土,围绕“政府主导、国企运营、惠企惠民”的思路,一路陪伴来龙华发展的企业和个人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日前,龙华建设主导搭建的“数字北站”小程序已在园区试运行。该平台不仅可定位空间位置,提供“扶持政策”“订单中心”“数字展厅”等线上服务,还能在餐饮、出行等多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真正实现了将项目服务串珠成链、一盘棋统筹、集群化联动的目标。

“让企业少跑路,让数据多传输。”刘晓迎表示,企业入驻数字经济创新港,可直接通过小程序获得对应的扶持政策、奖补信息,同时可依托线上平台构建的直通国家、省、市等相关申报通道链接政府资源,帮助其能够及时高效获益。除政企联动外,企业与企业的互动也是智控平台覆盖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的一大亮点,通过交友活动、园区新闻等方式,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还促进了企业间的高频交互、增强合作、共拓市场,营造了良好的共建、共创、共赢氛围。

龙华建设的青年党员通过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在龙华建设,数字化不仅用于公共服务领域,还开创性地将更多新技术、新模式落实到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过程。

“发展的高度看改革的深度。”方东明表示,目前,龙华建设的数字智慧管控体系已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展开全面合作,在国企数字化转型升级、智慧园区、数字楼宇、数字工地、智慧环卫、产业孵化运营服务、人才培养等多领域深入探索,建立了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合作机制、资源配置和服务标准,全方位助力企业争当数字化发展中的排头兵、先行者。

翻开龙华建设的发展规划,契合时代精神走向、顺应城市发展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内容被放在关键位置,产融结合、双轮驱动、服务社会的初心如一。龙华建设犹如一艘锁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船,伴随“集团化”号角的吹响乘风破浪,朝着更壮阔的大海奋楫向前。(龙轩/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