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消化性溃疡名词解释病理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24-06-02 1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在COPD的定义中采用了“气流受限”这一概念,而未用“气道阻塞”这一旧名称,是因为单纯肺气肿时,气道并无器质性阻塞性疾病,但由于肺泡组织的弹性降低,因而肺泡压降低,使得气流流速缓慢、受阻。尤其是吸烟的老年男性,多部分都患有此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1992年在中国国北部和中部地区,对102230名农村成人进行了调查,COPD的患病率为3%。近年来对中国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COPD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根据统计数据,在美国约有1600万人患有此病,它是美国第四位最常见死亡原因,由此所致死还在增加。

目录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1.1 吸烟 1.2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1.3 空气污染 1.4 感染因素 1.5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1.6 氧化应激 1.7 炎症机制 1.8 其他 2 病理改变 3 病理生理 4 临床表现 5 实验室检查 5.1 肺功能检查 5.2 胸部X线检查 5.3 胸部CT检查 5.4 血气检查 5.5 其他 6 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 7 鉴别诊断 7.1 支气管哮喘 7.2 充血性心力衰竭 7.3 支气管扩张 7.4 肺结核 7.5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7.6 支气管肺癌 7.7 其他原因所致呼吸气腔扩大 8 并发症 8.1 慢性呼吸衰竭 8.2 自发性气胸 8.3 睡眠障碍 8.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9 治疗 9.1 稳定期治疗 9.2 急性加重期治疗 10 患者注意事项 11 预防 12 AECOPD 12.1 AECOPD频繁发作的危害 12.2 AECOPD病原学 12.3 AECOPD的细菌负荷“阈值理论” 12.4 AECOPD的治疗 13 参看 14 参考文献 病因与发病机制

COPD的发病因素很多,迄今尚有许多发病因素不够明了,尚待研究。近年来认为,COPD有关发病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明确的个体易感因素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就是吸烟,以及接触职业粉尘等。此外尚与化学物质、感染、社会经济地位等都有影响。

吸烟

为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如本章第一节所述香烟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和纤毛运动,促使支气管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接触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均可能产生与吸烟类似的COPD。

空气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感染因素

与慢性支气管炎类似,感染亦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其中a1-抗胰蛋白酶(a1-AT)是活性最强的一种。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吸人有害气体、有害物质可以导致蛋白酶产生增多或活性增强,而抗蛋白酶产生减少或灭活加快;同时氧化应激、吸烟等危险因素也可以降低抗蛋白酶的活性。先天性a1-抗胰蛋白酶缺乏,多见于北欧血统的个体,中国尚未见正式报道。

氧化应激

有许多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氧化应激增加。氧化物主要有超氧阴离子(O2-)、羟根(OH)、次氯酸(HClO)、H2O2和一氧化氮(NO)等。氧化物可直接作用并破坏许多生化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细胞死亡,还可以破坏细胞外基质;引起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促进炎症反应,如激活转录因子NF-κB,参与多种炎症因子的转录,如IL-8、TNF-а、NO诱导合成酶和环氧化物诱导酶等。

炎症机制

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COPD的特征性改变,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均参与了COPD发病过程。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聚集是COPD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中性粒细胞组织蛋白酶G、中性粒细胞蛋白酶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

其他

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温变化等都有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病理改变

COPD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溃疡形成。纤毛倒伏、变短、不齐、粘连,部分脱落。缓解期黏膜上皮修复、增生、鳞状上皮化生和肉芽肿形成。杯状细胞数目增多肥大,分泌亢进,腔内分泌物储留。基底膜变厚坏死。支气管腺体增生肥大,腺体肥厚与支气管壁厚度比值常大于0.55-0.79(正常小于0.4)。

各级支气管壁均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为主。急性发作期可见到大量中性粒细胞,严重者为化脓性炎症,黏膜充血、水肿、变性坏死和溃疡形成,基底部肉芽组织和机化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管腔狭窄。炎症导致气管壁的损伤-修复过程反复发生,进而引起气管结构重塑、胶原含量增加及瘢痕形成,这些病理改变是COPD气流受限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

肺气肿的病理改变可见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外观灰白或苍白,表面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大疱。镜检见肺泡壁变薄,肺泡腔扩大、破裂或形成大疱,血液供应减少,弹力纤维网破坏。细支气管壁有炎症细胞浸润,管壁黏液腺及杯状细胞增生、肥大,纤毛上皮破损、纤毛减少。有的管腔纤细狭窄或扭曲扩张,管腔内有痰液存留。细支气管的血管内膜可增厚或管腔闭塞。按累及肺小叶的部位,可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三类。其中以小叶中央型为多见。小叶中央型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管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其特点是囊状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全小叶型是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引起所属终末肺组织,即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的扩张,其特点是气肿囊腔较小,遍布于肺小叶内。有时两型同时存在一个肺内称混合型肺气肿。多在小叶中央型基础上,并发小叶周边区肺组织膨胀。

病理生理

在早期,一般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检查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多为正常,但有些患者小气道功能(直径小于2mm的气道)已发生异常。随着病情加重,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常规通气功能检查可有不同程度异常。缓解期大多恢复正常。随疾病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气流受限成为不可逆性。

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时,视其严重程度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仅闭合容积增大,反映肺组织弹性阻力及小气道阻力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病变累及大气道时,肺通气功能障碍,最大通气量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肺组织弹性日益减退,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则残气量及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肺气肿加重导致大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膨胀肺泡的挤压而退化,致使肺毛细血管大量减少,肺泡间的血流量减少,此时肺泡虽有通气,但肺泡壁无血液灌流,导致生理无效腔气量增大;也有部分肺区虽有血液灌流,但肺泡通气不良,不能参与气体交换。如此,肺泡及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换气功能发生障碍。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每个COPD患者的临床病情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全身效应和患者患有的各种并发症。常见症状有:

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开始只是间歇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部分病例并无咳痰。 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合并感染时可咯血。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是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喘息和胸闷:也是症状之一,但并无特异性,部分患者容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其他症状: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可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骨质疏松等。

体征:CO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星。随着疾病进展,常有如下体征:

视诊及触诊胸廓形态异常,包括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及腹部膨隆等,常见呼吸变浅、频率加快,辅助呼吸肌参加运动,重症患者可见胸腹矛盾运动,低氧血症者可出现粘膜及皮肤发绀,伴右心衰者可见下肢水肿、肝脏增大 叩诊:由于肺过度充气使患者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呈过清音; 听诊: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延长,平静呼吸时可闻及干性啰音,两肺底或其他肺野可闻及湿罗音;心音遥远,剑突心音较为清晰响亮。

若COPD急性加重,则症状更为明显,气促加重、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等,还可出现全身不适、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精神紊乱等。

实验室检查 肺功能检查

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