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共享美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浦江县实验中学宿舍图片 数字赋能 共享美育

数字赋能 共享美育

2023-12-22 10: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聚焦解决城乡艺术课堂教学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共享,浦江县教育局围绕艺术教育优质均衡,启动美育计划,招募城区音、美专职教师与山区学校固定结对,常态化开展“空中课堂”,开足、开好城乡学校艺术课程。近日出版的《浙江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变革:艺术互联 迭代升级

浦江县共有小学26所,分布城乡各地。近五年来,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浦江县加大投入,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并且取得飞跃发展。教室多媒体设备及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建设了教育集团同步课堂、名师飞课平台、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移动终端教室等具有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系统。但是由于结构性缺编,许多乡村学校艺术专业教师一直缺乏,为了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社会美育和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浦江县注重教育先行,在对各校艺术教育情况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今年3月着手筹建之江汇教育广场艺术互联网学校,重点建设“同步互动直播”“同步现场直播”“课程视频点播”“专题类网络课程”“线下走教”等主要教学模式。3月17日,浦江县作为省之江汇-艺术互联网学校建设试点县,在全省新型城乡教共体暨艺术互联网学校工作布置视频会议上作了题为《依托省级平台,推进浦江县艺术互联网学校建设》工作推进交流汇报。

新生:双师结对 协同共建

今年4月,艺术互联网学校“双师结对”活动在各试点学校如期举行,实现了浦江县域内无艺术专职教师的学校与专职教师100%结对。“多年来一直压在我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我相信通过结对帮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这个兼职的门外汉音乐老师一定会成为一名称职的音乐老师,我有信心带领我的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中余乡中心小学音乐兼职老师于春鸳在结对签约仪式上激动地说。

发展:数字赋能 共享美育

四月底,艺术互联网学校正式开课了。浦江县实验小学的音乐老师于晓丹和前吴福和希望小学的音乐老师金三英为两校五年级的学生共上一堂音乐欣赏课《飞翔的女武神》。于晓丹老师利用神话故事引出管弦乐曲《飞翔的女武神》,通过音乐活动让两校学生感受到音乐所描绘出的英姿飒爽、威武雄壮女武神的形象。实验小学504班郑一言同学说:“这是我们班第一次参与互联网课堂学习,能与前吴的同学们一起上课,分享音乐,探讨音乐,感觉又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前吴福和希望小学502班吴淡如同学说:“于老师带领我们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一同上课,通过欣赏管弦乐演奏的视频,我也了解了西洋管弦乐,学到了音乐知识。”浦阳第二小学的专职美术老师黄蓉蓉和花桥中心小学的陈巧淋老师配合完成美术教学直播课《字体的创意设计》,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结对学校的孩子获得了字体设计的成功体验,提高了思维力和想象力。花桥校区地处偏远山区,专任师资薄弱,这是该校三年级学生第一次通过同步互动直播的方式得到专业美术老师的指导。来自贵州偏远山区的学生王雯燕在上完课后对老师说:“我希望老师能教给我更多的美术知识,这样我就可以把我在浦江的美好生活画成画寄给我在老家不识字的爷爷奶奶看看,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愿景:前景可期 未来可遇

浦江县教育局局长陈建浦表示,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区域共享,解决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师资短缺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是集全局力量一直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后续浦江县将紧紧依托省新型教育共同体智慧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艺术互联网学校的平台建设、资源管理、师资队伍、教研模式,通过常态化的“一师多班”“双师双班”“双师一班”等多形式的直播教学和线下走教形式,破解乡村艺术教师结构性短缺的急迫难题,变革艺术教学模式,以数字技术聚焦“教育公平”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紧紧围绕数字化改革稳步推进,在“教师管理模式”“校外专业教师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检测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重塑,力求通过线上群体教学与线下走班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组织和运行模式,突破现有实体学校管理的限制和阻碍,提升美育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示范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