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俗语意思解释,潮汕文化博大精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汕头话生莫是什么意思 潮汕方言、俗语意思解释,潮汕文化博大精深!

潮汕方言、俗语意思解释,潮汕文化博大精深!

2023-10-08 2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潮汕话:坛过屎虫

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懒

潮汕话:公过只鸭

意思:看不懂的意思

潮汕话:老人脚池又当又臭

意思:以缠足布喻讲话长又罗嗦

潮汕话:老人试猪脚

意思:老人吃猪蹄子,啃不了,只是试试味道如何。泛指一般的尝试

潮汕话:力卖着批担鼻去到下寺

意思:形容做事没有得到要领

潮汕话:暗过魂宫

意思:阴间据说是一片黑暗

潮汕话:三更想,半冥反

意思:形容没有固定的主见,想法摇摆不定

潮汕话:一样粥饭饲千外样人

意思:社会复杂,什么人都有

潮汕话:唔相信有霞鬼迈银纸个

意思:形容人都是喜欢钱.

潮汕话:过脚事,歇住歇!

意思:过去的事就算了!

潮汕话:乞食齐过人家

意思:乞丐比人家还多,富难济贫

潮汕话:半桶屎亿啊亿欢傻做强

意思:形容功夫不到家,却自以为是

潮汕话:经破头脑

意思:冥思苦索没有对策.

潮汕话:经龟经怪

意思:总出稀奇古怪的点子或动作

潮汕话:卖小卖里

意思:不害臊

潮汕话:鼠鬼鼠尼

意思:偷偷摸摸

潮汕话:个钱橄榄个钱姜听做个钱银呈个钱香

意思:就是对某职业成迷,做什么事都向着职业!

潮汕话:小神小独

意思:疯疯癫癫

潮汕话:督鸡教猴

意思:以鲜血和死刑做教育

潮汕话:勿论正顺

意思:做什么事不要去计教很多!

潮汕话:驴生拼死

意思:形容拚命干活

潮汕话:块康阔过否斗

意思:形容事情办糟损失大.

潮汕话:食担哙,除人欠

意思:会食会说也很顽皮,多指孩童!

潮汕话:老过伯爷

意思:比土地公岁数还大

潮汕话:透塘白日

意思:大白天

潮汕话:力脚力手

意思:动手帮忙,很勤劳!

潮汕话:哭父哭母作死人

意思:拚命号哭把人吵死

潮汕话:想心激事光食人

意思:千方百计想骗人

潮汕话:四线哭父

意思:乱说话

潮汕话:数街路石

意思:指失业无事,游手好闲的人成天玩耍!

潮汕话:乌乌是字,白白是纸,我吾北依。依炭哙北我!

意思:不识字

潮汕话:微死鬼咯惊

意思:不怕死连鬼都怕

潮汕话:静过冥寡

意思:比晚上静,形容不热闹

潮汕话:户神使莽,莽使蚊

意思:形容从大到小的去使唤别人

潮汕话:润过藤

意思:形容一个人多次的劝言都不听或者叫做某事也没有去做,一般为大人对小孩的

潮汕话:散哭父

意思:胡乱说话~

潮汕话:滴汤

意思:很烂的意思

潮汕话:病样

意思:一样的意思

潮汕话:食啊未

意思:吃饭没有

潮汕话:划裂胶迹

意思:指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坏话

潮汕话:殿过石靠

意思:指一个人很固执

潮汕话:六罗

意思:八卦

潮汕话:假力洗茶渣

意思:指该帮忙的没有做,却做了本来不该做的事

潮汕话:死爸……

意思:很、非常、极……

潮汕话:饱过蜘蛛

意思:以蜘蛛脚小肚特大喻肚子吃得胀起来

潮汕话:迈踏踏缠

意思:不要啰嗦

潮汕话:迈斯娘!

意思:不要议价(多用于交易)

潮汕话:岩到爱死无命

意思:冷到了极点

潮汕话:敲过录龙!

意思:穷得要命

潮汕话:富到留油

意思:很有钱,多得好晒太阳防蚀!

潮汕话:胶村拨角纠

意思:没事找事做

潮汕话:人熟礼吾熟

意思:就是说虽然人很亲热,我还是要注意礼貌

潮汕话:单柴孬邢火,单人孬沫话

意思:一个人做事没有商量

潮汕话:牛仔吾北虎

意思:初生牛犊不怕虎

潮汕话:千人千般苦,无人苦病样

意思:就是人各有各的烦脑,就是没有人有相同的苦

潮汕话:蟹有殿怕,人有硕憨!

意思:蟹有老嫩,人有精愚

潮汕话:鸟飞哙落毛,人行有脚迹!

意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潮汕话:好教仔泅,孬教仔伯树!

意思:爬树会摔死或伤,游泳可以健身

潮汕话:熟过老豆酱

意思:以老豆酱喻相处日久,关系亲密

潮汕话:咸过卤胆

意思:吝啬到了极点

潮汕话:老过康捅

意思:东西(人)很老或是很旧

潮汕话:根棺柴着放钱银包哭

意思: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一个人承包

潮汕话:客情好过吊项鬼

意思:传说吊死鬼为劝人上吊代替自己,便给厌世者煸风点火,热情服务,此喻虚情假意。

潮汕话:柴目狗耳-假灵

意思:木雕的眼睛看不见,但有狗的耳朵,一有风吹草动,便大喊大叫,好像很机灵。多用以讽刺自以为消息灵通者

潮汕话:猫儿无荤无在厝鸭仔无粟卖过夜

意思:动物也以食为天

潮汕话:鸭仔跳东司-赶伙

意思:小鸭子跳茅坑,一个跟着一个跳。“赶伙”意谓赶着潮流走。东司,茅坑

潮汕话:叫掌(守)鸡住掌鸡叫掌鸭住掌鸭

意思:不灵活、不变通。

潮汕话:鸡脚长鸭脚短-有危下

意思:鸡的脚长一点,鸭的脚短一点,因而鸡高而鸭矮。高矮,潮汕方言叫“危下”。比喻人的身高或文化水平等方面有高有低。

潮汕话:

放屎跋落溪-又臭又漉

意思:拉屎时掉下河,又臭又湿。“又臭又漉”指臭名昭著,腐败得很。跋,摔倒,掉下。漉,湿。

潮汕话:放屎欢东施墙

意思:某种事(物)达到安全的程度,再加一防!

潮汕话:吐屎

意思:乱讲

潮汕话:炉底碳---块块透

意思:对什么事都知道,通晓!

潮汕话:衰鸡卖食粟

意思:象病鸡一样吃不下饭

潮汕话:吾死大破相

意思:不死也得大病一场!

潮汕话:十八棚头做到透

意思:指每一种事都要尝试,多含贬义!!!

潮汕话:牙蚣咬鸡母捂钱龙(壁虎)咬起大厝

意思:以前认为壁虎会咬死人,其实没有牙齿,不会咬人

潮汕话: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

意思:指食物要亲自尝尝,才知道滋味如何。什么事情都要看清楚。才知道底细!

潮汕话:细数畏算盘

意思:积小成多,损耗惊人

潮汕话:块事大过鼻屎

意思:小事情不值一谈

潮汕话:无脚蟹

意思:就是说孤立无援的弱者

潮汕话:大细目

意思:偏心眼

潮汕话:有和算

意思:划算的意思

潮汕话:半天吊灯笼

意思:如灯笼那样上不靠天,下不着地

潮汕话:老实终须在

意思:老实人终有好结果

潮汕话:平安当大赚

意思:人有疾病,医病养病要花去很多钱,再加上不能做工,损失颇大

潮汕话:牛屎佛赶人典书句

意思:乡下人没读过书也要引经据典。

潮汕话:大人弯,奴囝直

意思:指大人说话讲究守口,小孩子天真无邪,想什么就说什么

潮汕话:钱仔吾使使大钱!

意思:如小病不看成大病

潮汕话:未学行,先学飞

意思:讽刺学知识没有先打好基础,想一步登天者

潮汕话:一人主张,唔如二人参详

意思:指人多智慧高

潮汕话:乌咸汁苦

意思:多喻衣服懒于洗换而脏和咸

潮汕话:通街市夺无

意思:社会上没有

潮汕话:塘年世春

意思:日久天长

潮汕话:嘴尖舌仔利

意思:很会讲话

潮汕话:三面五目看清楚背后勿担塘短脚话

意思:传独目姐要嫁拐腿要娶,媒人安排女在门后掩盖独目,男方骑在马上,双方相亲满意,媒人此说,后双方均知中计,媒人教男说那日相亲大喜摔伤故残,教女说知郎摔残痛哭致独目。

潮汕话:双目朝朝摄!

意思:失败者看到胜利者收到果实。

潮汕话:担破无酒食

意思:昔有工匠授徒,留关键不教,徒弟每至关键请酒设宴于师,酒后秘方授徒,徒不再宴请。

潮汕话:纳过豆腐

意思:屡战屡负者,象豆腐一样软弱可欺

潮汕话:胶罗

意思:还要很久

潮汕话:扒掉坟扣掉灰金堡

意思:挖了坟,摔烂放骨头的翻金砵,喻深仇大恨。

潮汕话:拉甫遇着熟人

意思:吹牛遇到相识的

潮汕话:祖公无拜祭乜路头煞

意思:自己不孝,求神何用。

潮汕话:树大分桠仔大分家

意思:儿子大了就各立门户

潮汕话:闲过仙

意思:活着比神仙还空闲

潮汕话:鸭仔听雷

意思:听不懂

潮汕话:双目望无一寸长

意思:指这个人鼠目寸光的意思

潮汕话:会圈猪买方火

意思:上气接不到下气

潮汕话:你了籽了

意思:你死定了

潮汕话:素菜荤做,见菜不见肉

意思:潮汕素菜烹制方法的基本核心,也是潮汕素菜的特色。蔬菜一般特点是偏于清淡,故在烹制素菜时,便要用肉类共炖,使肉类的浓香和蔬菜的芬芳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特别可口的复合味;但为了突出素菜的特点,上桌时,又要把肉类去掉。潮汕素菜的这一烹调方法充分体现了“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这一烹调基本规律。

潮汕话:做戏神仙老虎鬼,做桌靠粉水

意思:这是一句潮汕烹调的民间俗话,它强调在烹制潮汕菜中,勾糊的重要作用。这句话的意思,一出戏要演得生动、吸引人,就必然要依靠神仙、老虎、鬼怪这些东西来增强情节的离奇曲折,而烹制潮汕菜(“做桌”即指烹制潮菜筵席),要使菜肴做得好,则主要依靠用粉水色糊。勾糊在潮菜烹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它的作用主要是保证菜肴入味和脆嫩、保证汤菜融合、滑润柔嫩、突出菜肴的风格特点,增加菜肴的光泽等。

潮汕话:猛火厚朥芬鱼露

意思:这是潮汕人民在长期烹饪实践中经验总结的一句俗话。意即要烹好菜肴,必须有三个条件,其一是“猛火”,即火候要够,只有火候够,菜詹才爽脆、嫩滑,有“锅气”,而不致于“老韧”。其二是“厚朥”,即多朥爆炒的菜比较香。其三是“鱼露”,即烹制菜肴时,调味要烹入鱼露,因鱼露除咸味外,还兼有鱼类的鲜甜味。

潮汕话:九月鱼菜齐

意思:潮汕地区民间烹饪俗话,表达出潮汕地区家产品之丰富。“九月鱼菜齐”是指潮汕地区在每年农历九月至来年清明前后农产品和水产品特别丰富。潮汕地区大部分蔬菜、农作物的盛产期相对集中在每年农历九月至第二年清明前后,而这个时期也是各种水产品特别肥美的时期。

潮汕话:六月鲤鱼七月和尚

意思:这句潮汕烹饪俗话是对潮汕淡水鱼鲤鱼特性的概括。潮汕地区的鲤鱼在农历二三月便开始产卵,产完卵后便开始吃食恢复产卵期的虚损,一直到六月已经长得很肥美。而农历七月,是农村夏收结束的时候,这时候,农民农产品已收获,农活也暂时空闲,便在这时节经常到佛寺烧香,和尚也因此长得肥胖起来,故有“六月鲤鱼七月和尚”之说。

潮汕话:五月荔枝树尾红,六月蕹菜存个空

意思:这句话是潮汕人对潮汕物产“黄金季节”的经验总结。农历六月蕹菜已过时,故吃起来只剩下枝骨,毫无鲜嫩可口的特点,那么蕹菜什么时候最当时呢?另一句潮汕民谚“九月蕹菜蕊,食赢鲜鸡腿”则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潮汕话:草鱼头,鲤姑喉

意思:这句俗话体现了潮汕人对烹调原料的重视,以及对烹调原料研究、理解的精深。“草鱼头,鲤姑喉”是指一条草鱼,最甜嫩可口的部位是它的头部,而且一条鲤鱼最肥美的部位是它的喉部。事实证明这谚语是正确的,目前在潮汕的肉菜市场,草鱼头的价格往往要比鱼肉贵,正是这个道理还有“乌鱼鳃,唔甘分厝边(舍不得送给邻居)”、“卖田卖地,买鲳鱼鼻”等等。

潮汕话:食鱼欲食品店马鲛鲳,看戏欲看苏六娘

意思:潮汕菜擅长烹制海鲜,潮汕人喜食海鲜,这里把好戏和好鱼相担并论,以好喻好,更突出潮人喜食海鲜的习惯。“马鲛鲳”是指马鲛鱼和鲳鱼,均为潮汕沿海海产品,也都是潮汕人民日常常食用的质量较好的海鲜。《苏六娘》则为潮剧的传统剧目,描写揭阳县荔浦乡青春少女苏六娘与青年郭继春的爱情故事,在潮汕地区家喻户晓。潮菜、潮剧同为潮汕文化,这句民谚形象地体现了潮汕饮食丰富的文化内涵。

潮汕话:端午食叶,胜似服药

意思:潮汕药膳,应该是潮菜的一个组成部分。潮汕人讲究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形,还讲究饮食时人体的保健作用,这正是潮汕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端午食叶,胜似服药”这句潮汕民谚,正体现了这方面的内容。

端午时节,潮汕地区正是雨水充足,万物生长茂盛的季节,因而潮汕人便函顺应自然,在这时节进食盛产于此时的各种植物茎叶,以达到保养身体的目的。如蕃薯叶、秋瓜叶、苦刺芯、麻叶芯等,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具有凉肠解毒等作用。

潮汕话:七样羹,食后变后生(年轻)

意思:这句俗语,是潮汕群众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有关饮食卫生,或者说是食疗方面总结出来的经验,含有深刻的医学道理。

这句俗语话说的是,每年从大年三十夜至新春初七,潮汕地区的习俗,都是新年桌、团圆桌,酒菜筵席、大鱼大肉不断。从医学的角度看,鱼肉类食物属酸性,所以到了初七以后,就应该多吃一些属碱性的蔬菜类,使体内酸碱平衡。此外,蔬菜类食物富含维生素,在大量吃食肉类之后,再多吃蔬菜,能起到消食开胃、清肠通便函的作用,对人体大有好处。

潮汕饮食文化植根于千家万户,是由潮汕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因而在潮汕民间,便广泛流传着不少关于饮食方面的俗语、谚语。这些由群众创造的俗语、谚语精辟、形象、生动,有不少是对潮汕饮食规律、经验的总结,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潮汕饮食文化的特色、民俗风情有很大的意义。

潮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不乏形象生动而又意味深远的俗谚。民间俗谚是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体验,是对生活艺术化的总结提炼,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潮人善于享受生活的特质。苦中有乐作,我们跟知名作家李英群一起,来看看那些俗谚和它们背后的那些事儿吧!

“作田如绣花”

这句话是直指潮州人的,而并非全国各地都通用。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田,二是绣花。中国的传统劳作是男耕女织,在潮州则应说成“男耕女绣”。我以前把它理解为耕田耕得非常细腻,因为潮州地区人多地少,需要精耕细作,使之多产出。

后来,我对潮州人的秉性体会越深,觉得它的含义不止如此。潮州妇女绣花,当然有帮补家用的意图,但绝不是单纯以挣钱为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挣钱,那么她们在家里吃完饭洗好碗,马上就可以坐下来绣花,多争取点劳动时间。为什么要把“花规”搬到邻居阿姐阿妹家,大伙儿凑在一起,边绣花边聊天,往往还有一个人唱潮州歌册?这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活动。在我童年的时候,身边就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而且,她们如果对自己绣的花不满意,还把整朵花剪掉,重新绣过。

再说到耕田,简直也是一种艺术活动。潮州农民插秧,追求纵横齐整,一片田插完之后,会站在田地边观看,竖看、横看、斜看,都必须有笔直的田缝,才会感到满意。我童年最怕跟父亲去种地。父亲一到地里就埋头苦干,种起番薯一畦接一畦,等到种完的时候,我以为终于可以回家吃饭了,可他又站在园地边望来望去,发现其中有一畦少动了一锄头,又下去弄半天。其实就算不去弄这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可他就是要这样做,然后自己觉得很满足。

人们常说,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形容非常辛苦。实际上,以前在潮州,有土地可以耕作是一件幸福的事,人多地少,时间又多,所以耕作的时候相当认真,甚至把它艺术化起来。我认为,潮州人的生产劳动中,就充满了文化。

“艰苦作快活食”

潮州人喜欢说,“艰苦作,快活食。”这句话折射出多数潮州人的生活理念。在早期,潮州人里面很少有大富翁,但他们用有限的钱,把生活儒雅化起来,让自己过得舒心。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吃饭的时候会使用这么多酱料。我最近去大连旅游,在餐馆吃饭点了鱼,上菜的时候发现竟然没有酱料可以蘸。我就问服务员,他说这鱼本身就是咸的。后来叫他弄一碟酱油来,跟他说半天也说不清楚。潮州人在吃的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就是因为辛苦挣钱,要用来把生活过得更好。

我认为必须歌颂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之前有些人总是主张拼命工作,却不讲究生活。实际上,人类所有的活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生活。既然如此,钱是自己辛苦挣回来的,那就用这些钱,努力生活得更加精致,使自己感到很享受。这里面就充满了文化,潮州人追求精致的生活,于是创造了潮州菜,并把它推向世界。吃完饭之后,常常还要喝上一泡工夫茶,更有条件的人,还会播放一些潮州音乐。这些都是“艰苦作,快活食”观念的体现。

我们长期生活在潮州,对这种文化特色并没有特殊的感受,但有一次,一位外地文化界的朋友来潮州,逛了潮州城之后,他连声惊呼,说:“潮州人太厉害了,把潮州建成一座‘盆景’!”在我看来,潮州人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族群,但这种享受又不是追求不劳而获的享受,“艰苦作”是前提,讲究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

“食饱穿烧(暖)水墘勿近”

潮州人最初是中原的逃难民族,逃难,目的是找个安全的地方安稳生活。到了这里,北有五岭横陈,南有大海退避,地方虽然狭窄,但安全的条件有了,人们就定居下来。实际上,能举家逃难的,大都有一定家底,如官员家属、商贾、地主,所以他们的后代爱读书、能经商、会劳作。但既然是逃难来的,大多都是老实人,饱受战乱折磨,一路上不断遇到困境,到了这里更希望安全,不可能再凶凶险险地去拼搏,想混个大官什么的,唯有老老实实努力生活。

土地资源原来就比较有限,大家一起劳作,安定以后开始繁衍生殖,人口越来越多,田地一分再分,最后每人只剩下几分地。也由于这些客观因素,潮州人不得不被限制在“小富”的程度。所以说,潮州人普遍存在的“小富则安”思想,有一定的根源。一来到处都是亲戚熟人,二来资源相当有限,既然不能蚕食别人继续发展,就安下心来过生活,能够“小富”心里就很踏实,安居乐业,心安理得。当然,从另一个侧面而言,这也成了潮人“缺乏进取”的一个例证。

“番畔钱银唐山福”

潮州人重视家庭。所谓“番畔钱银唐山福”,这里田地有限,就漂洋过海去谋生。“过番”是无可奈何的,为了挣钱回来娶老婆、养父母,体现出家庭观念非常浓烈。潮州人赚了钱,建房子是头等大事。安居乐业,安居是第一条,然后工作就会比较用心,宁愿辛苦一点,挣了钱用来享受。去“过番”的人,父母会在家里给他娶个老婆,让他安下心来。我们这一代人,以前去外地读书,很多人家里就给娶个老婆。潮州姿娘仔温柔娴淑,男的在外地读书、工作,一年到头来来回回,以致于连晋升都受到影响。家里母亲老了,孩子大了,还有个老婆,结果思来想去,不管外面发展机会多好,还是选择回来。

这方面还有一句话,叫“畏(女亩)正成祖。”

畏就是“敬畏”,祖,有一个释义是“师”,在这里则是“楷模”、“表率”的意思。怕老婆的人才能够成功,成气候,成为人生楷模。女人是弱者,对弱势群体表示敬畏、尊重,家庭与社会就能够和谐。这句话是比较经典的,体现出传统潮州人的家庭观念。“安”字就是家中有个女人,女人在一个家庭中非常重要,尊重家里的女人,从侧面也体现出潮州人浓重的家庭观念。

“神仙打鼓有时错”

潮州人有一种文化特质,放在现在仍然相当有用,就是“宽容”。有一次我去上海,友人问我,潮州怎么能够接纳韩愈这么一个外地人?我回答说,潮州人是逃难族群,非常希望被外人认可,有些人还飘洋过海去“过番”,所以我们天生就对外来人不会过分拒绝。韩愈来到潮州,又做了许多好事,我们就接纳了他。

还有一次去长沙一个潮州人家中做客,他的夫人是梧州人。当时我说喜欢吃粥,她就笑我,潮汕地区粮食从来不能自给,无可奈何只能吃粥。我觉得她说的没错,但潮州人粮食不够吃,不是一味抱怨,而是想办法煮粥,并且心情非常好,甚至还富有创造性。粥不是随便煮了就吃,而是根据口味和需求,煮出很多花样,有稀的,有稠的,还有半稀半稠的。遇到困难,潮州人随遇而安,从容应对。面对无奈,想办法化解,换来好心情。

这种宽容的心态,当然还有地理环境的因素。在古代,山高皇帝远,管理相对宽松,给予地方文化发展的空间。历代来到这里的官员都是遭贬的,犯过错误,不会对当地人太过苛刻,反而对当地人的困境同病相怜。而潮州人对历代被贬到这里的官员也能够接纳,牌坊街有个“十相留声”坊,贬到这里的官员,后来当了宰相,我们都尊敬他、纪念他。

这种宽容的心态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在众多的潮语俗谚中。比如小孩犯错了,我们常会听到邻居的阿伯阿婶这样安慰道:“奴阿,甭怕,神仙打鼓有时错。”神仙都会犯错,更难怪常人。正是这种宽容的心态,使得潮人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也使得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

传播潮汕文化,人人有责!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吧~

综合整理:棉湖微微生活©MHAlittlelif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