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壮腰工程”如何练出经济发展“马甲线”(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桐乡气候怎样 桐乡:“壮腰工程”如何练出经济发展“马甲线”(上)

桐乡:“壮腰工程”如何练出经济发展“马甲线”(上)

2023-03-05 0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济强市苦练“核心力量”

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模范生”,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奠定了桐乡的发展之基。但“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却也成为这个经济强市的发展之痛。去年年初,桐乡针对“腰部企业”推出“壮腰工程”,不到一年,首批100家培育企业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研发投入占比均全面超越全市平均水平。本台推出系列报道《“壮腰工程”练出经济发展“马甲线”》,今天推出上篇:《经济强市苦练“核心力量”》

最近几天,桐乡市经信局企业科副科长倪晓萍的电话逐渐多了起来。

“咨询者:倪科长,我这边有一家企业想问一下,22年就是壮腰企业它要想申报的话,具体的申报政策什么时候能公布呢?

倪晓萍:我们现在正在起草方案……”

倪晓萍说,绝大多数电话都是来咨询新一年“壮腰工程”政策的企业:“我们壮腰工程实行的是一个动态的培育库的机制,很多企业觉得翻过年头来了,是不是这个库会调整了。”

从去年3月印发《桐乡市企业培育“壮腰工程”行动计划》,到一个月后遴选出首批100家培育企业,再到如今第二批培育企业名单呼之欲出。不到一年时间,“壮腰工程”凭借真金白银的扶持力度,在桐乡企业中迅速打响了知名度。

(位于桐乡市凤鸣街道的浙江菲诺食品有限公司)

深耕国内厚椰乳市场的浙江菲诺食品有限公司是首批入库企业之一,2021年与瑞幸咖啡、喜茶等新茶饮品牌合作后,一年间实现了产值从1个亿到5个亿的跃升。但就在去年需要进一步筹建厂房、扩大生产的关键时刻,却因为“无地可用”一度陷入窘境。公司董事长张凯说,当时他们正处于“可上可下”时期,由于食品企业的特殊性,企业前期已在海南种植椰林、在全国铺设运维渠道,投入了大量成本,当市场需求爆发,无法及时扩产意味着可能被成本“压垮”,“壮腰工程”的出现几乎是“救命之恩”。

“我没土地无法发展,我现在产能要极大的提升。进入“壮腰工程”,受到关注多了,关怀多了,大企业能有的调节政策,我们也可以拿得到。”

正是凭着“壮腰工程”培育企业的“知名度”,桐乡市镇两级部门组成的“壮腰”服务团主动上门协调,帮助菲诺公司“拿地即开工”,迅速上马总部大楼及年产10万吨椰基植物奶项目。按照张凯的估计,今年菲诺公司的产值有望再翻一番,突破20亿元。

在桐乡的工业经济格局中,以桐昆、巨石、新凤鸣、华友为代表的大企业,和以化纤、纺织为主的小微企业,共同撑起了一片天,但像菲诺一样,夹在中间的腰部企业却往往上下够不着。2021年,桐乡30家1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营收1218亿元,平均每家营收40.6亿元,而564家腰部企业平均营收仅1.69亿元,两者差距悬殊。倪晓萍说:

“这个现象一直在我们桐乡市其实很多年了,我们中间的这一部分企业,他得到的资源、要素、保障都是比不上头部的企业的,我们通过分析了之后,发现我们中间这一部分企业,它其实效益方面、产业结构、产业导向都是比较好的。所以我们这次相当于是给他们一个重点的支持。”

围绕“腰部企业”的重点支持,随着“壮腰工程”的推进迅速落地。除了土地政策倾斜,去年桐乡还设立了50亿元专项产业基金,实施每年5000万元专项资金奖补。不到一年,已完成对7家企业2.32亿元的投资,政策性担保贷款“壮腰贷”已对45家企业出保8.7亿元。

(位于桐乡市凤鸣街道的浙江致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致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生产的陶瓷纤维催化滤管是国内唯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2年之内,有望吃掉全球市场50%的份额。最近,致远环境在建的200套智能化环保设备即将落地投产,公司董事长李惠林算了一笔账,依靠“壮腰工程”的资金扶持政策,他的综合融资成本降低了1.2%,政府和银行的携手支持,为企业发展免去了后顾之忧。

“我们本来是一个人踢球,现在相当于大家一起和团队在踢球,对我们来说,发展状态就更加的心里面有底气一点。银行里面它授信给我,几个银行加起来可能几个亿我都能贷,我接大业务就不怕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壮腰工程”在实行之初就有着鲜明导向,聚焦数字经济、新材料、新制造等主导产业里的“专精特新”企业,并且不以产值和规模“一刀切”,而是围绕主导产业遴选成长性好、税收贡献大的优质企业来重点培育。

经过一年努力,首批100家“壮腰工程”培育企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23.6亿元、工业增加值7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25.1%,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3.0和21.6个百分点。其中2022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产品)企业21家。

(浙江之声记者叶澍蔚、王晓玲专访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

一系列喜人成果,让“壮腰工程”的提出者,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要鼓励和支持我们的腰部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去发力,让这些腰部企业成为我们未来成长最快的、创新最强、效益最高的这样一批企业,从他们身上招投资的增量,找产值的增量,找未来的就业的增量,找未来的这种税收的增量,尽快的推动从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形成一个纺锤形。”

浙广短评

腰部不壮,则核心力量不强,不仅影响重心的稳定,还影响着整体产业的发力。如何破局?桐乡给出的解法就是“壮腰工程”。对于桐乡这样的经济强市而言,产业集群要高质量发展,锻炼出这样的“核心力量”尤为关键。

不到一年时间,“壮腰工程”收获了好成绩和好口碑,说明这条路的方向走对了,但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如何把这条路越走越宽,需要桐乡在土地、资金之外的更多维度上做得更细、做得更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