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雁山区简介概况-明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桂林城市概况简介 桂林雁山区简介概况-明生

桂林雁山区简介概况-明生

2024-06-03 09: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雁山区位于桂林市南部, 广西东北部,东与灵川县相连,西与临桂区毗邻,南与阳朔县交界,北与象山区、七星区接壤。

地形 雁山区境内多山地,为典型岩溶地区。雁山区主要河流有良丰河、古桂柳运河等,良丰河从临桂区六塘镇流入,经浪石圩、安门山等进入漓江,全长约35千米。 古桂柳运河又称桂柳运河,从雁山区良丰河进入洛清江,实际全长约28千米,其它河流有漓江、相思江等纵贯雁山区境内。

气候 雁山区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8℃,年日照1553.09小时,年降雨量1894毫米,全年无霜期309天左右,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地貌 雁山区全境多石山和丘陵。以雁山为中心,南、西、北三面为200米丘陵地带,东北角上有一片平原,正面沿漓江西岸是石山区,山峰最高处为海拔451米。以柘木镇为中心往南延伸至雁山、大埠,形成一个宽阔的河谷盘地,盆地四周为密集的岩溶峰林包围,其中东南部一带的岩溶峰林为桂林最典型的岩溶地貌。盆地中央则地势较为平坦,其间分布水田、旱地、丘陵、河流、水库、池塘,地形以平地居多,约占57.6%,其余多为低丘坡地。

 境内主要河流良丰河,发源于临桂县南边山乡香草岩,从临桂县六塘流入,经三立、东立、茶江、五塘、云塘、莫家、竹园、果园、良丰等村流入柘木镇注入漓江。良丰河平均流量为3.47立方米/秒,地下水蕴藏量为90万平方米,大部分可开采为饮用水,境内水库山塘76个,总库容为273万平方米。主要引水工程有黄金水坝,全镇有效灌溉面积达594公顷,主要排洪工程有大雁排洪。 矿产资源有石灰石、面腊土、页岩粘土、河沙、黄铁矿、赤锰矿等

行政区划 2012年雁山区辖1个街道、2个镇和2个乡:雁山街道、柘木镇、雁山镇、大埠乡和草坪回族乡4个乡镇共37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期,雁山区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 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民国二年(1913年)雁山区划入桂林县。 民国29年(1940年)为桂林市太沙、柘木、东附廓、西南附廓、三合、北附廓6乡。 1950年设东郊、西郊、北郊3区。 1954年3区合并为近郊区。 1955年更名郊区。 1984年重设郊区。 1996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前,原桂林市郊区位于城区四周。 1996年1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桂林市郊区更名为雁山区,并对桂林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作相应调整。将原郊区大河乡、穿山乡的清风村划归叠彩区管辖。将原郊区甲山乡划归秀峰区管辖。将原郊区的二塘乡、柘木镇的同心、平山两个村和穿山乡的安新村划归象山区管辖。 2000年,雁山区辖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 2003年,雁山区辖1个街道、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

人口 2017年全年全区出生人数81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5.34%,其中二孩符合政策生育率99.4%,政策外多孩率2.45%;出生男女性别比为95.22。人口自然增长率6.97‰。

经济发展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7亿元,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4.72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5.75亿元,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186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4.72亿元,增长0.9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1亿元,增长11%。

#现在前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