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了我的外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校园送外卖被偷了谁负责 “谁拿了我的外卖?”

“谁拿了我的外卖?”

2024-06-02 04: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谁拿了我的外卖?”

  来源:晚安华师

  在华师

  除了在饭堂享用美食外

  点外卖也是同学们的选择之一

  然而丢外卖的现象时有发生

  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石牌校区西门外卖存放点

  大学城校区北十一栋外卖存放点

南海校区北门外卖存放点

    约四成人曾丢过外卖  

  “三份寿司都不见了!”晚上六点左右,教育科学学院邓同学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本想和舍友饱餐一顿,却发现外卖丢失了。无奈之下,邓同学只好重新点了份外卖,留在原地等候。这次,她顺利取到了外卖。

  邓同学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就华师丢外卖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到2271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在华师,三校区丢过外卖的人约为36.9%,其中大学城校区约为51%,石牌校区为34%,南海校区为14%。

  

  此外,超过六成人表示在本校区经常听说丢外卖的问题。丢餐类型几乎覆盖了外卖平台上的所有种类,包括快餐简餐、甜点饮品、炸鸡炸串、汉堡披萨等等,不论在哪个取餐时段、取餐区域,取餐间隔多长,丢餐问题均有发生。

  尽管外卖金额不高,但多名受访学生表示难以接受丢餐的问题。数据显示,近八成丢餐学生受到困扰,超过九成希望问题得以解决。“一般取餐时已经很饿了,再找不到外卖真的会很生气。”邓同学说。

  

   “怎么可能一个个等呢”  

  为防止外卖丢失,大家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如提前到达送餐点取外卖、与骑手约定好放置地点等,但同时近三成人表示,这些防范措施效果一般。只要外卖无人保管,就存在丢失的风险,当面交接外卖是更稳妥的选择。

  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少明介绍,关于骑手面交外卖,国内暂无通行的强制性规定,面交与否受外卖点实际情况影响。她带领团队走访了全国各地的高校,发现学校区域餐量极大,又因为骑手作为外来人员无法上门配送,所以面交的可能性低于校外区域。数据显示,在华师,面交外卖的情况不足20%。

  面交的重要性在实际情况中显现出来。南海校区虽同处于学校区域,丢外卖的概率却远低于全校的整体水平。调查发现,南海校区面交外卖的频率更高,原因是宿舍到校门取餐点的距离较短,步行只需五分钟左右,骑手等待时间短。骑手们接单较少,或者距离下一单时间较长时,就会等学生前来面交。

  在石牌校区,多数骑手没有面交的习惯。配送石牌校区的多名骑手提到,平台对骑手面交外卖不设有明文规定,仅具备口头协议,平台通过通话、聊天记录等监督骑手,如果不面交导致投诉将进行罚款。尽管这样,骑手通常不会等太久,因为“订单多,时间紧,如果外卖丢失,自己赔一份就是,花的钱也比平台扣得少。” 

  在高校云集的广州大学城,难以面交的问题尤为显著。“单量实在是太大啦!不可能面交的!”贝岗村多名受访商家表示,大学城外卖配送从未形成面交的习惯,“多的时候一车跑一趟十几个单,怎么可能一个一个等呢?”截至2019年8月,广州大学城平均每天产生约8万份外卖订单,每月因外卖丢失损失近1万元。

  

   违法易,追责难  

  外卖究竟丢哪儿了?广州大学城贝岗外卖总站助理站长告诉记者,外卖可能在送餐时丢失、送错,也可能在送达到取餐的间隔丢失。大学城校区保卫处称,有的外卖隔夜了也没人拿,不排除拿错的可能。

  诸多可能性中包括偷外卖。多名丢餐学生表示,他们已经向骑手确认外卖送达至约定位置,有的还收到了相关照片,但反复寻找多次后,还是没能找到外卖,也没有收到拿错外卖的联系信息。上学期,法学院邵同学点了四五次外卖,无一不丢失。为了查清缘由,他点了一份热门便当,随后在外卖点附近观察,大约二十分钟后发现“有人瞟了一眼就拿走了”,几番追问后,对方终于承认了偷外卖的行为。

  偷外卖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由于校园常闭式管理,外卖在校外集中存放,外卖丢失的可能性更高。记者走访发现,在石牌校区西门、大学城校区华师一路两个餐量最大的外卖点,取餐高峰期时外卖多达50和80份左右,个别情况下华师一路外卖数量甚至超过120份。除了少数店铺的外卖包装较显眼外,大部分是普通的透明塑料袋。在人头涌涌的饭点,不少学生找外卖就要找2到3分钟。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轻易就能偷走一份外卖。

  严格来说,偷外卖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学院副教授肖铃介绍,偷外卖是盗窃行为,可追究偷外卖者的法律责任,轻则罚款、拘留,如盗窃数额较大(广州市为3000元以上),或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则构成盗窃罪,须承担刑事责任。

  不论哪种,认定构成违法、犯罪的前提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如果没有证据,问题就比较难办。”肖铃说。然而能成功取证的少之又少,调查数据显示,丢餐人群中尝试追查取证的不足一成。发现外卖丢失后,多数人是联系骑手,如果骑手确认已送达正确位置,就联系平台退款,或让商家补送,鲜少触及调查一层。查证主要依靠监控,但外卖点人流大、外卖包装大同小异,监控难以精准反映各项信息,很难作为证据。“监控看不清单据,不能确认外卖包装信息”大学城校区保卫处解释,“去年就有过这样一起争议。”

  追究责任的程序复杂、取证难度大,对学生来说,事后追责的成本较高,很多人不会动用这一权利。相较之下,肖铃认为,偷外卖的成本较低,也比较容易实施,这或许是偷外卖的原因之一。

    外卖丢了怎么办?

  张同学是为数不多追查到人的同学之一,她认为必须让偷外卖的群体知道后果,否则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在她和其余两位被偷外卖同学的强烈要求下,对方在朋友圈公开道歉。学院知晓后,取消了偷外卖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和入党资格。

  这样的处理结果不多见。即便追查到人,顾及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未来发展,一般是批评警告、达成私下和解,少有实质性处罚。校卫队科长曾清云表示,如果确认偷外卖的是本校学生,一般会跟学生工作部沟通后再作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受访的四名维权学生表示,他们都用写匿名公开道歉信的方式解决。其中一位解释,她担心公开个人信息会让对方陷入网络暴力,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惩处范围。对此肖铃认为,有必要进行事后惩处,但事后惩处实施难度大,对于解决问题的效果较小,加强事前预防便尤为重要。

  

  在诸多事前预防措施中,安装外卖柜的呼声最高。在广东海洋大学、深圳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广东省内外多所高校,外卖柜已经开始实行。据报道,外卖柜的使用原理类似于快递柜,骑手将外卖放入外卖柜后,将发送外卖柜具体位置和取餐码的短信通知,提醒学生取餐。若超过一定时长仍未取餐,取餐码将失效。这样一来,即便不面交,外卖也能得到妥善保管。

  然而,目前难以对外卖柜的实用性下定论。骑手叶先生曾配送某座安装外卖柜的写字楼,他告诉记者,使用外卖柜耗时更长,单位时间内配送单量低,所以骑手使用意愿不高;另外,取餐高峰期外卖柜位置容易紧缺,高校或许也存在这一问题。虽然外卖柜已经逐步在广州大学城各所高校安装和使用,使用效果仍待进一步观察。

  相较之下,建立第三方代保管外卖的组织似乎是更合适的选择。2019年10月至新冠肺炎疫情前,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与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会合作,建立起“兼职外卖派送员”团队(俗称“绿马甲”)。“绿马甲”施行期间,骑手将外卖送至高校的各个外卖分拣点即可离开,外卖由分拣点的兼职派送员保管,学生需报出正确的手机号才能取走外卖。这大大降低了外卖丢失的频率,广州大学城贝岗外卖总站助理站长曾统计“绿马甲”期间的丢单情况,结果是“半年不超过十单”。此前,仅华师大学城校区一天就丢失约三十单。

  疫情后,由于外来人员不能入校,“绿马甲”暂时搁置。对此,文学院郑同学建议,可以考虑在校内开设保管外卖的勤工俭学项目,规避外来人员入校的问题。

  

  

  

  

  

  

  目前,华师三校区共有18个集中的外卖存放点。分别为:石牌校区西门、南门、正门、东北门;大学城校区华师一路、南八栋铁门、北十栋楼下、北十一栋楼下、生活北区入口;南海校区东南门(正门)、北门、宿舍楼A至H栋(送至宿舍楼的外卖由兼职学生代领)。

    给同学们更好的用餐体验  

  此外,据了解,种类繁多的外卖,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多,近两年因为吃外卖而引起的身体不适问题层出不穷。在饭堂用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对此,学校各大饭堂一直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力求给同学们带来更好的用餐体验。

  据介绍,三校区饭堂均设有风味食堂和不同风味的菜品,并且每个学期都外出交流学习、研制新菜品,以满足各地学生的需求。“众口难调,我们也不确定大家喜不喜欢,所以每次推出前都邀请同学们来试吃、提意见。”楠园赵经理说。新菜品推出后,饭堂会持续观察新菜品的反响,同学们不爱吃的少做或撤下,爱吃的才会保留。熹园王经理表示,为进一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熹园打算开放三楼作为自选餐厅,目前正在等待基础设施完善。

  近来物价上涨,饭堂也尽可能将菜品价格控制在适当的价格,让同学们吃饱、吃好。尽管市面上能买到大量反季的蔬果,但为了保证菜品营养和口感,饭堂坚持依据时令调整伙食结构,多买、多上应季的菜。

  陶园张经理表示,饭堂一直将饮食安全放在首位,菜品从采购到生产加工都会经过严格检测、层层把关。特别是今年春季处于诺如病毒高发和疫情交织的背景下,饭堂更是坚持定时检测员工的体温情况和统一集中发放餐具,来减少病毒传播感染的可能。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廖海雄表示,虽然外卖有着自己的便利和优势,但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希望同学们不要长期依赖外卖。

  丢外卖困扰大家已久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或是解决问题的建议

  快来和大家分享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