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时光|一条老巷的高温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杭州十五奎巷在哪里 热浪·时光|一条老巷的高温记忆

热浪·时光|一条老巷的高温记忆

2023-08-16 1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刘俏言 见习记者 肖暖暖 通讯员 夏衍

  杭州十五奎巷背靠吴山,那是一片老房子。2004年的夏日高温,钱江晚报11路记者走杭州11个条件比较艰苦的老房子群,体验居民们的高温生活。十五奎巷是其中一个点。

  今夏,我们回访十五奎巷,再去看看老巷夏日里的生活。十五奎巷社区现有2567户居民,老杭州占七成,尚在使用的古井15口。

  8月23日处暑这一天,76岁的倪定珍在家门口用旧布条搭起了“蒙古包”,遮挡烈日;63岁的王小叶带把扇子,走上10分钟到南宋太庙遗址公园,和小姐妹纳凉聊天;73岁的徐水森煮一锅清爽的莲子绿豆汤备着,宅在空调房里刷手机;

  更多人去四牌楼防空洞享受着只有28℃的清凉,吃饭、休息、看电视……面对酷暑,老巷有自己的节奏和智慧,老墙门关于高温的记忆,也伴随着生活的变迁。

  墙门里的老井和遮阳用的布帘

  沿晓霞弄拾级而上,回头可以看到网红们纷纷来打卡的望仙阁。

  在这条弄堂,一排野蛮生长的橙色凌霄花,给夏日增添了一份绚烂。这多亏倪定珍每天早晚给它们浇水。

  76岁的倪定珍就住在凌霄花旁,七八户人家,围成一个墙门里。院子里每户人家,都在门口挂块布帘子,他们管这叫做“蒙古包”。这是墙门里人家对付高温的土办法。

  “现在日子好了,空调随意开,可身体吃不消,不能太低。”倪定珍人生的这70多年都浓缩在十五奎巷,之前住井巷,没有自来水,大家靠井水过生活。

  2003年夏天也热,但那时候没空调,虽然有风扇,但降温还得靠井水。井水拖地板、擦桌子、擦席子,擦两遍,家里凉快不少。

  “井水打上来,冲个凉,再给竹榻泼一泼,或者用网线袋套个西瓜浸一浸,放在冰箱里的西瓜和这根本不能比!”这是73岁徐水森的度夏记忆。

  后来条件好了,装了空调。“一开始哪舍得用哦,费电。”倪定珍还是喜欢用吊扇,气温超过38℃才把空调打开。

  空调普及后,老井就被冷落了。“只有我们这些老太婆才会用用井水。”倪定珍每天浇花的水都是井水,家门口有一大缸,专门储水用,周围的空气都是凉意。

  第一台窗式空调,一家老小挤一个房间

  后来,老房子被改造。沿着石板路往前走,小巷口的房子装上了一米多宽的半透明遮阳棚,用旧了的窗帘布串在杆子上当遮阳帘。

  徐水森打开门,餐厅开着空调,立式小风扇呼呼吹着。“餐厅、客厅空调轮流开,再用风扇引风,既清凉,又省电。”徐水森挺会过日子,晚上煮好莲子绿豆汤,早上起来刚好能喝。起早去买菜,梅干菜头、边笋、虾,又鲜又解暑。

  距离花生弄不远处,就是四牌楼防空洞,杭州市避暑纳凉点之一。

  居民三三两两坐在椅子上,打牌、看报纸、看球赛。

  2006年开放以来,这个防空洞的人气一直很旺。“这些年天气越来越热,不住在附近的人也会坐公交车或者地铁过来。”

  63岁的王小叶,更愿意走路去远些的太庙,“空气流通,自然风吹吹,跟人家聊聊天,也舒服的。”

  王小叶家是弄堂里最早一批装空调的人家。“窗式空调,镶嵌在窗户上,方方正正,现在见不到了。”拥有第一台空调不容易,68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他们一家三口,还有老母亲。

  王小叶家正好是西边套,西晒太阳大得很。2000年前后,大热天对老人来说是很难熬的。“家里商量买台空调,花了三四千元。装在老娘房里。”王小叶说,以后很多个夏天,老太太的房间成了一家四口的卧房,“老娘睡床,我们打地铺。那时候电压也不稳,空调时不时跳闸。”

  如今,家里每个房间都安上了空调,王小叶反倒更爱回忆当初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屋子里的情境。

  十五奎巷30年生态,满满生活印记

  梳理钱江晚报35年来近500条关于十五奎巷的报道,犹如一场慢直播,记录下这条老巷悠远又鲜活的历史生态。

  1991年《井边好乘凉》一文中曾写到,十五奎巷的居民们把西瓜放入井水里冰镇的场景。

  1998年,十五奎巷的居民主要纳凉地点是古井边和吴山茗香楼的古樟树下,当时的报道记录了这样一段:“家住十五奎巷的中年妇女林清和华光巷居民陈军搭档上场演唱了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博得纳凉居民的热烈掌声。

  2004年,四牌楼防空洞纳凉第一次出现在本报报道中,居民们在这里看越剧、举办相亲会。

  2007年8月19日是“七夕”,17日晚上本报联合杭州人防办提前为“80后”的单身男女们组织了一场防空洞相亲会,就在十五奎巷四牌楼38号,杭州最大的防空洞纳凉点。这个防空洞伴随十五奎巷的多个夏天,成为居民们的避暑标配。

  然而老巷的矛盾,始终在保护和升级之间。这里是最鲜活的宋代街巷历史,本报关于十五奎巷最早的报道也聚焦于保护之上,1990年,本报揭露坐落在十五奎巷瑞石亭的麻曷葛刺像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该造像所在的街道却不经文物管理部门同意,擅自在造像周围搭建了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保护的是历史,居民们的生活却是现实,1991年,本报报道了十五奎巷茶秋变压器短路事件,那时候,这一带经常断电。1994年,5天8次断电,电力部门特意为这里加装了一台400KVA变压器“补血”。同年,本报开设“盛夏直通线”,自来水公司增派技工来安装增压水泵,更换旧水管,让这里有了清凉的自来水。

  2005年抗击台 风时,住在十五奎巷的劳阿友老人家的墙面被加固刷新,没再漏水了。此后的2006年,杭州房管局提出,5年,完成上城区老房维护。

  老房改造也并非一帆风顺,2009年本报连续追问十五奎巷天然气“上气不接下气”事件,虽然四年前就完成了天然气管道铺设,却因用于减压的天然气调压器选址存在争议,导致工程被卡。一年后,这件事终于有了结果,天然气开通,家住大马弄24号203室的杜大伯终于可以用这种低碳环保的方式煮饭了。

  十五奎巷始终是历史保护城区,如何在保护中发展,让居民们在极端天气里也能舒适地生活,或许可以从这些历史中,找到答案。

  新闻+

  酷暑里的那些日子

  我们一直在关注

  1978年的那个夏天也很热,那时候钱江晚报还没创刊。记录1978年的高温记忆,源于2003年杭城持续高温,本报报道《难忘的1978,难忘的酷热》,回忆那个难熬的夏季。彼时没有空调,农村赶上“双抢”,人们连续在地里抢收16个小时,更难熬的是干旱缺水,喝又苦又涩的明矾水,在沟渠里洗澡,让村里的女知青染上了妇科病。

  创刊35年来,钱江晚报一直关注高温下的民生。1992年,本报推出“抗暑礼赞”系列报道,对交警、环卫、电力、市政、公交等部门职工在高温下超常工作进行了关注,引来社会各界关心——驻杭部队和武警官兵自掏腰包,买来西瓜送到七路车站。街道和学生连日来给28路、151路的站头送凉茶、递毛巾。“杭钢”每天无偿给312路车站送两块机冰;“杭轴”每天送一箱棒冰;“杭重”则赠送棒冰一千支。

  2003年7月31日,本报刊登莲头村大旱缺水、村民不得不喝泥浆水,第二天,一车“农夫山泉”就送到了村口。同一天,停了八个小时电的杭州大塘新村也迎来了10000多支巴布豆棒冰,这是钱江晚报联合祐康公司为停电社区的居民赠送的一份清凉。

  2005年的夏天,钱江晚报与杭州中萃、祐康集团等为杭城老房子居民送去清凉。

  我们同样关注高温下限电和峰谷电的推进,2003年,本报调查峰谷电进门后百姓的实际使用状况,2005年,本报调查报道《缺电第三年,应对渐从容》。在缺电危机面前,各地都把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用电放在第一位,同时,老百姓也主动节约用电,节电为工。

  2008年,杭州市交警支队通过钱江晚报,征集杭州路口的遮阳棚款式,“三选一,请你来投票”,从那时候起,杭州街头出现遮阳棚。2021年,钱江晚报推出“小时小店请你喝凉茶”活动,今年高温,小时凉茶继续出现在街头巷尾……社会在发展,人们的避暑方式也不断更新,但属于钱江晚报的那份清凉,永远不会落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